判斷一個人是否真正有“愛”,看這一點就足夠了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集體環境下,或者是公司,或者是學校,家庭等,人和人之間發生良好關係的基礎就是建立“愛”。在家庭中,有父母,兄弟姐妹的關愛,學校有老師的循循教導,觀照之愛,公司裡有領導和同事的關懷之愛,正是因為在“愛”的環境下成長,我們才建立了獨立而完善的人格。

可是現實與理想之間總是有太大的距離。生活中五味摻雜,每個人在獲得“愛”的同時,也在承受著各種痛苦。從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出發,歸根結底,想要判斷一個人心中是否真正有愛,就看他是否孝順就足夠了。

判斷一個人是否真正有“愛”,看這一點就足夠了

《孝經》中說:“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為什麼“孝”能有這麼巨大的力量呢?中華民族是個講孝道的民族,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一個字“仁”,想要做到仁愛,仁慈,就得從“孝”開始做起。

俗話說“參天大樹必有其根”,如果把我們一個人比作一棵樹,樹想要發育,生長,就要從根上去吸收水分以及各種養分,才能最終成為一顆參天大樹。我們人的根在哪呢?還是在與這個“孝”字。一個人是否孝順,就決定了這個人未來的格局,成敗和好壞。

無論是世界上的任何宗教,都是勸人向善的,要多多幫助他人,積德行善,那麼這種善行是建立在什麼的基礎之上的呢?我們有一句老話說:“百善孝為先”,只有真正做到至誠的孝心,孝行,一個人才會有“愛”,想想看,如果連生我們養我們的父母,都不懂得孝順,又如何對其他人產生“仁愛”之心呢?

判斷一個人是否真正有“愛”,看這一點就足夠了

我們還可以做一個這樣的比喻,樹根就是人性,樹幹就是人格,樹冠就是人倫。想要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就要擁有良好的人性,完美的人格和高尚的人倫。每一個人的根就是“孝”,一個不孝順的人,是沒有人性可言的。只有有了孝心,才會有愛心,有了愛心才會有善念,才會說出善言,付出善行,最終結出豐碩的果實出來。人生的這棵大樹才能枝繁葉茂,欣欣向榮。

所以,無論是談到對孩子的教育,或者對人格的培養,還是將來的家庭和睦,婚姻幸福,事業興旺等等,都得從“孝”這個根本點出發,我們才不會迷失方向,否則就是緣木求魚,捨本逐末,是不可能取得成效的。

有一句話說得好:“凡事不順,皆為不孝。”當你在生活中遭遇困境,遇到各種情感,事業等糾紛而煩惱的時候,一定要好好的靜下心來,看看自己的“孝道”真正做好了沒有。一個能以至誠心去盡孝的人,一輩子無論做什麼,都會一帆風順,左右逢源的,一生都不會有什麼大的災難。

判斷一個人是否真正有“愛”,看這一點就足夠了

孔子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一切教育都要從“孝”開始做起。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想要判斷一個人是否真正有“愛”,也必然是看“孝道”無疑了。

本文由“無為之善”原創,更多佛學、國學及傳統文化知識,請持續關注,歡迎交流,感恩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