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金融精準扶貧的主力軍!新疆農信社兩年累放扶貧小額信貸近百億元

做金融精準扶貧的主力軍!新疆農信社兩年累放扶貧小額信貸近百億元

導讀

新疆農村信用社通過循環造血、定點灌溉,讓小額信貸真扶貧。截至2018年5月30日,在兩年時間裡,共承擔了71個縣市的金融精準扶貧工作,佔全疆金融扶貧任務的92.21%;發放扶貧小額信貸23.62萬筆、73.62億元,佔全區扶貧小額信貸80.35%;累計發放25.57萬戶、98.14億元,貧困戶有效信貸需求覆蓋率達到72.76%,在幫助貧困戶發展生產、增收脫貧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下一步,新疆農信社將圍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三年攻堅實施方案,把南疆四地州作為金融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堅持新增信貸資金優先滿足南疆四地州22個深度貧困縣。力爭2020年底前實現助農取款服務在南疆深度貧困地區行政村全覆蓋,實現“基礎金融服務不出村、綜合金融服務不出鎮”。

自2016年6月深入開展金融精準扶貧工作以來,新疆農村信用社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聚焦總目標,穩步推進扶貧小額信貸發放和管理工作,在幫助貧困戶發展生產、增收脫貧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截至2018年5月30日,新疆農村信用社在兩年時間裡,共承擔了71個縣市的金融精準扶貧工作,佔全疆金融扶貧任務的92.21%;發放扶貧小額信貸23.62萬筆73.62億元,佔全區扶貧小額信貸80.35%;累計發放25.57萬戶98.14億元,貧困戶有效信貸需求覆蓋率達到72.76%。

循環“造血”

讓小額信貸真扶貧

家住烏什縣克瑞克鄉依力克其墩村的農民吐魯普,曾是村裡的貧困戶。靠著烏什縣農村信用社發放的5萬元小額信用貸款,2016年他入股了村裡的養殖專業合作社,這筆小額信貸每年為他新增了三條收入渠道,讓他徹底擺脫了貧困。

村裡的合作社成立於2015年9月,主要以核桃加工銷售、牛羊育肥、家禽養殖為主,有社員54人,其中有包括吐魯普在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34人。吐魯普用自己的核桃地和扶貧小額信用貸款入股後,

第一條收入渠道是合作社採取所有經營總收入的10%分配給34戶貧困戶,確保貧困戶社員有穩定的增收渠道,2016年貧困戶社員已平均每人分得了800元現金分紅;


第二條收入渠道是合作社可以安置部分貧困戶在合作社務工,每人每年工資3.5萬元,使貧困戶既有分紅收入,又有務工收入;


第三條收入渠道是合作社將養殖牛羊形成的農家肥350噸免費提供給全村115戶貧困戶,為每個貧困戶節約生產經營成本約3900元。

這一模式在當地被稱為“信用社扶貧小額信貸+養殖專業合作社+貧困戶入社分紅”模式,僅2016年就有13戶貧困戶依託這一模式實現脫貧。2017年,村裡又有20戶貧困戶主動申請加入合作社,申請辦理了扶貧小額信用貸款75萬元自願入股該合作社。

在這個成功的金融精準扶貧模式的基礎上,烏什縣農村信用社還創新了“財政扶貧項目支持+信用社扶貧小額信貸+貧困戶自主發展養殖業”“信用社扶貧小額信貸+貧困戶+公司定額投資回報(就業)”等扶貧模式。

做金融精准扶贫的主力军!新疆农信社两年累放扶贫小额信贷近百亿元

↑圖為新疆于田縣農村信用社員工向貸款戶(左一)瞭解沙漠瀕危藥材——肉蓯蓉的種植情況。(攝影:成倩)

同烏什縣農信社一樣,全疆各縣市的農村信用社也都積極結合當地實際,創新了各種循環“造血”模式。截至5月30日,全疆信用社發放企業帶動扶貧貸款269筆5.27億元,專業合作社帶動扶貧貸款165筆5229萬元,其他方式帶動扶貧貸款 9170筆3.95億元,使扶貧小額信貸為貧困戶打開了更多的致富之門。

定點“滴灌”

讓小額信貸扶真貧

以盛產蜂蜜著稱的伊犁尼勒克縣,被人們稱為甜蜜尼勒克,該縣的貧困戶在尼勒克縣農村信用社的支持下,也走在了脫貧致富的甜蜜之路上。

為了實現精準發力,尼勒克農信社提出定點“滴灌”的扶貧思路,在發放扶貧小額信用貸款之前,建立了“村兩委、鄉鎮、縣級扶貧領導小組、信用社”

四方審查制度,以及調查摸底臺賬和“扶貧小額信用貸款”項目花名冊,採取“先試點,後推廣,分批次”的辦法,一戶一表,一戶一討論。

同時,該聯社著力打通了脫貧攻堅的“最後一公里”,除了在網點開設扶貧信貸“綠色通道”專櫃,縮短辦理時限外,還組織選拔優秀業務人員組成工作組,攜帶移動辦公設備進駐偏遠鄉村,從為貧困戶複印資料、建立經濟檔案、評級授信到發放貸款一次完成。

此外,該聯社還根據貧困戶的實際需求,對扶貧小額信用貸的中長期貸款合理制定分期還款計劃,實行全方位貸後管理,確保貧困戶把資金用在刀刃上。目前,尼勒克縣貧困戶扶貧類貸款覆蓋率達到100%。

尼勒克縣農信社對扶貧小額信貸資金的全程精準把控,只是全疆各縣市農村信用社金融精準扶貧工作的一個縮影。

從開展金融精準扶貧工作伊始,新疆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就及時下發各項規章制度,從制度層面要求各縣市行社依法合規、規範操作,指導各行社不斷完善扶貧小額信貸操作流程,

建立貧困戶信貸准入“四方聯審”審批模式,推廣和田地區扶貧小額信貸由“六人小組”(村第一書記、村支書、村會計、扶貧幹部、包戶幹部、信貸員)調查並開展貸後資金監督管理的經驗做法。

做金融精准扶贫的主力军!新疆农信社两年累放扶贫小额信贷近百亿元

↑圖為新疆策勒縣農村信用社員工來到吐扎克其村,瞭解得到小額信貸支持的農民買買提熱依木(右一)家的甜石榴生長情況。(攝影:成倩)

2018年,新疆自治區聯社又提出全疆農信社金融精準扶貧要實現

“三個全覆蓋”,即

貧困戶有效信貸需求全覆蓋、


建檔立卡貧困戶信用評級全覆蓋、


南疆四地州金融自助服務全覆蓋。

同時要求各行社做到精準對象、精準施策和精準標準。

精準對象方面,堅持政府推動,部門參與,市場運作的扶貧小額信貸持續健康發展的基本思路。探索通過貧困戶、村、鄉、縣、信用社五方聯動,村、鄉、縣、信用社四方調查、審批模式,自下而上,全力全程做好金融扶貧對象准入管理工作,始終精確瞄準建檔立卡貧困戶,確保金融扶貧對象精準。

精準施策方面,則是在堅持“六個精準”要求的基礎上,按照自治區“七個一批、三個加大力度”扶貧攻堅舉措,區分具體情況,做到分工明確、責任清晰、任務明確,加大對發展生產脫貧對象的信貸支持力度,堅持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遊則遊,促進深度貧困群眾就近就地就業。

精準標準方面,嚴格按照“一好四有一檔”標準發放扶貧小額信用貸款,確保符合信貸政策和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應享盡享,應貸盡貸,實現貧困戶脫貧目標。

下一步,新疆農信社將緊緊圍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三年攻堅實施方案,把南疆四地州作為金融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堅持新增信貸資金優先滿足南疆四地州22個深度貧困縣。堅持新增助農取款點服務優先佈設南疆四地州深度貧困地區,推進支付服務進村設點,力爭2020年底前實現助農取款服務在南疆深度貧困地區行政村全覆蓋,實現“基礎金融服務不出村、綜合金融服務不出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