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金融精准扶贫的主力军!新疆农信社两年累放扶贫小额信贷近百亿元

做金融精准扶贫的主力军!新疆农信社两年累放扶贫小额信贷近百亿元

导读

新疆农村信用社通过循环造血、定点灌溉,让小额信贷真扶贫。截至2018年5月30日,在两年时间里,共承担了71个县市的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占全疆金融扶贫任务的92.21%;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3.62万笔、73.62亿元,占全区扶贫小额信贷80.35%;累计发放25.57万户、98.14亿元,贫困户有效信贷需求覆盖率达到72.76%,在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增收脱贫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下一步,新疆农信社将围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年攻坚实施方案,把南疆四地州作为金融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坚持新增信贷资金优先满足南疆四地州22个深度贫困县。力争2020年底前实现助农取款服务在南疆深度贫困地区行政村全覆盖,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

自2016年6月深入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以来,新疆农村信用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总目标,稳步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发放和管理工作,在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增收脱贫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2018年5月30日,新疆农村信用社在两年时间里,共承担了71个县市的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占全疆金融扶贫任务的92.21%;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3.62万笔73.62亿元,占全区扶贫小额信贷80.35%;累计发放25.57万户98.14亿元,贫困户有效信贷需求覆盖率达到72.76%。

循环“造血”

让小额信贷真扶贫

家住乌什县克瑞克乡依力克其墩村的农民吐鲁普,曾是村里的贫困户。靠着乌什县农村信用社发放的5万元小额信用贷款,2016年他入股了村里的养殖专业合作社,这笔小额信贷每年为他新增了三条收入渠道,让他彻底摆脱了贫困。

村里的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9月,主要以核桃加工销售、牛羊育肥、家禽养殖为主,有社员54人,其中有包括吐鲁普在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34人。吐鲁普用自己的核桃地和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入股后,

第一条收入渠道是合作社采取所有经营总收入的10%分配给34户贫困户,确保贫困户社员有稳定的增收渠道,2016年贫困户社员已平均每人分得了800元现金分红;


第二条收入渠道是合作社可以安置部分贫困户在合作社务工,每人每年工资3.5万元,使贫困户既有分红收入,又有务工收入;


第三条收入渠道是合作社将养殖牛羊形成的农家肥350吨免费提供给全村115户贫困户,为每个贫困户节约生产经营成本约3900元。

这一模式在当地被称为“信用社扶贫小额信贷+养殖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入社分红”模式,仅2016年就有13户贫困户依托这一模式实现脱贫。2017年,村里又有20户贫困户主动申请加入合作社,申请办理了扶贫小额信用贷款75万元自愿入股该合作社。

在这个成功的金融精准扶贫模式的基础上,乌什县农村信用社还创新了“财政扶贫项目支持+信用社扶贫小额信贷+贫困户自主发展养殖业”“信用社扶贫小额信贷+贫困户+公司定额投资回报(就业)”等扶贫模式。

做金融精准扶贫的主力军!新疆农信社两年累放扶贫小额信贷近百亿元

↑图为新疆于田县农村信用社员工向贷款户(左一)了解沙漠濒危药材——肉苁蓉的种植情况。(摄影:成倩)

同乌什县农信社一样,全疆各县市的农村信用社也都积极结合当地实际,创新了各种循环“造血”模式。截至5月30日,全疆信用社发放企业带动扶贫贷款269笔5.27亿元,专业合作社带动扶贫贷款165笔5229万元,其他方式带动扶贫贷款 9170笔3.95亿元,使扶贫小额信贷为贫困户打开了更多的致富之门。

定点“滴灌”

让小额信贷扶真贫

以盛产蜂蜜著称的伊犁尼勒克县,被人们称为甜蜜尼勒克,该县的贫困户在尼勒克县农村信用社的支持下,也走在了脱贫致富的甜蜜之路上。

为了实现精准发力,尼勒克农信社提出定点“滴灌”的扶贫思路,在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之前,建立了“村两委、乡镇、县级扶贫领导小组、信用社”

四方审查制度,以及调查摸底台账和“扶贫小额信用贷款”项目花名册,采取“先试点,后推广,分批次”的办法,一户一表,一户一讨论。

同时,该联社着力打通了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除了在网点开设扶贫信贷“绿色通道”专柜,缩短办理时限外,还组织选拔优秀业务人员组成工作组,携带移动办公设备进驻偏远乡村,从为贫困户复印资料、建立经济档案、评级授信到发放贷款一次完成。

此外,该联社还根据贫困户的实际需求,对扶贫小额信用贷的中长期贷款合理制定分期还款计划,实行全方位贷后管理,确保贫困户把资金用在刀刃上。目前,尼勒克县贫困户扶贫类贷款覆盖率达到100%。

尼勒克县农信社对扶贫小额信贷资金的全程精准把控,只是全疆各县市农村信用社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

从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伊始,新疆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就及时下发各项规章制度,从制度层面要求各县市行社依法合规、规范操作,指导各行社不断完善扶贫小额信贷操作流程,

建立贫困户信贷准入“四方联审”审批模式,推广和田地区扶贫小额信贷由“六人小组”(村第一书记、村支书、村会计、扶贫干部、包户干部、信贷员)调查并开展贷后资金监督管理的经验做法。

做金融精准扶贫的主力军!新疆农信社两年累放扶贫小额信贷近百亿元

↑图为新疆策勒县农村信用社员工来到吐扎克其村,了解得到小额信贷支持的农民买买提热依木(右一)家的甜石榴生长情况。(摄影:成倩)

2018年,新疆自治区联社又提出全疆农信社金融精准扶贫要实现

“三个全覆盖”,即

贫困户有效信贷需求全覆盖、


建档立卡贫困户信用评级全覆盖、


南疆四地州金融自助服务全覆盖。

同时要求各行社做到精准对象、精准施策和精准标准。

精准对象方面,坚持政府推动,部门参与,市场运作的扶贫小额信贷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思路。探索通过贫困户、村、乡、县、信用社五方联动,村、乡、县、信用社四方调查、审批模式,自下而上,全力全程做好金融扶贫对象准入管理工作,始终精确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确保金融扶贫对象精准。

精准施策方面,则是在坚持“六个精准”要求的基础上,按照自治区“七个一批、三个加大力度”扶贫攻坚举措,区分具体情况,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明确,加大对发展生产脱贫对象的信贷支持力度,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促进深度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

精准标准方面,严格按照“一好四有一档”标准发放扶贫小额信用贷款,确保符合信贷政策和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应享尽享,应贷尽贷,实现贫困户脱贫目标。

下一步,新疆农信社将紧紧围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年攻坚实施方案,把南疆四地州作为金融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坚持新增信贷资金优先满足南疆四地州22个深度贫困县。坚持新增助农取款点服务优先布设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推进支付服务进村设点,力争2020年底前实现助农取款服务在南疆深度贫困地区行政村全覆盖,实现“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