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利多銷,害死了多少中國企業!

有兩句話害了中國的企業,

而且害了很多企業家。

第一句話是什麼?

酒香不怕巷子深,

第二句話叫什麼?

叫薄利多銷。

薄利多銷,害死了多少中國企業!


在中國人的思維當中,當他產品賣不動的時候怎麼辦啊?便宜一點!我一便宜我就能多賣點,我多買點我最後還是賺回來了,我賣10個每個賺兩塊,利潤雖然厚,我賣不動怎麼辦呢?我賣得便宜一點,我每個賺5毛,賣上30個我不比你賺的多了嗎?這不就是薄利多銷嘛。

薄利多銷是很多企業的法寶,因為薄利多銷讓我們中國很多的企業走向了國際市場。但是我們想,這種薄利多銷的思維會給我們帶來什麼?

最後給我們帶來的是我們的企業越來越沒有競爭力!

很多人說,不對啊,我看中國的企業很有競爭力啊,到處都是我們的產品啊!但是你看到了沒有,那些產品都是在什麼地方賣的?都是什麼價位?大部分都是低端的,到最後都是沒有附加值的!到最後你的企業是沒有競爭力的!

更重要的是,你一味低價,在消費者眼裡,就是沒有好產品。消費者確實非常希望你的價格越低越好,但當你的價格真的下來了,他就有點虛了,當他真的把價格砍下來,他就覺得自己上當了,消費者的需求真的就只是價低嗎?不!消費者要的是好產品,是高品質的產品。如果你滿足不了他們的這個核心需求,只靠低價,是絕對搶不到用戶的。

薄利多銷,害死了多少中國企業!


薄利多銷的思維在中國根深蒂固

薄利多銷這種思維在中國根深蒂固,什麼原因導致人們相信薄利多銷呢?這種根源是產生於中國的封建社會。

大家知道中國的封建社會從秦始皇那時候開始,公元前221年到辛亥革命1911年,2000多年一直是什麼小農經濟,小農經濟意味著社會生產力沒有進步。據一個統計表明, 2000多年中國的勞動生產率只提高了4倍!這裡指的什麼含義?你想想在秦代那個時候人們牛拉著犁耕地,過了2000年怎麼樣啊?直到1980年我們記事的時候我們村子還用那個牛拉犁呢,我一看那個犁和2000多年前那個犁一模一樣,沒有技術進步!

結果是導致中國的商品沒有得到發展,商品極不豐富,產品同質化。你家蒸饅頭我也蒸饅頭,我家蒸的饅頭和你家的一樣,消費者買誰的啊?便宜的吧!所以薄利多銷嘛!

因此,薄利多銷適用於產品同質化替代商品少極不豐富的時代,那時候薄利多銷有它的環境。

但是現在是什麼啊,現在是商品極大豐富,任何一個產品都有可能讓其他產品取代,而且產品的品類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之下,什麼樣的產品賣得多能夠多銷?在過去的時候因為同樣我知道饅頭是什麼我知道牛肉是什麼我知道一碗米飯是什麼,因為都是同質化的所以誰的便宜我買誰的,而現在是什麼?商品極大豐富的情況之下,消費者不是買那個便宜的東西,而是買他認可的、他認為需要的、他認為值錢的東西。

市場上賣得最好的產品不是薄利多銷,而是厚利多銷

我們發現真正在市面上賣得好的產品是什麼?他不是薄利的,他是厚利的!你不信是吧?我問你,在中國賣的最好的家電是哪個品牌?海爾,他是行業當中利潤最薄的嗎?不是吧?他是最厚的!他的價格高你還買,他的牌子響啊!在中國賣得最好的碳酸飲料是哪一個?可口可樂呀!他是利潤最薄的嗎?不是啊他是最厚的啊!

後來我研究了真正在市面上賣的最好的產品,都不是薄利多銷而真正是厚利多銷的。

由於薄利多銷導致許多企業沒有錢改進技術,沒錢提高產品的品質,沒有錢去做更多的推廣或者廣告,導致消費者不瞭解我們的東西,導致你的產品好他也不知道!他寧願選一個他認可的某個品牌的產品,本質上它的成本比你低得多。你的品質好對不起他不買你的,為什麼?他沒有聽說你,他看不出來你的好!

所以說我們一定要記住一個問題:

一個產品到底能不能多銷不取決於你的利益厚還是利益薄,而取決於什麼?取決於消費者怎麼認知他,消費者認為他是值得他就是值得,消費者說他不值得他就是不值得,和你本身的利益厚和利益薄是沒有關係的!

薄利多銷,害死了多少中國企業!


能夠實現多銷的產品不在於你是利厚還是利薄,而在於能夠提供的價值

我們一定要想一個問題,最後能夠實現多銷的產品不在於你是利厚還是利薄,而是在於消費者認為它是什麼,能給他帶來什麼。所以說要想提高你的競爭力,一定要放棄這個錯誤的思維叫薄利多銷,而要考慮如何創造價值實現厚利多銷。

中國過去的30年經濟增長很快,最初的十幾年基本的路子都是什麼?就是價格戰!有人說:中國人賣什麼什麼便宜,中國人買什麼什麼貴!知道為什麼?因為咱們中國人賣什麼什麼都是同質化,然後壓低價格互相拼殺,最後怎麼樣?低出成本價虧著錢的賣,把一個行業做爛!

所以說賣什麼什麼便宜。為什麼我們買什麼什麼貴呢?因為我們看著人家賣什麼掙錢了,我們也生產,我們也上設備,買一樣的原料,做一樣的市場,分享一個大蛋糕!每個企業家都這麼想,導致原材料供不應求,買什麼什麼漲價,賣什麼什麼便宜!最後的結果是我們的企業越來越沒有競爭力,你買東西越來越貴賣東西越來越便宜,企業沒有附加值了,最後沒有競爭力企業死掉了。

追求成本領先和價值創新是厚利多銷之道

要解決企業的問題首先換一種思路,從哪裡解決呢?真正解決企業的問題只有兩點,一個是成本領先,一個是差異化的價值創新,也就是當我的商品和你的商品一樣的時候我的成本比你的低,我規模比你大,我能做到利厚還能多銷,但很顯然,想做到這點並不容易。另一點就是價值創新,創新後,利厚利薄別人是不知道的,在這種情況之下能獲取一個高價值,也就是差異化創造附加值才能讓我們更有競爭力!因為你要想用低價格來競爭,你想想,總有人會比你更低!你可以不掙錢有些人可以豁出來賠錢!

一個企業做得不掙錢了,賣到成本以下了,賠錢賠不起不幹了,那算是有良心的企業家!而現在好多企業他把價格降下來以後他也可以幹,為什麼啊?不是他有錢賠而是他可以偷工減料,他可以坑蒙拐騙甚至說他可以不要命啊!什麼叫不要命啊?我幹一段時間掙一把錢然後我換個牌子我不幹了,那些不要命的企業它的價格一定比你低,你和他競爭你永遠沒有出頭之日!所以說你如果想靠價格去競爭的話,你放心總有人比你價格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