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嘯伯之孫,集大將風範的奚中路為何有蒼涼和無奈?

被業內外譽為當今“大武生”的奚中路,籍貫天津。出生梨園世家,祖父奚嘯伯,父親奚延宏,母親楊玉娟。他雖年逾花甲,在舞臺上依然是閃轉騰挪。

奚嘯伯之孫,集大將風範的奚中路為何有蒼涼和無奈?

奚中路是個“戲痴”,得了獎也好、被稱為“當今菊壇第一大武生”也罷,不論怎樣的榮譽、地位都不妨礙奚老師每天練功。壓腿、舞槍、吊嗓,一絲不苟得如同在舞臺上正式演出一般。但每回旁人說起這件事,奚中路自己卻不覺得特別。在他看來,作為演員,要上臺,要想演得好,堅持練功是最為基礎的、天經地義的事情,這是再樸素不過的道理,“沒什麼可說的”。

奚嘯伯之孫,集大將風範的奚中路為何有蒼涼和無奈?

說起他的無奈,他一直對文戲情有獨鍾,無奈地棄文從武。祖父奚嘯伯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諸孫之中唯三路是可造之材。”對於這個孫兒奚先生寄予了無限希望,以至於彌留在病榻之上還在給他說戲,臨終前將他託付給自己最喜愛的徒兒歐陽中石,殷殷之意盡在不言。

然而限於自然條件的他卻不能不割捨下對文戲的眷戀,在另一個領域中完成著祖父的期許,雖然不是祖父和他自己所希望的,但終歸還是京劇。

  比如《九伐中原》,這是一出有代表性的武生戲,他在《九伐中原》中飾演姜維。奚中路說,戲裡姜維勾著大臉,戴著髯口,掛著寶劍,身著大靠,戴著這身行頭在舞臺上表演,展現一位將帥之才的氣質與風範。

奚嘯伯之孫,集大將風範的奚中路為何有蒼涼和無奈?

在四擊頭中,姜維疾步出場,然後在“吧嗒倉”的鼓點中站定,一連串的動作兔起鶻落、腳步乾淨靠旗紋絲不動。

“開打”是《九伐中原》的一大看點。劇中姜維帶領45萬鐵甲雄兵最終打得丟盔卸甲,十分慘烈,舞臺上的激烈程度自然可想而知。其中“破八件”需要應對不同的兵器,並且用於對戰,“拿起什麼就打什麼”,表現出亂戰的場面。

這才是舞臺上真正的奚中路,姜維這個滿是悲情的英雄在他演來神武彪悍,一股只有在看厲慧良與高盛麟時才能察覺出來的王霸之氣,此時在奚中路身上重現了。

奚嘯伯之孫,集大將風範的奚中路為何有蒼涼和無奈?

但是,身為武生的奚中路的演出機會很少。在一次看完他給高盛麟1961年配像的《落馬湖》後,奚中路用他緩慢地語調自嘲:“1961年,高先生47歲,他已經名貫南北了。我也47歲,卻只能成日在家拖地。”,他說話時蒼涼和無奈在眉目間流露無遺。

奚嘯伯之孫,集大將風範的奚中路為何有蒼涼和無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