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記年體-秦前史之帝堯

(約公元前2300年)

帝堯者,名放勳。帝嚳之子,帝摯之弟。母曰慶都,身長十尺,有聖德,封於唐。高辛氏衰,天下歸之。先都晉陽,後遷平陽。

元年丙子,帝即位,居冀。命羲和曆象。歲三百六十六日,以閏月正四時。

五年,初巡狩四嶽。

七年,有麟。

十二年,初治兵。

十六年,渠搜氏來賓。

十九年,命共工治河。

二十九年春,僬僥氏來朝,貢沒羽。

四十二年,景星見於翼。

五十年,帝遊於首山,乘素車玄駒。

五十三年,帝祭於洛。

五十八年,帝使后稷放帝子朱于丹水。

六十一年,命崇伯鯀治河。堯時洪水滔天,懷山襄陵,堯諮於四嶽,皆曰鯀可。堯曰:“鯀負命毀族,不可。”嶽曰:“異哉,試不可用而已。”堯於是聽嶽用鯀。

六十九年,伯鯀治水。

七十年春正月,堯老,諮踐位之人,四嶽薦虞舜。

虞舜者,冀州之人也。名曰重華。母曰握登,生舜於姚墟。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瞽叟尚復欲殺之,使舜上塗廩,瞽叟從下縱火焚廩。舜乃以兩笠自扞而下,去,得不死。後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與象共下土實井,舜從匿空出,去。舜復事瞽叟愛弟彌謹。年二十以孝聞。三十而帝堯問可用者,四嶽鹹薦虞舜。

舜居媯汭,內行彌謹。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堯乃賜舜絺衣,與琴,為築倉廩,予牛羊。

七十一年,帝欲觀舜德,命二女妻舜以觀其內,使九男與處以觀其外。舜飭下二女於媯汭,如婦禮。堯二女不敢以貴驕事舜親戚,甚有婦道。堯九男皆益篤。堯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五典能從。乃遍入百官,百官時序。賓於四門,四門穆穆,諸侯遠方賓客皆敬。

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謂之“八愷”。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謂之“八元”。此十六族者,世濟其美,不隕其名。至於堯,堯未能舉。舜舉八愷,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時序。舉八元,使布五教於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平外成。

昔帝鴻氏有不才子,掩義隱賊,好行兇慝,天下謂之渾沌。少皞氏有不才子,毀信惡忠,崇飾惡言,天下謂之窮奇。顓頊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話言,天下謂之檮杌。此三族世憂之。至於堯,堯未能去。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天下謂之饕餮。天下惡之,比之三兇。舜賓於四門,乃流四凶族,遷於四裔,以御螭魅,於是四門闢,言毋兇人也。

七十三年春正月,命舜攝行天子之政,以觀天命。舜乃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遂類於上帝,禋於六宗,望于山川,辯於群神。揖五瑞,擇吉月日,見四嶽諸牧,班瑞。

先是讙兜薦共工,堯試之工師,共工果淫闢;四嶽舉鯀治洪水,堯以為不可,嶽強請試之,試之無功而百姓不便;三苗在江淮、荊州數為亂。於是舜歸而言於帝,請流共工於幽陵,以變北狄;放讙兜於崇山,以變南蠻;遷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殛鯀於羽山,以變東夷:四罪而天下鹹服。

七十四年二月,虞舜初巡狩四嶽。東巡狩,至於岱宗,祡,望秩於山川。遂見東方君長,合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脩五禮五玉三帛二生一死摯,如五器,卒乃復。五月,南巡狩,至於南嶽,如岱禮;八月,西巡狩,至於西嶽,如初;十一月北巡狩,至於北嶽,如西禮。歸,至於祖禰廟,用特牛禮。

七十五年,舜舉鯀子禹,命為司空而使續鯀之業。

夏禹,姒氏,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帝顓頊,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

禹乃遂與益、后稷奉帝命,命諸侯百姓興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薄衣食,致孝於鬼神。卑宮室,致費於溝淢。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暐。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溼。命后稷予眾庶難得之食。食少,調有餘相給,以均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貢,及山川之便利。

七十六年,司空禹伐曹魏之戎,克之。

八十六年,司空禹入覲,贄用玄圭。

八十七年,初建十有二州。洪水既平,歸功於舜,將以天下禪之,乃潔齋修壇場於河、洛,擇良日,率舜等升首山,遵河渚。二月辛丑,禮備,至於日昃,榮光出河,休氣四塞,白雲起,迴風搖,乃有龍馬銜甲,赤文綠色,緣壇而上,吐《甲圖》而去。甲似龜,背廣九尺,其圖以白玉為檢,赤玉為柙,泥以黃金,約以青繩。檢文曰:“闓色授帝舜。”言虞、夏當受天命。帝乃寫其言,藏於東序。

八十九年二月仲辛,率群臣東沈璧於洛。禮畢,退俟,至於下昃,赤光起,元龜負書而出,背甲赤文成字,止於壇。其書言當禪舜。遂讓舜。作遊宮於陶。

九十年,堯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攝行天子之政,薦之於天。帝遊居於陶。

九十七年,司空禹巡十有二州。

禹平洪水,論功,帝錫以玄圭,封為夏伯,佐禹有功者皆封土賜姓。

殷契,堯之異母弟,母曰簡狄,為帝嚳次妃。契長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親,五品不訓,汝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寬。”封於商,賜姓子氏,為商之先祖。

后稷名棄,堯之異母弟,母曰姜原,為帝嚳元妃。棄為兒時,其遊戲,好種麻、菽,麻、菽美。及為成人,遂好耕農,相地之宜,宜穀者稼穡焉,民皆法則之。帝堯舉棄為農師,天下得其利,佐禹治水有功。帝舜曰:“棄,黎民始飢,爾後稷播時百穀。”封棄於邰,號曰后稷,別姓姬氏,為周之先祖。

大費,帝顓頊之苗裔,祖曰女脩。女脩織,玄鳥隕卵,女脩吞之,生子大業。大業取少典之子,曰女華。女華生大費,與禹平水土。已成,帝錫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費為輔。」帝舜曰:「諮爾費,贊禹功,其賜爾皂遊。爾後嗣將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費拜受,佐舜調馴鳥獸,鳥獸多馴服,是為柏翳。舜賜姓嬴氏,為秦之先祖。

一百年,帝陟於陶。堯闢位凡二十八年而崩。堯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於是乃授舜。堯崩,三年之喪畢,舜讓闢丹朱於南河之南。諸侯朝覲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獄訟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謳歌者不謳歌丹朱而謳歌舜。舜曰“天也”,乃之中國踐天子位,是為帝舜。

帝子丹朱避舜於房陵,舜讓,不克。朱遂封於房,為虞賓。三年,舜即天子之位。

匈奴,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居於北蠻,隨畜牧而轉移。其畜之所多則馬、牛、羊,其奇畜則橐扆、駃騠、騊駼、驒騱。逐水草遷徙,毋城郭常處耕田之業,然亦各有分地。毋文書,以言語為約束。兒能騎羊,引弓射鳥鼠,少長則射狐兔,用為食。士力能挽弓,盡為甲騎。其俗,寬則隨畜,因射獵禽獸為生業,急則人習戰攻以侵伐,其天性也。其長兵則弓矢,短兵則刀鋋。利則進,不利則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禮義。自君王以下,鹹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壯者食肥美,老者食其餘。貴壯健,賤老弱。父死,妻其後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其俗有名不諱,而無姓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