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界沒有專家,消費者才是最好的導師,他們總結出7種消費心得

  • 【關注】萬群聯盟頭條號,每天收穫最實戰的社群技能幹貨。
  • 本文2605字,閱讀全文約5分鐘

還記得營銷界大佬、巨人網絡集團董事長史玉柱曾說過一句話:營銷方面是沒有專家的,唯一的專家是消費者,就是你只要能打動消費者就行了。

言外之意也就是,真正牛的營銷策劃,不是為了策劃而策劃,更不是為了新穎、創意而策劃,自以為然的覺得營銷策略非常到位。

牛的營銷策略應該是從顧客身上去找靈感,充分理解顧客的消費心理和動機,以此來設計和策劃一些營銷活動。

接下來的這篇文章,就給大家分享7個從用戶的消費動動機出發的營銷技巧,當然,對於很多做社群的小夥伴,這些技巧也可以用於社群運營、引流,以及文案策劃等等方面。

營銷界沒有專家,消費者才是最好的導師,他們總結出7種消費心得

1、社會證明總會有用

做營銷的人都知道,我們總是會面對一些潛在用戶,這樣的用戶就處於買和不買的邊緣徘徊,猶豫不決,難以抉擇。

當人們對自己的某個行為不太確定的時候,習慣性的會參照自己周圍的人的行為,特別是同類人在做什麼,這也是一個“從眾心理”的體現。

所以我們只要告訴這些用戶,跟你他們一樣的人都已經下單,都已經加入了,你還猶豫什麼?

此時,就要用到社會證明了,例如成交用戶的聊天記錄、用戶參與的視頻、用戶的好評等等。

包括,我們經常看到的會銷也是這個道理,為潛在用戶營造了一個真實的場景,參加的都是同類人,你看到大家一窩蜂的去搶購,或者聽到一些老用戶的好的產品體驗,自己也就按奈不住了。


營銷界沒有專家,消費者才是最好的導師,他們總結出7種消費心得

2、產品選擇太多未必好

營銷界有句話:“低決策成本,造就高效率成交。”

也就是說消費者面對產品選擇時,自己的決策成本越低,那付款的速度就越快。

曾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實驗,叫“糖果實驗”:

實驗分為兩組測試人,一組測試人面對的是5種口味的糖果,另一組測試人面對的15種口味的糖果。

在免費給他們品嚐過糖果後,5種口味的那一組有30%的人選擇購買,而又15種口味的那組只有10%的選擇購買。

很顯然,產品的選項過多,會給用戶產生了很大的負擔,需要他們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思考該買哪一種,對比的太多了,顧客也就沒耐心,乾脆放棄了。

所以,15種口味的那一組成交率,要遠遠低於5種口味的那一組,用戶面臨的口味選擇太多,考慮時慢慢變得焦慮、厭煩,失去下單興致。

營銷界沒有專家,消費者才是最好的導師,他們總結出7種消費心得

3、消費者更喜歡折中選項

這一點還是一個用戶抉擇的問題,面對過多的選擇,大多數用戶會不自覺的降低決策成本,選擇一個折中的選項。

也就是選擇一個“不那麼差的”和“價格太高的”之間的一個選項。

我們可以發現,當有兩種價位的相似產品時,用戶一般會退而求其次,認為便宜的性價比更高,如果有三種價位的相似產品時,用戶一般就會選擇價格中等的那個。

市面上很多手機價格也是這麼設計的,同一款蘋果手機剛上市的時候會有3個內存容量不同的款式,64G、128G、256G,價格分別是6888元、7099元、8990元,大多數人會覺得254G的太貴了,而64G的性價比沒有128G的高,於是會折中選擇。

殊不知,這下正是進入了蘋果營銷的“圈套”,故意將64G定價定高一些,然後254G也定高一些,讓你覺得中間的更好降低你的決策成本,快速促單成交。

營銷界沒有專家,消費者才是最好的導師,他們總結出7種消費心得

4、免費不重要,價值才有吸引力

很多人不管是做引流、運營,還是做營銷的時候,都喜歡給用戶贈送一些免費的小禮品,一是吸引顧客,增強粘性,二是讓顧客感覺實惠,快速下單。

免費是挺好,但是除了強調免費,我們更應該強調免費產品的價值,否則用戶就感覺不到這個“免費”的東西有什麼好處了,對他來說也就沒有那麼大的吸引力了。

很多做知識付費的人這一點做的比價好,經常會贈送顧客免費的試聽課,但是不會只說:“原價99元的課程,免費試聽”,還會提到有人脈鏈接、資源分享、導師答疑等等,提高這個贈品在顧客心目中的價值。


營銷界沒有專家,消費者才是最好的導師,他們總結出7種消費心得


5、製造恐慌要科學

做營銷的人應該都知道製造恐慌是怎麼一回事,但是製造的對不對,有沒有效果,科不科學那又是一回事了。

很多人給消費者製造恐慌容易出現以下幾個問題,導致難以真正觸動消費者:

01、只製造恐慌,不給解決方案。

02、製造的恐慌,嚇得住自己,卻嚇不住顧客。

03、給出的解決方案,解決路徑太複雜,難以實現。

04、製造的恐懼太誇張,自己的方案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所以,我們在給用戶製造恐懼的時候,注意科學制造恐慌,需要考慮以下幾點:

01、該恐懼內容是否屬於你的用戶群體?

02、製造出的恐慌現象,發生頻率是否夠高?

03、給出的方案能否真的解決用戶的恐懼?

04、給出的方案,用戶能不能正式落地,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營銷界沒有專家,消費者才是最好的導師,他們總結出7種消費心得

6、有參照物用戶更動心

人們在認知一個新事物的時候,習慣做一個“對比”,找一個自己熟知的對象對比分析一下,相當於一個參照物。

這個參照物,如果你不主動提供,那麼用戶就會自己去思考,這種情況下,極有可能對自己不利。

例如你的產品是一口多功能鍋,如果你不提供參照物,用戶就會自己尋找,例如自己家裡的普通鍋,價格要遠遠低於你的多功能鍋,也就覺得性價比不高了。

如果你能及時提供參照物,例如一口多功能鍋等於“普通鍋”+“蒸鍋”+“燉鍋”+......那用戶就會覺得很實惠了,這樣也就達到你的預期了。

包括羅永浩在做老羅英語的時候,廣告語就非常經典:“一塊錢能買一顆蒜,能買一根玉米,也能體驗8節英語課。”

這樣的參照物一下就讓用戶覺得這1塊錢買8節課,花的太值得了,而且用戶也不會胡思亂想,很快就能決定下單。

營銷界沒有專家,消費者才是最好的導師,他們總結出7種消費心得

營銷界沒有專家,消費者才是最好的導師,他們總結出7種消費心得

7、讓人上癮的沉沒成本

什麼是沉沒成本?

就是當人們決定放棄一件事的時候,考慮到之前的投入,包括時間、精力、金錢等等,所以選擇暫時不放棄,繼續追求目標,這裡的投入就稱為“沉沒成本”。

也就是當人們突然面臨過高的目標時,會因為難度太大而放棄,而從小目標開始,慢慢去追求大的目標就會更容易。

就像很多網絡遊戲一樣,當你剛剛下載的體驗的時候,系統會贈送給你很多好的“裝備”,以及讓你很快升級,體驗到快感。

當你覺得無聊,不想玩的時候,你會考慮到自己已經升了這麼多級了,而且還有這麼多好的裝備,都是自己花時間和精力打拼出來了,於是就不會那麼輕易放棄,就接著玩下去了。

我們運營或者營銷用戶也是一樣,先讓其投入一些沉沒成本,再考慮高額的成交。

例如知識付費的1元體驗課,先讓其投入時間和精力聽課,然後在體驗課中植入高單價課程。

包括我們線上消費常見到的,消費了380元,得知消費滿450元,立減50元時,自己又會繼續消費。

以及拼多多常用的技巧,邀請好友幫忙砍價,顧客邀請的好友越多,投入的成本就越多,也就越容易成交。


營銷界沒有專家,消費者才是最好的導師,他們總結出7種消費心得


還是那句話:營銷界沒有專家,消費者才是最好的導師,而且是唯一的導師。

我們只要能夠抓住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和動機,就能很好的做好各種營銷策略,還能運用到引流、運營等等方面。

最後再補充一句:消費者購買你的商品,不是因為你商品的真正價值,而是用戶心裡感覺有價值,這裡的“感覺”是決定因素,需要我們深入研究和實踐。

—— END ——

作者|肖歌

  • 關注【萬群聯盟】頭條號,每天收穫最實戰的社群技能幹貨。
  •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哦!
  • 關注我,私信回覆【運營】,即可獲得最新的社群運營禮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