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隱於歷史之下的古代中外民間交往——以江南小城海寧為例

在倡導“一帶一路”的今天,我們都重新重視起歷史上的中外交往,相關史書雨後春筍一般出現。呈現在歷史最表面的還是大家常見的遣唐高僧,著名傳教士等等,然而,幽隱在表面之下的民間中外交往,實際上也豐富而燦爛,細品之下,似乎能看出一種不同於官方交往的煙火氣和生命的韻味。我們本文就從古代江南小城海寧說起,看一看多樣化的中外民間交往史。


位處長江三角洲南部,富足的杭嘉湖平原上的海寧,是一座歷史久遠的城市。它雖小,但水源充沛,地理優越,東臨於海,錢塘江橫穿而過,京杭大運河支流亦從它地界縱貫而上。在交通並不便利的古代,這種區位優勢可以說是得天獨厚的。

交通便利帶來了經濟繁榮,海寧成為了漕運出杭州的第一站,運輸業、鹽業、造船業彙集於此;經濟繁榮又帶來了文脈興昌,海寧一地人才輩出,僧俗共嘉。這種經濟文化的高度發展,讓海寧得到了長久繁華,也獲得了中外交流的可能。

幽隱於歷史之下的古代中外民間交往——以江南小城海寧為例

一、史海鉤沉——運河要道下隱藏的中外交往痕跡

海寧位於杭州東北,是杭州北上水陸通道上的重鎮。早在春秋時期杭州嘉興海寧一帶便開始挖鑿運河,後經秦始皇等陸續開發拓寬,直到隋代,越水道和陵水道貫通,江南運河正式形成,成為大運河的一段。

三國之後經濟中心南向轉移,日益發達的江南地區便通過這條運河把物資有效地補給北方,也加速了中國南北各個層面的交流。具有“一壩三閘”的大運河海寧長安部分則成為了大運河江南段的咽喉,這種優勢下,海寧也迎來了海外的來客。

明代海禁之後,海外貿易幾乎中斷,而為了應對這種損害經濟貿易的情況,正如學者李金明所言,明朝“實行了一種招徠海外諸國入明朝貢貿易的制度,准許這些國家在朝貢的名義下隨帶貨物,由官方給價收買。這種貿易,在海禁嚴厲的時候,幾乎成為海外唯一的貿易渠道”。

幽隱於歷史之下的古代中外民間交往——以江南小城海寧為例

在朝貢的話語體系中,這種貿易註定是不公平的,明政府需要支付高昂的價格作為“朝貢”的回饋,以至於日本、朝鮮、琉球樂此不疲,蜂擁而至。在此情況下,明朝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管制措施,其中就有制定“朝貢”路線一條。

《日中文化交流史》記載,日本“朝貢”船隊在寧波舟山停泊集結,收繳武器,然後攜帶貨物過錢塘江入杭州,從而進入運河運輸體系,向北通過運河嘉興段,一路輾轉水陸,最後進入北京。這其中嘉興段運河,自離不開緊要之道海寧部分。琉球等的“朝貢”在進入杭州後,採用的也是同樣路徑前往京城。

在這種貿易中,海寧長安的水利設施和閘口,成為了一個重要的交通節點。水閘的調度和拖船,為過往的貿易船隻提供著服務,也讓運河邊的長安驛註定繁忙。中外文化於此會和,雖然並沒有更多的海寧沿岸記錄,但是這無疑是海寧中外經濟交流的一個重要起源,於後世有著重要意義。

幽隱於歷史之下的古代中外民間交往——以江南小城海寧為例

海寧長安壩 拖運船隻

二、禪意於此起——向日韓傳播佛教的起點

海寧佛教昌明,叢林廣厚,不僅歷史源遠流長,名剎寶寺林立,高僧大德也世代輩出。其中唐代“悟空大師”齊安禪師不僅自身嗣法洪州宗的祖師馬祖道一,禪律皆通。更因其在海寧海昌院弘法,使四方慕名來習,在開明的唐代,讓海寧與朝鮮、日本也結下了佛法交流之緣,並且難得是,這種交流對二國的佛教發展還產生了深刻影響。

唐大和五年(831年),新羅國崛山開山祖梵日法師(一稱品日法師),諡號通曉大師,赴唐朝至鹽官求法。師從齊安禪師得法後,於唐大中元年(847年)回國,建立崛山寺,開創闍崛山禪門,傳授禪法,得到新羅國景文王等數位王者的認可和禮敬。其宗闍崛山禪門後與其他八個禪宗法門並稱為朝鮮的“九山禪門”,至今仍然是朝鮮半島佛教的重要組成。

幽隱於歷史之下的古代中外民間交往——以江南小城海寧為例

東瀛之國日本佛教亦來自於中國東傳,其中海寧佛教做出了貢獻。據《和刻本佛祖統紀》記載,日本文德天皇時期,日本僧人慧萼奉日本桔太后的旨意,進入大唐來到鹽官鎮國海昌院,向齊安大師探求佛法,求取禪修法門。齊安派師弟道防、弟子義空隨慧萼東渡日本傳法,桔太后非常高興,為他們修建了禪林寺。從那時起,可算作中國禪宗開始傳入日本,後世日本禪宗的發達就是以此為基礎。所以這次海寧僧人東渡對於日本佛教的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古代,國家間文化的交流往往與宗教是密不可分的,佛教的交流也讓中外其他各種文化產生共振,海寧作為這種交流的重要渡口,向外輸送了自己的優秀文化,也得到了相應的認可,其價值不言而喻。

幽隱於歷史之下的古代中外民間交往——以江南小城海寧為例

三、從宗教到文化——傳教士帶來的民間文化互動

據載,西方天主教傳教士於唐朝年間便出現於我國西安地區,帶來了西方的一些文化,也將中國的文化傳播了出去。到了清代康熙年間的傳教士甚至擔任了皇帝的侍講。

作為東部杭州之側的海寧,自然也少不了傳教士踏足。雖然第一座教堂直到近代後才樹立起來,不過在近代以前,也留下了一些蛛絲馬跡可尋。

歷經康熙雍正,到了乾隆年間,傳教士在華活動範圍擴大,伴隨著一些傳教士和百姓士紳的衝突,這種情況引起了乾隆的注意,為了防止出現更多意外,乾隆皇帝對傳教士活動採取了嚴控的措施。

幽隱於歷史之下的古代中外民間交往——以江南小城海寧為例

黃愛平在其《西學與清代文化》一書中寫道:

“在福建地區的查禁活動深入進行的同時,全國各地也相繼捲入由此引發的禁教風暴之中。自乾隆十一年六月二十六日諭令‘各省督撫等密飭該地方官,嚴加訪緝’、‘實心查拿’之後,各地督撫均不敢怠慢,先後開始查禁。”

直到當年年底,在全國如天津、湖南、山東、貴州等地,都查出了有傳習天主教的事情。而且在浙江海寧、甘肅蘭州等地,還查出了“雍正年間傳教士在當地傳教時遺留下的十字架、圖像、經卷等物”。

此外,海寧又是皮影戲的發源地之一。18世紀法國傳教士把皮影戲傳回到法國,鼓譟一時,以當時傳教士海陸而來的習慣看,或許其接觸的就是地處沿海的海寧地區的皮影戲。不過關於此並無更多史料記載,只能作此一斷。近代以後,傳教士在海寧地區活動日益頻繁:設立教堂,招收信徒,必不是無源之水,自有其歷史。

幽隱於歷史之下的古代中外民間交往——以江南小城海寧為例

四、別樣的“交往”——海寧抵抗倭寇的鬥爭

嚴格來說,倭寇侵犯並不算是交流,只能算是中外文明的野蠻接觸。但是畢竟是兩種文明的碰撞,帶來的負面影響對後世也起到了警示和反省的作用。

海寧石墩鎮是明代的海防要地。嘉靖年間曾設置巡檢司於此處,而倭寇多次攻破石墩,輾轉硤石、袁花、長安等地燒殺搶掠。 杭州府亦撥發軍隊抵抗,浙江都司僉書周應禎在海寧境內力戰,身負重傷,犧牲於袁花崇教寺,至今當地還留有對其祭祀而產生的風俗。

《黃灣抗倭傳奇》記載:

“明萬曆末年(1620年)督杭準眾請願,建廟於黃山嶺上紀念他,稱周都司是‘殷宇雄踞山嶺,宛若將軍英靈威震海偶’。”

從那時起,每年的端午節,黃灣老百姓都要舉行盛大的周都司廟會;不但如此,到了端午節的午時,家家戶戶還會在各自門前或室內燻燒“悶煙”,來紀念殺倭的勝利。

日本倭寇被剷除,戰爭過後,海寧官民的抵抗讓這片土地上不屈的精神之樹更加繁密。

幽隱於歷史之下的古代中外民間交往——以江南小城海寧為例



結語:

歷史中的故事不僅屬於那些名人,更屬於創造歷史的百姓。海寧作為一個江南小鎮,歷史中隱藏著中外交往的諸多痕跡,隨著時代的變遷,似乎雨打風吹去,然而,一顆包容的種子卻植根於民間從未停止生長。如今的海寧,已經成為對外開放的重鎮,無數貨物從這裡走向世界,又有無數不同膚色的人兒,走進了這裡。


您的點贊、關注、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期待與您一起交流探討,非常感謝!

李金明:《明代海外貿易史》

黃愛平:《西學與清代文化》

朱關良:《黃灣抗倭傳奇》

木宮泰彥:《日中文化交流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