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道德經》提出“絕聖棄智,民利百倍”,這句話有什麼特殊含義?

博書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這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十九章,原文如下: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老子生活的那個時代,正是諸侯爭霸的春秋時期,諸侯之間,大國與小國之間相互吞併,人們的生命危如累卵,弱肉強食,隨時都有被毀滅的可能,整個社會處於變動不斷的戰爭之中。

老子身處其境,非常厭惡這種病態的社會,看不慣那些打著仁義道德的旗號被標榜成聖人的人,做出來的假仁假義的哪些勾當。

痛心之餘,老子提出“絕聖棄智”的“藥方”,告誡當時的人們不要去賣弄聰明才智,不要再用你們所謂的才智去擾亂整個社會,還社會一個和平與寧靜。

老子主張“絕聖棄智”,提出不要以聖人為偶像,不要用他們修行的方式為標準,來約束整個社會,只要老老實實、本本分分、規規矩矩做人,在那個動亂的社會就已經是個非常有修行的人了。

“絕仁棄義”,就是要廢除那些光講仁義道德,說的天花亂墜,被人加以利用做出的假仁假義、傷天害理、欺世盜名的做法。人有智慧,但智慧的反面就存滿了奸詐和虛偽,仁慈本來是好事,要是仁慈過了頭,就會變得囉囉嗦嗦,婆婆媽媽。

我們讀“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感覺是老子反對提倡仁義道德,在跟主流社會唱反調。其實不然,《禮記》中的《禮運篇》講“所謂的德乃歸於道中,德是道的用,道是德的體。”

這裡的“道”就是來自老子的自然之道,只是春秋時期,人們苦難重重,無時無刻都躲不掉的戰爭,所做的一切已經脫離了正途不合於道了。大家都想追求一個能夠幸福生活的環境,老子“道”的真正內涵和精神被一些標榜成所謂的聖人給曲解了,所以老子才會提出這樣的口號。

我們讀歷史就會看到歷史上許多真實的故事,很多都是口頭上表面大吹仁義道德,要給人家幫忙、救助人家,結果讓對方倒了大楣。這種掛著仁義之名,幹侵略的勾當,“人藏其心,不可測度也”,把仁義、智慧用歪了,這是非常不幸的事情,絕對要不得。

一個人心地善不善良,腦子裡想什麼,動什麼心思,打什麼主意,不通過行為的表現,誰也看不出來。那些長期能夠保持一顆仁慈博愛之心的人,在待人接物上沒有貪念,一團和氣,社會也就不用標榜誰孝誰不孝了。

國家風調雨順,永遠處於一個太平盛世,人們安居樂業,社會上,人人自重自愛,沒有欺詐、偷盜、殺戮之事,這正是老子要倡導的本義,更是整個社會和普天下的民眾天大的幸福。

“絕巧棄利”,那是針對人們喜歡耍自己的小聰明,用別人的壞來襯托自己的好,自認為手段高明罷了。

春秋時期,所有的諸侯可以說都是盜賊,巧立名目,作奸犯科,把民眾拖入戰亂,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在西方的宗教裡面我們也能看到使巧用計的做法,想辦法耍手段,都是為了圖利自己,他們也認為這是強盜邏輯,整個人類社會都會有這樣相同的認識,說明這絕對是不道德的。

因此,老子提出“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作為我們生活修養的原則,人類社會以此為一個生活的目標,天下自然就太平了。我們當代人要是也能擁有這種修養,那也是一輩子最大的福氣。


END.

我是博書君,更多精彩內容,關注我的頭條號:博書。看完文章,記得點贊和關注~


博書


這句話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十九章,原文: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道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我們知道老子的哲學思想是,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一切事物的運行都是從反面開始的,並且都是陰勝陽,故有上善若水、柔弱勝剛強之語。在此基礎上老子又推導出一切事物的外在表現都是假的,用假的掩蓋真正的東西。比如用無為掩蓋著無所不為,用不爭掩蓋著無所不爭。還有知者不言,用不言掩蓋著自己的智慧,言者不知,用說話掩蓋著自己的無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等等。

這種哲學若用於有大志者,創大業者,聖人等尚且還可,如果用於普通百姓,那豈不變成了人人都裝神弄鬼,看不到人性真實的一面。所以老子的《道德經》在民間並不流傳,相反的孔子的思想確在民間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而被廣泛流傳。

那麼如果這段話若按照老子的哲學思想去理解、去翻譯則成為:絕聖棄智是假的,掩蓋著無所不聖,無所不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是假的,掩蓋著無所不仁,無所不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是假的,掩蓋著無所不巧,無所不利,盜賊無有。

我們再做一次深刻的分析。從正面理解,絕聖棄智,絕聖尚可,若是去智讓老百姓都沒有智慧,這豈不是愚民。就象《道德經》第三章有句話,常使民無知為欲。老子想幹什麼?真正愚民的罪魁禍首是老子,並不是孔子。我們再從反面理解,絕聖棄義是假的,那麼天下所有人就都成了聖智之人,這樣的社會存在嗎?就象孟子所說的,人人皆可為堯、舜。這樣的社會只能是個理想化的社會,老子和孟子都想建立一個理想的社會。

但是老子是一種哲學思維,任何事物都是陰陽並存的,就象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一樣。所以老子的社會觀一個是愚民的社會,另一個就是聖智的社會,這兩種社會共存。中國歷史的發展從另一個方面也證實了老子思想的局部正確性,比如中國的歷史發展都是從動盪分裂到統一穩定,再到強盛。然後再動盪分裂,再統一再強盛這種波浪起伏的歷史。

故此,要想正確理解老子的絕聖棄智,民利百倍這句話,就要從老子的哲學思想入手。絕聖棄智的社會是極端愚民的社會,這種社會也是民利百倍的。因為這時的人們愚昧無知,無知無慾,不知道什麼叫痛苦,自然生自然滅,那只有幸福的感覺了。如果反過來,絕聖棄智變成了都是聖智之人,這也是民利百倍的。試想天下百姓個個都會騰雲駕霧、呼風喚雨,這豈不民利百倍了嗎!


寂語堂齋


希望您能認真讀完,因為看書,做筆記,參考文獻真的不容易。謝謝!

這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經》: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道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回答您的問題之前,首先了解一下讀《老子》(也稱為《道德經》)有三個背景:

第一,老子傳道也被稱為《老子》,後世改名為《道德經》是不準確的。因為這篇文章並只講了道,不講德,甚至認為守德就不算是守道。但認為大德是道的一個表現形式和要求。

第二,老子是積極入世,心懷天下,因為無從施政,無奈而出走,正如屈原投江一樣。滿懷著心憂天下而無能為力而出走的。因此任何認為老子遁世的觀點都是不準確的,包括孔子認為老子是一走了之的清淨聖人也是閒談了。

第三,老子思想已經參透了天道,聖人之道,人道,民道,以及其之間的關係。並在全篇5000餘字裡面,詳盡論述,舉證,舉例,發表見解,且文學性,思想性非常高,但這篇文章或者說這本書並不是在於探索哲學的,而是一本將如何施政的諮文。

此外,讀《老子》必須要有三個基礎知識:

一是歷史知識,特別是東周戰國曆史,及諸子百家的思想梗概。

二是具備一定的哲學思維,全篇哲學抽像思維隨處可見,但又言志,表事思想極其縝密,相比之下孔子的文章質量差很多,特別是思維比較不成熟。。。哈哈。

三是必須有過硬的文言文基礎,特別是,忘掉標點符號,直接看字。原因是標點很多是錯誤的,之所以錯,是因為不瞭解。

當具備了以上基礎,無慾無為的來看待《老子》,我才能回答題主所問的問題。否則,以下文字就毫無意義。

這本書其實就是一篇文章,約五千字。大概一上午就寫完了。文章的主題是“道”,或者說“守道以治國”,因此很多句子都省了一個字或一句話,“道”或者“世若守道”。特別是,加上:世若守道,就比較好理解了。但是不加沒有任何問題,只是讀者愚鈍而已。老子多次提及:道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或似存,疏而不失,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在這篇文章中,當然道也是始終一貫的。並且從文學上本來就是講道,解釋道。只是在解釋道的時候用的是當時的“時政”而已,並借說道的含義,直接表達了施政的原則,思路,方法,計謀,補救措施等。

故原文若加上“世若守道”,而成為:

世若法道,絕聖棄智,民利百倍;世若守道,絕仁棄義,民復孝慈;世若尊道,絕巧棄利,道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就非常好理解,大意是,世人辦事若都能做到效法天道,尊守天道,尊重天道,就不需要講什麼管理,智慧,仁心,義舉,機巧,利好而能實現有利於有百姓,人心向善,天下太平。應該把學道,重道,守道這三點寫成制度,天下共施,使民迴歸真知,摒棄跟風,私慾成災。

同樣是筆法有很多,比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其實為:天地必守道而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比如,萬物作焉,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實為:天地守道,萬物作焉……


除了回答問題,我真心的希望感興趣的您,並且有所研究的您積極對我的解釋提出意見和建議,批評和指正一樣難得,謝謝!


先豐操哥


老莊的思想,有其積極的一面,也有其消極的一面。他們看透了各諸侯國的君主和新興的地主階級代表卿大夫互相鬥法,爭權奪利,國無寧日,民生艱難,所以把上層統治者看作大盜,即所謂大盜竊國,小盜竊物;竊國者侯,竊勾者誅。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結合莊子《(qiu)篋》一文更容易理解。莊子說:"故絕聖棄智,大盜乃止;摘玉毀珠,小盜不起;焚符散璽,而民樸鄙;剖鬥折衡,而民不爭;殫殘天下之聖法,而民始可與論議。″意思是說,儒家的聖人所提出的仁義道德的理念及治國方法,往往被那些自認為有聰明才智的人所利用,以仁義道德之名,行大盜竊國之實,這才是國家混亂,民眾遭殃的根源。所以只有去除那些假仁假義的所謂智者,才能讓國家(諸侯國)穩定,民眾得利。摘玉毀珠,讓百姓不為利益相爭或者炫耀,也就不會產生偷竊的行為了。符丶璽丶鬥丶衡這些器具,本來都是為防止欺詐所用的,但偏偏被壞人用來進行詐騙,不如干脆不要它們,反而會減少詐騙行為。而文,武,周公之聖法,也已成了壞人作亂之本,只有把這些法廢除了,才能告訴民眾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應當做什麼,不應當做什麼。總的來看,仍是老莊無為而治的思想,但是過於理想化,無法真正實施。


陳老師224723857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這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十九章,其比較完整的原文是這樣的: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這段話的主旨,就是老子一以貫之的“無為”思想,是老子一以貫之的治國方略。這段話就是老子所謂“治大國若烹小鮮”的具體細化,總的意思就是治國平天下也要順其自然,統治者不要過度干預或干擾民事,不要有事沒事地瞎折騰,搞些勞民傷財的花架子工程,以滿足統治者的貪慾和虛榮心。


“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其三者皆是老子對統治者提出的要求。“絕聖棄智”就是要求統治者不要好高騖遠,追求聖功偉業而置社情民意於不顧,而是要結合實際情況,量力而行,給人民以充分自由,與民休息,不奪農時。這樣則“民利百倍”,國泰民安,社會經濟才會得到充分的恢復和發展。秦始皇千古一帝,雄才大略,既聖又智,治大國如烈火烹油,手筆不可謂不大,實際上卻,不量民力,不切實際,最後造成官逼民反,到處揭竿而起,反而是適得其反,本想統治萬世,結果是二世即亡。不識老子“絕聖棄智”之理,其教訓不可不察也。


“絕仁棄義”就是要求統治者不要超越當時實際情況,制定一些不切實際的仁義道德規範,強制要求老百姓遵守,結果是假仁假義,流於形式罷了。統治者中“臣弒其君,子弒其父”的現象都層出不窮,還怎麼要求老百姓?平民百姓為衣食而憂,倉廩實自然知禮儀,衣食不足何以假仁假義?所以自古“禮不下庶人”。二十四孝中竟有埋子養母的故事,仁乎?義乎?所以統治者應擯棄假仁假義,讓庶民百姓順自然之理,贍老育小,自然會“民復孝慈”。


“絕巧棄利”就是要求統治者不要為了滿足窮奢極欲的生活而巧立名目,與民爭利。周厲王專利好貨,禁絕山澤,斷了百姓生路,不就引起了“國人暴動”嗎?還利於民,百姓自然生活無憂,百姓生活無憂自然盜賊不興,天下太平,故曰“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這三者行於天下,好象人類社會過於平淡,少了些繁榮、文明的氣息,體現不了統治者雄才大略的價值,所以也不是完全絕對的、無條件的,還是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適時而為,故老子又補充說:“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不過總的來說,統治者若能夠以“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為其德,乃是社稷之福,萬民之福,天下之福。


子夏故壇


就隨便胡說下吧

老子的思維方式,應該是更高級世界形態的呈現方式。對於我們,目的性,使得社會前進發展。比如生物的進化,就來自最最基礎的目的性:生存,繁衍。對人類社會來說,天下熙攘,皆為利,利既目的,利推動著我們已知世界。但群體有所差異,天下並未大同。你的蜜糖可能就是建立在喂人毒藥的基礎上的,你的聖,如果別人有所不同,你將視其為異端,或歧視或征討以求趨同。而天下大同之後,人類既然看清這世界發展的規律,也就不再需要所謂聖人。或說人類掌握了這宇宙的秘密一切就不再產生滿足的慾望,不再需要利,也就無求了。

但這樣的終極,我認為是沒有盡頭的,只可能無限接近但不可能得到,一個三維生物無法理解多維世界。也許在多維的角度裡看我們這個世界,任何發展任何可能如同翻書一般,早就限制在一個展現裡了。

老子的思想對於我們這個世界,恐怕是不可理喻,甚至是有毒的,因為他已經超越了我們存在的軌跡,我們不可能再當下的視角解讀他,但這個這不是他的問題。


bearinrubbish


老子的認識理論,是在生活中認識有形萬物,用感性活動和理性邏輯。但只有用慧悟的大智慧,才能認識無形的物質世界。應用大智慧,就必須先放棄感性活動而無為,先關閉邏輯思維而不思不智。不智就是大智慧。因此,就不要追逐什麼大學問家一類的聖人,用現代話來說,就是不追逐什麼名星,從而,靜下心來開發大智慧。現代科學証明,心靜後的心靈感應,就能與高速運動的能量同步而發生共振。可見,修德學道是有先知的大學問。


蘭州易道王


網載:

老子說,拋棄聖賢巧智,民眾會得到百倍的利益;拋棄仁義,民眾會恢復到孝慈;拋棄巧詐財利,盜賊就會消失。

在老子看來,聖賢、智慧、仁義、機巧、利益的追求,會導致爭競之心。把“好”的方面展現出來,如同行客露財,會引起人們的羨慕,從而帶來禍害。

國家管理中,如果獎勵賢能的人,大家都會去追求這種獎勵,從而可能帶來不擇手段的競爭,反而給社會帶來災難。如果不表彰賢能,不給賢能者好處,大家就不會被這種好處所吸引,而能各安其職了。

競爭是雙刃劍。一方面,競爭是社會創造力的動力,但另一方面也是社會混亂、道德敗壞的根源。

老子強調的是後者,因此他主張消滅一切能引起競爭的鼓勵,民眾就會安居樂業、和諧相處。

表達了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

一種對任何都不加人為的干預,自由發展中平衡的思想!





周易指南針


這段話的理解關鍵是必須明確主語,才能明確老子想要說明什麼。

首先,必須明確這段話的賓語,即針對什麼對象來說的,按照字面的意思,他們訴說的對象應該是“民”,而“民”在上古的意思就是被琢瞎一隻眼以明確身份的奴隸。

這樣,我們就可以推導出這段話的主語是什麼了,能夠面對奴隸說話的人,天然就應該是奴隸主,也就是貴族,他們就是國人階層。

但是,奴隸主為什麼要對奴隸說這麼多的話幹什麼?

其原因是因為周王朝通過“德”(登山活動,優勝者名列“德”的榮譽板,可以獲得不被琢瞎一隻眼的刑罰)的方式將一部分“黎民”奴隸轉化為了“新國人”,廢除其賤籍,賦予其人格。

這些“新國人”,就被稱之為“儒”,因為他們是“根據需要而產生(選拔)出來的人”。

在《道德經》中,有資格被稱之為“人”的,就是道家的國人貴族,也就是炎黃聯盟領導下的“百姓”貴族。

故而這段話的主語就應該是“道家”,或者“百姓”,或者“人”。

第三,我們就可以看出這段話的本質含義,就是“人”對“民”的管理智慧,也是道家思想對儒家思想的領導原則,還是“老國人”對“新國人”的直接喊話。

所以,這段話就是“人”對“民”,道家對儒家的直接訓示,符合要求的,就可以具備成為“新國人”,由奴隸轉化為奴隸主的基本條件。

第一個要求是“絕聖棄智”,原來的“民”不能在“人”面前耍“小聰明”,要懂得“安守本分”,“聖”就是主動給人王擔任“順風耳”、“吹鼓手”,“智”就是耍“嘴皮子”,形容口才好到“可以射下天上的太陽”,這樣才具備“做(新)人的資格”。

這樣做的效果就是“民利百倍”,因為“民”可以擺脫奴隸身份,地位與以前有天淵之別。

西漢有一個儒家的大聖人叫王莽,世所稱頌,於是“順從民意”篡奪了漢室江山,就是不“絕聖棄智”的經驗教訓。

漢初的丞相蕭何,為了取得漢高祖的信任,積極自汙,其目的就是為了“絕聖棄智”,而他也躲過了被開國君王誅殺的傳統命運。

第二個要求是“絕仁棄義”,不能奢求居於領導者地位的“人”會絕對平等,絕對仁愛,要分清尊卑,也不要通過提供讓“國人”心動的供奉來迷惑他們,使“老國人”可以放心的使用他們這些“新國人”。

這樣做的效果就是“民復孝慈”,作為奴隸的“民”本來就是沒有人格的,不存在子對父的孝,也不存在父對子的慈,一切都必須接受“國人”的指揮和號令,現在可以重新賦予其人格,可以說是天大的恩惠了,“民”應該表示知足常樂了。

西楚霸王項羽起於民間,終致可以號令天下,他手下將領韓信就論述他存在“婦人之仁”,就是不“絕仁棄義”的例子,後來短期內就喪失了對天下的掌控權。

齊桓公身邊有一個著名的廚師叫易牙,他盡義可以說達到了極點而為人所不齒,齊桓公說沒有吃過人肉非常遺憾,易牙就把他的幼子煮給齊桓公吃了,這根本違背了人性,也說明“絕仁棄義”的重要性。

第三個要求是“絕巧棄利”,不能通過取巧的方法來獲得利益,能夠獲得的獎賞要憑自己的真本事,不能等待“天上掉餡餅”,偷懶耍滑,這樣才能成為“新國人”。

這樣做的效果就是“道賊無有”,就不會產生對國人不忠誠的壞人了,這裡的“道”應該是一個名詞,基本對應於“人”。

漢武帝沒有真正當權的時候有一個朋友叫韓嫣,在漢武帝的母親王太后看來屬於投機取巧之輩,為了達到“絕巧棄利”的目的,王太后無情的誅殺了他,還給他扣上一頂漢武帝男寵的帽子。

實際上這三點要求歸納到一起,主要就是《德經》首篇開宗明義的四個字,所謂“上德不德”是也。


河東來


要理解“絕聖棄智,民利百倍”這句話,重點在於對“絕聖棄智”的理解,這句話並非老子在反對“聖賢”、“智慧”,而是反對“聖”和“智”衍生出的高下對比。有“高下”對比的差距,就會引發爭鬥。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出自《老子》,原文如下: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大概意思就是,如果沒有所謂的聖和智者,百姓可以得到很大的好處;如果仁和義沒有出現,百姓會回到孝慈的狀態;如果拋棄技巧和好處,就不會有盜賊存在。

老子這句話看似矛盾,實則蘊含老子反向辯證的大智慧。

1、人與人的鬥爭來自於“高下”對比

從上述的原文中,我們不難分析出,在老子心裡,人與人的鬥爭大多源於“高下”對比。根據原文來說,既然出現了“聖”和“智”,那麼也就是說,“聖”和“智”的對立面之“不聖”和“不智”就存在。因為出現了“仁”和“義”,所以,其對立面“不仁”和“不義”就存在。同理,因為出現了“技巧”和“利”,有的人因為“技巧”和“利”比別人獲得更多的資源,但是有些人沒有技巧,也無法得利,這時應該怎麼辦呢?於是盜賊就出現了。

所以,老子指出,如果沒有出現“聖”和“智”,沒有“仁”和“義”,沒有“巧”和“利”,也就是說,人人都是“聖”都是“智”,人人都是“仁”都是“義”,人人都有“巧”,都有“利”,誰也不比誰高明,大家都是一樣的,沒有所謂的“高下對比”,這個時候,百姓又怎麼會生活在鬥爭之中呢,世間又怎麼會有盜賊呢?所以,老子這段話是在告訴我們,人與人的鬥爭來自於“高下”對比。

2、“絕聖棄智,民利百倍”這句話之理解難點在於對“絕聖棄智”的理解

接著,我們來分析“絕聖棄智,民利百倍”這句話,這句話的難點在於對“絕聖棄智”的理解。

老子指明沒有所謂的聖與不聖,沒有所謂的智與不智,百姓才能大大獲利,這裡是在反對人去推崇聖人、智者?不是的,老子不是這個意思。

道家思想崇尚自然,道家創始人老子的思想更是讚美嬰兒的質樸狀態,為何讚美嬰兒?因為嬰兒純潔得猶如一張白紙,還沒有被染色。白紙都是一樣的,都沒有區分。所以,對於嬰兒來說,就沒有“聖與不聖”、智與不智”區分。

所以,“絕聖棄智”不是老子在反對人們提高自己的修養,以便達到聖人、智者之境界,而是在告誡人們迴歸質樸。或者這樣說,老子之“絕聖棄智”的重點,不在於要讓人變成“聖”和“智”的反面,而是讓人不要在追求“聖”和“智”的時候忘記本心。

因為人在追求“聖”、和“智”的時候,就已經不自覺將人分成“聖”和“不聖”,“智”和“不智”之對立兩面了,有這種區分的時候,就有一種由高到低的俯瞰姿勢,就趨於分化出等級。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待在等級卑微的地方,於是人人爭高,“聖”和“智”就變了味道。

3、真正的“聖人”和“智者”不會以“聖”、“智”自美,亦不會認為自己是“聖人”和“智者”

其實,老子“絕聖棄智,民利百倍”這句話,一方面告訴我們,如果社會不進行“聖”和“不聖”、“智”與“不智”的區分,或者說,社會壓根都沒有覺察到什麼是“聖”什麼是“智”的時候,說明人人皆“聖”,人人皆“智”。

老子這句話一方面是指出“聖”與“智”的出現,某種意義上反應了社會缺乏“聖”與“智”。另一方面,“聖”與“智”的出現,某種程度是上把人進行區分。區分存在,就有競爭,競爭存在,就容易出現“偽詐”,“偽詐”太多,那麼百姓之生活自然不會太好。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絕聖棄智,民利百倍”並非老子在反對人們提高自己的修養,以便達到聖人、智者之境界,而是老子借“因聖、智出現,以至於無能力但有貪慾之人投機取巧,出現偽聖和偽智”這種情況,繼而指明世間之爭端源於“高下區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