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扼腕叹息的犀牛洞:消逝的地质奇观

犀牛洞位于云南镇雄坡头镇坡头村半坡村民组赤水河与贵州渭河交界“鸡鸣三省”上方两公里处的梯子岩一悬崖绝壁之下,洞口极大,分两层,从第一层到第二层须爬上一道丈余高的崖壁,方能进入二层大厅。二层大厅,可容纳上千人。从洞中流出一股水,常年不息,灌溉着梯子岩几十亩良田,多余之水则顺深涧流入赤水河中,一年四季,像一道白练挂于赤水与丛林之间,是摄影家和旅行者时常涉足的地方。

令人扼腕叹息的犀牛洞:消逝的地质奇观

当地四五十岁以上的人都亲眼见到过这样一个奇观,从犀牛洞中流出的水一天要涨三次,早晨、中午、晚上各一次,站在洞下方陈姓村民房屋旁的沟边,只要听到上面洞口有“轰……”的声响,就知道沟水上涨了。水一上涨,将灌满水沟,行人也难以通过,必须待20分钟左右,水消下去恢复平常的流量和流速以后,才可通行,如此往返,常年不变,犀牛洞与我家相聚仅数里之遥,偶尔我和玩伴也会偷偷“游历”到此,也目睹过这种奇观,但当时不是冲着这种奇观而去的,是冲着犀牛而去的,可惜没有得见。

令人扼腕叹息的犀牛洞:消逝的地质奇观

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这种奇观就不复存在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犀牛洞里到底有没有犀牛,为何人们又叫它犀牛洞?当地村民无法解释,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传奇:

村子里有一大胆的陈姓村民想弄明白,里面究竟有没有犀牛?究竟洞里的水为何会一日三涨?于是便点燃火把,进入洞中去一探究竟,洞越走越深,光线越来越暗,阴森可怕,村民不寒而栗,想原路返回,又怕受到其他村民的嘲笑,只好壮起胆子继续往前走。为了舒缓一下紧绷的神经,他便选了一个貌似石头的东西坐下,从腰间掏出烟斗,包上一袋兰花土烟,点燃烟袋,慢慢吸着,随着暗淡的烟火光一明一暗,村民看见周围幽幽的岩石仿佛奇形怪状的妖魔,吓得毛发都竖了起来,一边吸烟一边暗暗为自己壮胆:“不怕、不怕”。吸旱烟的人都有一个习惯性动作,吸了一会儿,就要将烟斗在自己身边方便的东西上敲几下,以便敲掉烟灰,好继续吃烟。村民便将燃着的山烟在身边的“石头”上敲了几下,殊不知那是犀牛的一只脚,被烫了几下,惊醒了熟睡中的犀牛,连忙缩回被烫痛了的脚,村民吓得魂不守舍,忘命地往洞口跑去。

令人扼腕叹息的犀牛洞:消逝的地质奇观

只听得“轰隆”一声巨响,犀牛愤怒的一翻身,将洞上方的岩石掀翻垮塌下来,洞被堵断了,从此这里就成了犀牛洞的尽头,犀牛再也不能到洞口处的深潭中洗澡了。于是犀牛洞水“一日三涨”的奇观便消逝了。

后来,我外出求学去了,听说隔犀牛洞不远处的一个村子为了将洞中的水引出去做人畜饮水,便在洞口周围开山炸石,隆隆炮声加上强烈的震动将此地的地质结构改变,“间歇泉”自此永久消失了,想起那叹为观止的地质奇观,看看这平淡无奇的潺潺流水,怎么不令人扼腕叹息呢?

(云南镇雄坡头镇中心学校 曹明富)

曹明富,彝族,坡头镇中心学校教师,曾在《云南日报》发表地方性历史研究文章《三户人家与鸡鸣三省》,在《昭通日报》发表新闻、通讯数十篇,作品《一封感谢信背后的故事》曾获昭通好新闻三等奖,在《赤水源》杂志上发表小说、散文数十篇,有作品在国内大型文学赛事活动中获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