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快递行业

春节6天全国邮政包裹量呈现高增长态势。根据国家邮政局微信公众号,2020年1月24日至29日(除夕至初五),全国邮政业揽收包裹8125万件,同比增长76.6%,投递包裹7817万件,同比增长110.34%。疫情防控期间,国邮政局组织中国邮政、顺丰、京东等企业发挥各自的优势,有效保障了春节期间各地群众的基本需求,13家企业开通了救援物资的绿色通道。武汉地区寄递服务基本平稳,1月23日至29日,武汉市揽收包裹83.7万件,投递包裹102.7万件。

疫情下的快递行业

引发2020年春节包裹和快递业务量激增的主要变量在于新冠肺炎疫情,疫情导致居民普遍减少出行,推动网购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往年春节后快递公司能如期复工,复工后一般一周之内消化积压电商订单,今年节后各地复工时间均有推迟,叠加疫情蔓延影响快递小哥复工意愿较弱,对快递供给端影响较大。

由于快递公司网络遍布全国,必然有部分本部或加盟商员工需要隔离观察,按时复工的员工也未必能按时到岗,造成员工(尤其是一线快递小哥)出勤率低下。2020年快递公司全网复工理论时间相比2019年推迟10+N天,预计到3月上旬,快递行业才能完全恢复产能。

疫情之下快递公司复工面临的问题:(1)快递小哥复工意愿弱于往年,复工率、出勤率低下,快递行业供给短缺。(2)末端投放效率低:防疫力度加强,居民小区封闭式管理,快递无法上门配送;设臵在小区内快递柜无法使用;末端驿站尚未完全开业。(3快递公司总部或加盟商需为快递小哥配备防疫用品,增加额外成本。货物长途运输过程中,收费站、服务区等地检验检疫排队耗时长,可能降低快递运送时效。

为积极推动快速行业复工,减轻快递企业负担,国务院、交通部、电商平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快递行业迎来利好。

2月5日,国务院常务委员会议推出政策,自2020年1月1日起,对运输防控重点物资和提供公共交通、生活服务、邮政快递收入免征增值税。2月5日晚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冷链物流再次受到重点关注,文件也提出要开发农村市场,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支持邮政快递企业等延伸乡村物流服务网络,推进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

图一:2017-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冷链物流相关政策

疫情下的快递行业

2月11日,菜鸟发布《告商家和物流伙伴书》,已经在采取积极措施补贴快递员,让物流转得更快。淘宝、天猫联合菜鸟设立10亿专项基金,用于补贴供应链和物流。针对快递员,提供揽收补贴、免费保险,免收菜鸟裹裹基数服务费等措施来促进快递网络的恢复

电商平台的补贴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励快递员尽早复工、消化假期积压的电商订单,也有助于减轻快递公司成本压力。

2月15日,经国务院同意,2月17日零时起至疫情防控工作结束,全国收费公路免收车辆通行费。免收通行费的对象为依法通行收费公路的所有车辆,包括所有客车、车、特种车辆等,免收通行费的收费公路范围为全国联网收费公路、以及各地开放式收费高速公路和普通收费公路。该政策有利于保障疫情防控,保障生产生活物资顺利运输,促进企业复工复产,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策,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以减轻疫情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影响,使企业恢复生产后有一个缓冲期。除湖北外各省,从2月到6月可对中小微企业免征上述三项费用,从2月到4月可对大型企业减半征收。该项政策出台,旨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减轻疫情对各类企业影响,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企业稳就业。快递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有望受益于该政策。

3月3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支持交通运输、快递等物流业纾解困难加快恢复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各地要对邮政和各种所有制快递企业给予一视同仁的通行便利,打破乡村、社区“最后一公里”投递障碍。加大减税降费力度,6月底前,减半收取铁路保价、集装箱延期使用、货车滞留等费用。降低部分政府管理的机场服务收费。尽快出台收费公路免费通行的后续支持保障政策,快递行业有望迎来快速复苏。


相关标的:

顺丰控股:疫情期间线上消费激增,带动快递需求的增加,顺丰作为国家邮政局指定的三家正常运营快递企业之一,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叠加加盟制快递企业无法全面复工的情况下,公司直营模式拥有较强的末端管控能力、多元化业务布局能力、资源保障能力,以及成本控制能力,使得公司具有较强的运营弹性和抗风险能力。此外,疫情期间陆运受阻,机队优势得以凸显,公司拥有的58架货机,大幅提升运输能力,保障公司时效件增速的提升,带动盈利的增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