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春節」入圍作文展播(二)

01、國有戰 召必回 戰必勝

華羅庚實驗學校九(1)班 湯棟策


一場震驚全球的病毒危及了每個中國人,也警醒了每個中國人。國有戰,召必回,戰必勝。

“在17年前,你們在SARS中保護我們,17年後,換作我們保護你們!”這是我爸爸對我爺爺奶奶講的。

在17年前,SARS爆發,全國上下危機四伏,人心惶惶,白色逆行者出來了。17年後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他們又衝上來 了。在武漢海鮮市場大自然給了人類又一次沉重的打擊,因人類對野味的喜愛而種下了新型冠狀病毒的種子,對世界 造成了影響,對社會造成了影響,對每個家庭造成了影響,乃至對每個中國人都造成了影響。

面對病毒,我們每個中國人在行動。我們家便是一個縮影。因為我們家是個特殊的家庭。奶奶、爸爸、媽媽都是醫生 。17年前,我的奶奶就是金壇中醫院對抗非典領導小組的組長,那期間,她的職責便是把疑似和確診病人送到常州, 她要全程陪伴病人,不顧家人。幸運的是她平安無事。昨天,我的父親收到醫院通知,成為第二批進入人民醫院隔離 病房的醫生,他要穿防護服在封閉的病房連續工作40天。一聽到這一消息,我的心情還是有些擔心,聽了老爸的話後 ,又感到了從沒有過的驕傲。在父親進入病房的40天中,我要成為一家之主,要有責任做好家裡的防護工作。可以說 ,這次疫情對我來說是一種挑戰,是一種成長。

在這場戰爭中,我呼籲人類應該反思,這是不是獵殺野生動物給予人類的警示。在這場戰爭中,人類已為自己的行為 買單。今後我們要樹立保護野生動物的觀念。在這場戰爭中,我懇請人們今後尊重醫護人員,因為每當疫情來臨,是 廣大白衣戰士率先義無反顧衝上第一線。

國有戰,召必回,戰必勝。各條戰線都在行動,全國上下眾志成城。中國加油!武漢加油!我們必勝!


02、心懷敬仰 與自然和諧共處

華羅庚實驗學校九(1)班 儲敏而


是的,你們的未來取決於我,如果我繁盛,你們也將繁盛;如果我衰敗,你們也會衰敗,甚至更糟。

——題記

自去年十二月末開始,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已悄然打響。

新型冠狀病毒,與2003年的SARS病毒一樣,都是極具傳染性與危害性的病毒,在武漢這座城市暴發,又隨著春運的火車傳播到全國各地,甚至漂洋過海,它有著極快的傳染速度,上至省會、直轄市,下至縣、鎮、村,全國各地,無一倖免。一時間,大街小巷商店休業。超市貨架上空空如也。藥店口罩斷貨,不斷有城市被封鎖……新型冠狀病毒的無孔不入,為這2020年的美好願景蒙上了一層緊張的面紗。讓這個2020年的春天變得沉悶,不如往昔般熱鬧。

可是誰能料到,這次病毒的來源竟是蝙蝠?蝙蝠!

馬克思說過:“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蝙蝠有藥用價值,這是人盡皆知的事實。可是如今蝙蝠卻成為了這場疫情的源頭,貪婪的人們終於遭到了自然的打擊。

欲,人之常情,但須有度。如若貪婪,終將自我毀滅。

早在2003年,那場觸目驚心的非典,就是因為人們食用了果子狸而感染上的SARS病毒,最終釀成大禍。

2019年澳大利亞山火,本是想借大火退林還墾,沒有采取緊急救援,結果火勢一發不可收拾。考拉、袋鼠來不及逃出,被活活燒死,如今山火不可控制,只能放任自流,任它傷害生命。

類似的事例已不勝枚舉,那被拔下的白象牙、被砍下的犀牛角、被剝下的老虎皮、被剪下的鯊魚鰭……無一不觸目驚心,無一不倍受震驚。有多少的物種,因人類的貪婪而瀕臨滅絕。當我們為了它們的收藏價值、藥用價值、食用價值而殘忍地將它們殘殺殆盡時,我們是否意識到,若他們有一天全部消失,最終毀滅的——只有人類自己。

面對如此貪婪的人類,自然是不會束手就擒的。我們的行為決定我們的命運,這次的疫情便是大自然對我們有力的反擊。千百年來,人類圈養了雞鴨牛羊,將他們馴化供自己所用。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越來越追求那新型的、刺激的挑戰,將貪婪的目光盯住果子狸、浣熊、蝙蝠……,甚至於更多。這幾千年來,隨著人類的不斷進化,我們早已將自我當成了世界萬物的主宰者,引領者。那高高在上的樣子讓緘默的大自然搖頭嘆息。在過去的日子裡,他用一次又一次的災難來提醒我們,該收手了。是我們沒有痛感嗎?只是我們忘得太快了而已吧,因此,自然母親不得不狠狠心,親手將我們癒合的傷口一次又一次的撕開。

我想,我們是該收手了,收起那貪婪的嘴臉,重新懷上對自然與生命的敬畏,放低姿態,珍愛生命,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母親,與之和諧共處,明天的太陽終會冉冉升起!


03、抗擊病毒 共建家園

華羅庚實驗學校九(1)班葛睿睎


有人說每一顆流星的下墜就代表著一顆心臟的停止跳動,如果世界上再也沒有了脈搏的跳動,不僅是一種美的喪失,更是一種悲痛,一種無法言明的悲痛,就像傷疤,也許會好,但也會留下淡淡的痕跡,讓人禁不住惆悵。

最近有一種傳染病毒正侵入我們的生活,就是“新冠狀病毒”。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最新研究表明,新型冠狀病毒可能來源於蝙蝠。2019新型冠狀病毒,縮寫為2019-nCoV,是2019年在人體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起源於武漢,一度成為了今年的熱點問題,引人矚目。

1月18日傍晚,84歲的鐘南山院士義無反顧地趕往武漢防疫最前線。從廣州到武漢再到北京,連日來,他實地瞭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上發佈會、連線媒體直播、解讀最新情況……一天又一天,他的工作和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就這樣直到春節,在一個本該團圓的時刻,他都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逆行”。疫情面前,他舍小家為大家,他值得稱頌。像鍾南山院士這樣的白衣天使也還有很多,他們是一棵棵無名的小草,是多麼的渺小,但依舊沒有放棄自己執著的追求,他們也有崇高的信念,也有不移的人生座標,那就是,奉獻自己的一切,為了他人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

新型冠狀病毒,看似離我們很遠,但其實它一直就潛伏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某一個不為人知的角落,生活就是一場臨時編撰的劇本,你並不知道下一刻的危險在哪裡,踏出的一步也許都是有危險的,但又不得不往前走,一直走,所以我們要處處留心,不能因為貪戀一時的口腹之慾,從而停留,也許它會是一個蠱惑人的陷阱,從而會盜走你的生命。

從現在做起,從我們做起,拒絕野味,珍愛生命,愛護環境,注意衛生,抗擊新型病毒,共創美好家園。


04、我要跑贏時間

華羅庚實驗學校九(1)班 江南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於2019年12月29日首次在武漢一家醫院發現相關病例,截止2020年1月28日24時,據國家衛健委通報,全國31個省(市、區)累計報告確診病例5974例,現有重症病例1239例,累計死亡病例132例,累計治癒出院103例,現有疑似病例9239例。

2019年12月,武漢部分醫療機構陸續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人,當月29日,來自華南市場的首批7名不明肺炎患者,轉入金銀潭醫院。4天后,該院正式開闢專門的病區。自此,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的600多名醫護人員,在前線已經奮戰了29天。

“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那搶回更多的病人。”

57歲的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定宇隱瞞了身患漸凍症的病情,在疫情中“逆行”的29天裡,他往往凌晨2點剛躺下,4點就得爬起來,接無數電話,處理各種突發事件。就在他日夜撲在一線,為重症患者搶出生命通道的同時,同為醫務人員的妻子,卻因為冠狀病毒的感染,在十幾公里外的一家醫院接受隔離治療。張定宇的行為,是責任,更有對病患,對醫務人員的極大鼓勵。

“傳染病不是絕症。當前我們最需要的,是消除恐懼。”

憑藉多年在傳染病領域的專業經驗,張定宇第一時間帶領大家採集了這7名病人的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並進行檢查。科學家團隊從分離樣本中,確認這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面對新的病毒,目前沒有疫苗,也沒有特效藥。專家們發現有抗擊艾滋病的藥物可以暫緩病情,於是,克力芝便在第一時間投入使用。

張定宇的漸凍症不為人知,主要原因是不想影響同事,他天性樂觀,不喜歡叫苦。在抗擊疫情最艱難的時期,他唯一難受的,是沒能在妻子的身邊陪著她。分身乏術的張定宇,忙得一連三四天都沒顧得上看一眼。捫心自問,如果我站在張定宇的位子,我是絕對做不到這個樣子的,支撐他熬過去的,莫不過看到患者痊癒出院,疫情得到控制,家人能夠團圓啊。

我們的社會需要這樣的人站出來。在無形的恐懼與颶風中;在空蕩蕩的大道與集市上;在“返城潮”的遲疑中,有高速路上嚴密的排查,有無時無刻的體溫的測量,更有無數默默地溫暖的心。“最美逆行者”這是我們給所有白衣戰士的稱呼。醫者無懼,醫者仁心,越是艱鉅的任務,越有沖天的豪情,越是最危險的地方,越有最英勇的戰鬥。願所有在戰場衝鋒陷陣的戰士們都能在搶救生命的同時保證自己的安全,後方的我們是你們最忠實的後盾!

[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研究員馮錄召指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呼吸道傳染病,近距離的飛沫傳播是主要傳播途徑。減少人員的出行和聚焦是一個最重要的中斷它的措施。]


05、逆 行 者

華羅庚實驗學校九(1)班 莊梓


2020年的到來,預示著我國第一個百年目標的實現,預示著我國即將決勝小康社會。可就在這新春佳節期間,一場病毒危機席捲湖北武漢,並逐步蔓延至中國乃至世界各地。

新型冠狀病毒,便是這場災禍的始作俑者。它潛伏時間長,傳播速度快,短短几天,感染人數便翻了一倍又一倍,令人膽戰心驚。為了防止病毒進一步向外省擴散,武漢宣佈封城。可就在這一段“談武漢色變”的時期,有一些人毅然決然地踏上了奔赴前線的道路——他們便是逆行者。

84歲高齡的鐘南山老先生,無疑是所有逆行者中影響力最大的那一個。2003年,“非典”橫行肆虐,正是他率領醫療科技人員搶救前線,願以隻手將天補。他成功了,前線工作人員勝利了,中華民族挺住了。17年後的今天,老先生寶刀未老,二度掛帥,依然挺立前線,日日夜夜操勞奔波著,只為儘快結束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還人民一片安寧。連央視主持人白巖松在闢謠連線鍾南山時都說:“不忍心再打擾他。”他是醫生,是戰士,是逆行者,他更是中國人,為了祖國的明天,他義無反顧。

逆行者不分身份高低,無論你是一名醫療科技工作者,如鍾南山老先生,還是一名平凡的志願者,人民、國家乃至世界都會為你點贊。隨著武漢的封城,城內日常生活用品逐漸稀缺,出行必備的口罩更是越來越少。於是,一名名大貨車司機滿載物資,開足馬力,馳援武漢;一名年輕男子來到警局,扔下一箱口罩,瀟灑的揮揮手,便即離去;無論何時,無論何地,解放軍戰士永遠是我們堅實的後盾,他們或運送貨物,來回奔波,或管理治安,帶來安定,或搶修設備,加速治療。平凡而不普通,他們都是最可愛的人,他們都是逆行者。歲月靜好,他們為我們負重前行;病毒肆虐,他們為我們整裝待發。

在家庭中,他們的身份是丈夫或妻子,是兒子或女兒,是爸爸或媽媽,是兄弟或姐妹,但在戰“疫”前線,他們都是平凡而高貴的逆行者。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個春節,也許少了份煙花爆竹的喧鬧,卻多了與家人相處的時間;也許少了些親友間的寒暄嘮叨,卻多了份戰友間緊密合作的乾淨利落。這個春節,病毒拉開了你我身體的距離,卻使每一箇中華兒女的心融在了一起。


06、攜手同行,共度國難

華羅庚實驗學校九(1)班李若溪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疫情牽動國人的心。微信聊天、朋友圈分享,幾乎三句不離最新疫情的進展。討論的背後是人們對疫情的關注,也是對自身、家人健康的擔憂。

自疫情發生以來,一些人為了個人利益,在網絡上製造傳播謠言營造恐怖氛圍,利用消費者焦慮哄抬物價獲取暴利,不僅加劇了人們的焦慮,更影響社會秩序。疫情面前任何人無法置身事外,所有人唯有放下私利才能打贏這場戰役。

每一個人都應當成為謠言的止者。朋友間傳遞信息,相互提醒本無可非議,疫情面前相互提醒值得提倡,但故意造謠危言聳聽,則超出應有的範圍。半個月以來,各種各樣的謠言在微信群傳播,偽造的醫生生死書醫院內部文件,某醫護人員間闡釋形勢的聊天截圖等等,營造出恐慌緊張的氣氛。

無論是營造誇張恐怖的氛圍,還是調侃疫情,都在無形中營造了恐慌,這種為博取觀眾眼球而消費大眾焦慮的行為,將對社會秩序帶來嚴重危害。在互聯網時代,謠言的危害會被成倍放大,尤其現在抗擊疫情的緊急時刻,對社會的危害難以估量。因此,制止謠言的捏造,終止謠言的傳播,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

隨著確診人數的更新增長,一定程度上引起群眾的焦慮,大家通過採購口罩、藥品加以保護,這是情理之中的反應和應對。然而近日來,相當一部分非法商家藉此機會哄抬物價,一個平時兩三塊錢的口罩竟然以十倍甚至數十倍的價格銷售,據說有抗病毒功效的板藍根也被抬價賣至脫銷,商家這種無良行為不僅違反市場秩序,更間接引發社會的恐慌。試想如果所有行業都乘人之危哄抬物價,那麼最終受害的將是所有人。

俗話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些通過發“國難財”牟利的商家終將受到懲罰!唯有在這個時候向老百姓提供良心服務的商家,最終才能贏得消費者的信賴。

疫情面前所有人應當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近日,專家呼籲,沒有必要的事情不要去武漢,武漢人沒有必要的事情也不要離開武漢。雖然每個人都擁有行動的自由,但疫情當前還應當以大局為重。

此前有傳言說有個別確診患者不顧疫情擴散逃離醫院,造成疫情蔓延。不論逃離是因為承擔不起藥費,還是希望回家鄉診治,亦或是不想被隔離,這樣都是不負責任的行為。國家醫保局已公佈,對疫情治療使用的藥品進行特殊報銷,不納入醫院的相關考核,異地就醫的先治療後結算,不讓患者因為費用問題而放棄。國家的迅速行動為患者解決了後顧之憂,患者更沒有理由不接受治療。包括確診患者在內的所有人,應當認真對待政府媒體的呼籲,切不可有僥倖心理,也不可有消極應對的心態,因為每一個人的不當行為都可能引起疫情的變化。

疫情的防治考驗著我們,這不僅是一場醫療人員的戰鬥,更是一場全民的戰鬥。對抗疫情,我們不能心存僥倖,但必須清醒冷靜。唯有眾志成城,才能形成戰勝疫情的合力。

而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更要在放假期間保護好自己,儘量不要外出,不要同路人接觸,以免被傳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