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清朝揚州府出了多少進士?以及江蘇其他七府的進士數量

從隋煬帝開創科舉進士科到清末廢除,在中國封建歷史上實行長達1300多年之久。下面就談談距離我們最近的封建朝代清朝的科舉。清朝初期的江南省大家都知道,那是非常的強悍,經濟上佔據全國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每期科考上榜人數更是號稱“天下英才,半數盡出江南”。迫使康熙皇帝早年不得不拆分江南省為江蘇和安徽,下面來談談當時全國經濟第一城的揚州府,和江蘇省內其他兄弟七府的科舉情況。

清朝揚州府的轄境

清朝揚州府沿襲明朝轄境,《清史稿-地理志》記載:“揚州府:順治初,因明制,州三,縣七。康熙十一年,海門圮於海,並通州。雍正三年,通州升直隸州,以如皋、泰興往屬。九年,析江都甘泉。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析泰州,置東臺”。也就是說在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揚州府之前經過轄境局部調整算最終固定下來,調整後包括兩州六縣,即高郵、泰州二州和江都、甘泉、儀徵、寶應、興化、東臺六縣。我們這個統計暫且以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為準。

揭秘清朝揚州府出了多少進士?以及江蘇其他七府的進士數量

揚州府科舉的特點

清朝揚州府靠著漕運和鹽業經濟,成為全國的經濟中心。所以文化事業發展也很盛,科舉十分發達。不過在不同時期存在不穩定性。在順治、康熙、雍正時期科舉興盛,中期的乾隆、嘉慶、道光、咸豐時期處於一般或者低谷,晚清的同治、光緒時期又復興了。另外轄境內人數分佈也不均衡,下面會有說明。

揚州府科舉家族(暫且不包含通州)

揚州府出的進士和舉人主要集中在二十多個當地名門大族之中,比如江都縣的史致儼、顧圖河、楊持衡三大家族;甘泉縣的楊開鼎、焦循、唐綏祖三大家族;高郵州的夏之芳、王念孫、賈國維、楊福臻四大家族;泰州的陳厚耀、繆沅、宮夢仁、劉榮慶四大家族;儀徵縣的阮元、卞寶弟兩大家族;寶應縣的劉寶楠、朱彬、王式丹、喬萊、成康保、五大家族;興化縣的孫兆奎家族。其中最著名的是寶應縣劉寶楠家族出進士10人,舉人16人;下面是泰州陳厚耀家族出進士7人,舉人30人;高郵州的賈國維家族出進士7人,舉人8人;甘泉的楊開鼎家族出進士7人,舉人4人。

揭秘清朝揚州府出了多少進士?以及江蘇其他七府的進士數量

揚州府在不同時期和下轄州縣的進士數據

順治時期有46人;康熙時期有84人;雍正時期有20人;乾隆時期有63人;嘉慶時期有25人;道光時期有37人;咸豐時期有11人;同治時期有28人;光緒時期有46人。

揚州府進士人數分佈不均衡,轄境內排第一的江都縣共計95人;排第二的儀徵縣共計59人;排第三的泰州共計50人;排第四的高郵州共計49人;排第五的寶應縣共計38人;排第六的甘泉縣共計37人;排第七的興化縣共計28人;排第八的東臺縣共計5人;很明顯江都縣最強,興化縣和東臺縣表現相對較弱。

揭秘清朝揚州府出了多少進士?以及江蘇其他七府的進士數量

揚州府武舉表現

讓人沒想到的是作為文化發達的揚州府武舉卻很興盛,居然出了128位武進士和709位武舉人,令人矚目。清朝一甲武進士共計327人,能夠查出籍貫的有268人。江蘇籍武狀元共計8人,榜眼7人,探花4人。揚州一府就佔3個武狀元和2個探花,位列江蘇第一。從全國來看,八旗排第一有30人;順天排第二有15人;河間、大名並列第三各9人;天津排第四有8人;廣平、保定、太原並列第五各出6人;揚州、紹興、寧夏、永平並列第六各出5人。揚州和紹興作為東南僅有的武舉靠前的兩個城市,讓人感到很意外。

揚州府轄境內武舉進士排第一的江都縣共計56人;排第二的泰州共計26人;排第三的高郵州共計22人;排第四的儀徵縣共計13人;甘泉縣、興化縣、東臺縣並且排第五各出1人。

揭秘清朝揚州府出了多少進士?以及江蘇其他七府的進士數量

看江蘇老八府的表現

由於清朝中期有三府做了行政局部調整,後拆分出的直隸州數據放在原屬府後面

  1. 蘇州府:進士836人(包含太倉州,進士179人)
  2. 常州府:進士645人
  3. 揚州府:進士471人(包含通州,進士110人)
  4. 江寧府:進士311人
  5. 松江府:進士249人
  6. 鎮江府:進士211人
  7. 淮安府:進士129人(包含海州,進士8人)
  8. 徐州府:進士10人

結語:揚州府的科舉發展和自身經濟富庶繁華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其中揚州鹽商為揚州府的科舉發展做了很大貢獻。比如在鹽商大力資助下,揚州府下轄各州縣書院林立,不但實力雄厚,而且聘請大量名師、文人名士主講於揚州各大書院或做學術交流,比如厲鶚、全祖望、王峻、姚鼐、杭世峻、蔣士銓、趙翼等等。另外揚州府科舉發展的波動起伏和當時的時局也有很大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