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識:西漢帝王立後納妃制度有何特點?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冷知識:西漢帝王立後納妃制度有何特點?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西漢王朝的開國君主、漢高祖劉邦劇照!

眾所周知,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而婚姻制度、婚姻習俗和婚姻觀念作為社會制度的一種,它也必然會由經濟基礎所決定。也就是說婚姻關係往往是社會制度的產物,它將深刻地反映當時社會的風土人情和發展狀況。

毫無疑問,在我國兩千餘年的封建社會時期,帝王婚姻和皇室子弟婚姻往往更具代表性和時代性。甚至可以說,要想深入地瞭解西漢時期的風土人情,那麼瞭解西漢時期帝王、皇族子弟的婚姻情況往往很有必要。

事實上,如果我們回顧西漢歷史就不難發現,在西漢王朝二百餘年的歷史中,曾經上演過一場又一場愛情悲喜劇。它們有的飄逸浪漫,令人神往;有的悽美慘烈,令人唏噓;有的滑稽有趣,令人啼笑皆非。而這形致多姿、特點迥異的皇室婚姻往往值得我們細細回味、仔細探究。

冷知識:西漢帝王立後納妃制度有何特點?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西漢王朝著名帝王、漢武帝劉徹劇照!

一、西漢帝王立後納妃時往往不重家世、不論貴賤

眾所周知,西漢王朝的開國君主、漢高祖劉邦不僅出身布衣,所受儒學教育有限,而且他一直都是不喜儒學、不重禮儀的浪蕩子弟。同時,西漢王朝的開國功臣,諸如樊噲、周勃、陳平、灌嬰等人物和劉邦的情況相差無幾,都是出身布衣、不重禮儀的人物。

因為西漢王朝建立之初的君臣群體皆不重視傳統的儒家禮儀,所以西漢王朝就長期沒有建立起完備的后妃制度。這就使得西漢王朝在冊立皇后、遴選後妃時,其君臣上下對皇后或后妃的家庭出身、社會地位等方面幾乎沒有明確的要求。

冷知識:西漢帝王立後納妃制度有何特點?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西漢王朝建立之初的君臣群體大多出身布衣,皆不喜儒學、不重禮儀!

正如史書所說的一樣:"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馬不必騏驥,要之善走;女不必貴種,要之貞好。"意思是:"洗浴不必非要江海那般遼闊的水源,只要能洗除身上的泥垢即可;馬匹不必非要騏驥一樣的千里馬,只要善於奔跑即可;娶女不必非要出身高貴,只要貞潔美麗即可。"

事實上,西漢王朝歷史上確實曾經有許多歌舞藝人因為能歌善舞、美麗嫵媚而深受西漢皇帝的寵愛,最終成為後宮嬪妃,甚至於登上皇后之位。這種情況在後世封建王朝中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後世封建王朝的帝王雖然也會寵愛能歌善舞的普通女子,但卻很少將其冊立為高階嬪妃,更不可能將其冊封為皇后,畢竟皇后作為一國之母,它不僅是帝王的家事,更是國事。)

冷知識:西漢帝王立後納妃制度有何特點?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西漢王朝歷史上確實許多歌舞藝人因為皇帝的寵愛而成為帝國皇后!

例如漢高祖劉邦時期的戚夫人本是能歌善舞的民間歌姬,但她後來卻因為劉邦的寵愛而對呂后的皇后之位和劉盈的太子之位構成了極其嚴重的威脅(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頗得劉邦喜愛)。

再例如漢文帝劉恆時期的竇皇后本是宮廷婢女出身,只不過機緣巧合之下才得以進入代王劉恆的後宮,後來卻也憑藉漢文帝劉恆的寵愛而一躍成為西漢帝國的皇后和漢景帝時期舉足輕重的太后。

冷知識:西漢帝王立後納妃制度有何特點?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漢高祖劉邦時期的戚夫人本是民間歌姬,卻能對呂后的皇后之位構成嚴重威脅!

再例如漢武帝劉徹時期的衛子夫皇后本是平陽公主家的歌姬;漢宣帝劉詢時期的許平君皇后本是刑餘之人許廣漢之女(許廣漢當年犯法被判處死罪,但他自願以腐刑代替死刑,於是成為宦官);漢成帝劉驁時期的趙飛燕皇后本是陽阿公主家的歌姬。

此三位皇后的出身可謂極其卑微了,但後來卻都能夠憑藉帝王的寵愛而一躍成為大漢帝國的皇后。

冷知識:西漢帝王立後納妃制度有何特點?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衛子夫皇后、許平君皇后、趙飛燕皇后皆出身卑微,但卻都能憑藉皇帝寵愛而一躍成為大漢帝國的皇后!

二、西漢帝王立後納妃時往往不重貞節

例如漢高祖劉邦時期的薄姬原本是魏王豹的妃子,當年魏王豹被劉邦擊殺後,薄姬也被俘入西漢帝國的織室中為織奴。

後來劉邦來到織室視察工作時,發現薄姬頗有幾分姿色,於是就將其納為后妃,後來就生下來漢文帝劉恆。而劉恆八歲時即被劉邦冊封為代王,可見劉邦並沒有因為其生母卑賤而忽視劉恆。

冷知識:西漢帝王立後納妃制度有何特點?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漢高祖劉邦時期的薄姬本是魏王豹的妃子,後來也被劉邦納為后妃,並生下漢文帝劉恆!

再例如漢景帝劉啟時期的王娡皇后,她早年在民間時曾嫁給普通百姓金氏為妻,並生有一女。後來王娡之母臧兒卜卦得知王娡將來會是大富大貴之人,於是臧兒便強行將女兒王娡送入了太子宮(當時的漢景帝劉啟尚且只是太子)。後來王娡果然深得劉啟的喜愛,先後為劉啟生下三女一子,而這一子即後來威名顯赫的漢武帝劉徹。

從臧兒膽敢將本已嫁人生女的女兒送入宮中和漢景帝劉啟亦格外寵愛王娡的舉動來看,當時的西漢社會上至皇族子弟、下至普通百姓應該都是不重貞節、不以再嫁為恥的情況(倘若在後世封建王朝,臧兒這種將已經嫁人生女的女兒送入宮中的行為必然是罪不容誅的死罪)。

冷知識:西漢帝王立後納妃制度有何特點?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漢景帝劉啟時期的王娡皇后早年曾在民間嫁人生女,但仍然能夠成為皇后!

最能說明西漢帝王立後納妃時不重貞節的例子當屬漢成帝。

昔日漢成帝繼位之後長期沒有子嗣(不僅沒有皇子,就連公主都沒有),朝堂大臣對此頗感憂慮。於是大臣谷永就上奏勸告漢成帝道:"急復益納宜子婦人,毋擇好醜,毋論年齒。"意思是:"谷永勸告漢成帝應該儘量招納那些能生皇子的婦女,不論相貌美醜、不論年齡大小。"

冷知識:西漢帝王立後納妃制度有何特點?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最能說明西漢帝王立後納妃時不重貞節的例子當屬漢成帝!

而與此同時,漢成帝時期的權臣、大將軍王鳳就將本已嫁人生子的小姨子張氏進獻給了漢成帝,其理由就是張氏已經生有男丁,這證明她很有生育能力。

從谷永膽敢勸告漢成帝招納已生子的女子為后妃、到王鳳敢將已嫁人生子的小姨子張氏獻給漢成帝、再到漢成帝也樂於接受張氏這一系列舉動來看,西漢時期上至帝王、下至群臣基本都不重視婦女婚嫁之前的貞節問題。甚至在長久沒有子嗣的特殊情況下,帝王群臣還會主動招納已經生子的婦女。

冷知識:西漢帝王立後納妃制度有何特點?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漢成帝時期的權臣王鳳公然將已經嫁人生子的張氏獻給漢成帝!

三、西漢帝王立後納妃時往往不拘輩分

例如漢惠帝劉盈時期的張嫣皇后乃是漢惠帝的親姐姐魯元公主的女兒(也有說法稱張嫣並非魯元公主的親生女兒,只是其丈夫趙王張敖與其他嬪妃的女兒罷了。但即便如此,張嫣也算是魯元公主名義上的女兒了)。

昔日強勢的呂后為了親上加親,就強行讓漢惠帝劉盈迎娶了張嫣,並將其冊立為皇后了。這就相當於舅舅以外甥女為妻了。

再例如漢哀帝時期的傅皇后本是漢哀帝祖母傅太后的本家侄女。傅太后為了尊寵孃家,就特意效仿呂后將本家侄女嫁給了孫子漢哀帝,即漢哀帝是以表姑母為妻了。

冷知識:西漢帝王立後納妃制度有何特點?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呂后強行讓漢惠帝劉盈迎娶張嫣,這就相當於舅舅娶外甥女了!

而漢宣帝時期所冊立的霍成君皇后更是跨越了四代輩分,堪稱曠古爍今、古今第一人!

當年漢昭帝時期,權臣霍光為了獲得外戚身份,就特意將外孫女上官氏送入後宮,並使其成為了漢昭帝的皇后。而十餘年後漢昭帝駕崩、漢宣帝繼位後,霍光為了穩固地執掌大權,就將自己的親生女兒霍成君送入後宮,並使其成為了漢宣帝的皇后。

這看起來只是霍光兩度將家族女子送入後宮以求獨攬朝政而已,但實際上,霍光此舉已經徹底不拘輩分了。

冷知識:西漢帝王立後納妃制度有何特點?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霍光兩度將家族女子送入後宮的做法,其實已經超越了輩分的限制!

眾所周知,漢昭帝乃漢武帝之幼子,而漢宣帝則是漢武帝之子、戾太子劉據的孫子,即漢宣帝是漢武帝的玄孫,是漢昭帝的族孫。而霍光的外孫女上官氏是漢昭帝的皇后,即上官氏是漢宣帝的叔祖母。而霍光的女兒霍成君同樣也是上官氏的姨母。

漢宣帝冊立霍光之女霍成君為皇后的舉動也就相當於漢宣帝劉詢是以叔祖母的姨母為妻了,這足足跨越了四代輩分。

冷知識:西漢帝王立後納妃制度有何特點?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漢宣帝劉詢冊立霍成君為皇后就相當於是以叔祖母的姨母為妻!

結語

西漢時期的帝王在立後納妃時不論家世、不論貴賤、不重貞節的做法使得西漢時期許多出身卑微的平民百姓能夠憑藉外戚身份步入仕途,甚至於位列三公。

據《漢書·外戚傳》記載,西漢時期累計共有十二位皇帝,這推動產生了二十二家外戚集團,而其中明確記載出身卑微者共有十一家之多。她們分別是漢高祖劉邦時期的妻族呂氏;漢文帝劉恆時期的母族薄氏、妻族竇氏;漢景帝時期的妻族王氏;漢武帝時期的妻族衛氏、李氏、趙氏;漢宣帝時期的母族王氏、妻族許氏;漢成帝時期的妻族趙氏;漢哀帝時期的母族傅氏。

冷知識:西漢帝王立後納妃制度有何特點?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漢高祖劉邦所開創的西漢王朝累計傳承12代,期間產生了22家外戚,這其中出身卑微者共有11家!

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卑微出身的皇后得到西漢帝王的寵愛後,她們往往也會提攜自家子弟飛黃騰達。

例如戰功赫赫的西漢大將軍衛青就因為其姐姐衛子夫的緣故而得到漢武帝的格外器重,後來衛青也不負眾望,率領大漢鐵騎遠逐匈奴,為西漢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外戚身份和顯赫軍功不僅使得衛青能夠高居大司馬、大將軍等職務,就連他三個尚在襁褓之中的兒子也因此受封為侯。

冷知識:西漢帝王立後納妃制度有何特點?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外戚身份和顯赫軍功不僅使得衛青得以身居高位,而且他三個尚在襁褓之中的兒子也得以封侯!

再例如漢宣帝的生母王翁須原本只是民間的歌姬,漢宣帝即位後為了補償其母族子弟(王翁須冒著風險生下漢宣帝后,就病死獄中了),就額外重封王氏子弟。

漢宣帝先是分封本是平民且寸功未立的舅父王無故、王武二人為關內侯,沒過多久,又分別加封王無故和王武為平昌侯和東昌侯,其食邑數高達六千戶(六千戶相當於什麼概念呢?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分封周勃、灌嬰、陳平、樊噲等開國功臣也才不過五千戶。周勃和陳平的萬戶食邑還是因為擁護漢文帝有功而加封至萬戶)。

冷知識:西漢帝王立後納妃制度有何特點?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漢宣帝為了補償母族子弟,就額外重封了王氏子弟!

待至漢宣帝之子漢元帝時期,王氏外戚依舊顯赫富貴。例如漢元帝任命平昌侯王無故的兒子王接為大司馬、車騎將軍,而東昌侯王武的兒子王商後來更是官至丞相。

不得不說,布衣開國、壯士為相的西漢王朝是個極其特殊的時代啊!

參考文獻

(西漢)司馬遷著:《史記》,中華書局2014年點校本。

(東漢)班固著:《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點校本。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會定期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類文章,懇請感興趣的讀者朋友關注賬號,歡迎點贊、評論、轉發,感謝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