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二月覆盤,有點失落!借問路在何方?


我的二月覆盤,有點失落!借問路在何方?

進入自媒體已經有兩年時間了,真正用心做也有三個月了。付出的努力只有自己清楚,一路上自己走過,甘苦自知。

看別人的輸出,那2月的覆盤碩果累累。因為今年肺炎疫情的原因,許多人都有大量的時間,來做自己喜歡的事兒。樂閱愛書,爆文不斷,粉絲見天漲,專欄天天出,就連那隨意而為的悟空問答也是收穫頗豐。不到30天的2 月,那是好事天天有,月底結大瓜。在拜讀別人的分享中受益匪淺,特別替別人高興。

讀後也想總結一下自己,做一個失落的2月覆盤。

聽別人說過的一句話,成功的典型不可複製,失敗的經驗尚可吸取。傳授知識的最高境界是分享,讀起來一直讓人心潮澎湃、感激不盡,確實也學習了不少的知識。但知識在於積累,也在於不斷地總結。我不能在錯誤的道路上一直徘徊下去,需要在總結中理清一下自己的思想。一直努力埋頭走路的自己,也應該停下來,擦把汗,捋起額頭的頭髮,看一看天,辨清方向,再邁開步子向前走。

說實在的,我的2月覆盤,有點喪!自己專著於悟空問答,堅持每天一條,希望在悟空問答上開出一條小路。但是除了有幾條問答獲得50人、100人讚的系統通知,有2條獲得1萬人以上閱讀,其餘什麼也沒有改變。每天發一篇微頭條,有1條獲得3萬人以上閱讀,粉絲增加了200多,再也沒有了什麼。一切都平常的不能再平常了。唯一能說的一件事,是藉助熱點發了一篇圖文,閱讀超過2萬人,這竟然讓我心底再次充滿信心。然而有一個朋友私信問我,我看你是以寫文章為主,你的收益多麼?我竟無言以對。

我的二月覆盤,有點失落!借問路在何方?


我的二月覆盤,有點失落!借問路在何方?


我的二月覆盤,有點失落!借問路在何方?


我的二月覆盤,有點失落!借問路在何方?


我的二月覆盤,有點失落!借問路在何方?


我的二月覆盤,有點失落!借問路在何方?


我的二月覆盤,有點失落!借問路在何方?

這到月初了,我也徹底地想了想自己,為什麼喜歡在自媒體中附庸風雅呢?

  1. 有過文字工作的經歷。多年以來,以一個理工男面世,在工作崗位上經歷過許多的崗位,一直在做文字工作,寫過材料、文件等不知道有多少了。尤其是在工會工作期間,也曾有許多的"豆腐塊"在報紙、雜誌上發表過,寫點小東西的套路會那麼一點點。
  2. 曾經有過一個寫作的夢想。在剛到單位的時候,有那麼一群人,為文藝而聚在一齊,不是寫字就是辦刊物,有幸參與期間,寫了不少的似是而非的東西,當時看到自己的名字在一篇文章標題下面的時候,也曾夢想自己能夠寫出更好的東西。可是,在以後東巔西蕩的所謂追求中竟然慢慢遺忘了。
  3. 有一點空閒的時間。在日復一日的平淡工作中,時常發現自己還有一點時間,可以由自己消遣。
  4. 對生活還有點想法。
    在工作生活之外,還需要拓展一下自己,這樣的想法有時候還比較強烈,就想在自由的平臺中游歷一番。其實心底也有一點焦慮,害怕在流量發達的社會中,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被淘汰。

在閱讀別人的分享中,也在尋思自己一個月的表現,想來想去,在以下方面還需要下苦功夫。

  • 輸出的數量不夠。有時候受時間限制,從圖文、問答等的寫作數量還遠達不到自己的希望。
  • 文章質量不高。想法有一點,但通過語言描述出來後,可讀性降低不少。內容沒有做到有料、稀缺性等要求,不能吸引流量。
  • 行文結構不符合要求。不管是悟空問答還是圖文,對行文結構技巧掌握、應用不好,沒有達到平臺要求。
  • 對平臺流量抱有僥倖心理。認為只要自己能夠輸出,堅持一定時間,就能夠得到平臺要求。沒有質的變化,量的變化只能感動自己,仍然感動不了世界。
  • 學習深度不夠。雖然讀了不少的青雲文章,但卻沒有學到真正、有效、突破性的東西,仍屬於自己摸索的低層次狀態。
  • 意志不夠堅強。對自己的想法、計劃兌現沒有硬性要求,有想法的時候沒有及時記錄,等到坐下來整理時又記不起、寫不出來。

生活仍然平靜,想法依然存在。面對自由、變化莫測的流量世界,放下想法、觀望世界,自己還是心有不甘。在潮來潮往的大海里,如果沒有自己的掙扎,別人是發現不了自己的,因此能夠救贖自己的,只能是靠自己,幸好還有海水的浮力。

我的二月覆盤,有點失落!借問路在何方?

在沐浴平臺自由、智能、變化無窮的陽光風雨中,利用現成的、海量的資源,繼續深度學習,接受新思想、新方法,用堅強的意志來改變自己。雖然還是站在起跑線上,時常被身後許多人超越,前面依舊是擁擠、艱難的道路,今後還是做一個有想法的人,即使面對的生活的壓力,仍然有努力的方向和自我的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