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旧改造城市更新项目申报阶段——标图建库


三旧改造城市更新项目申报阶段——标图建库

城市更新中项目申报阶段主要包括:标图建库、改造范围划定、意愿表决、年度计划申请4大政策环节。其中标图建库、改造范围划定、意愿表决是可以同步进行的,一般而言都是从标图建库开展工作的。


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城市更新中的“ 标图建库 ”


为促进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提升存量土地开发利用效率,2009年8月25日广东省发布了“78号文”,拉开了全省“三旧”改造工作的大幕。为落实省府78号文“三旧”改造工作的开展,2010年发布了《关于做好“三旧”改造地块标图建库工作的通知》(粤国土资测绘发〔2010〕137号),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三旧”改造工作。标图建库是地块申报“三旧”改造的前置且重要的环节。

接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下标图建库的基本概念、相关政策、入库标准、操作流程。


标图建库的概念


标图建库是由标图+建库组成的,是指将每宗拟改造地块在影像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规划图上进行标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动态监管数据库,是“三旧”改造政策实施中的一个重要基础内容。

标图建库的过程也就是图斑不断增减的过程,标图建库的入库范围越大,获取的收益也就越大。


三旧改造城市更新项目申报阶段——标图建库


标图建库的相关政策

广东省2011年发布了《关于建立“三旧”改造地块标图建库动态调整机制的通知》粤国土资试点发〔2011〕175号 ,设立了标图建库的入库条件入库标准,全面掌握“三旧”改造用地情况和改造的工作动态,实施对“三旧”改造有效的动态监控,确保改造工作的顺利开展。


2019年广东省发布的“71号文”,针对地块标图建库事宜,71号文瞄准“三旧”改造标图入库门槛较高、规划调整较为繁杂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与标图建库相关的建设用地规模调节机制,同时适时调整了用地现状方面的入库标准,增补了地块上盖物占地比例的计算方式和例外情形。


总体而言,标图建库在建设用地规模调节机制、用地现状的入库标准、上盖物占地比例的规则方面不断创新和调整。


相关政策:

◎《关于建立“三旧”改造地块标图建库动态调整机制的通知》(〔2011〕175号)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三旧”改造地块数据管理工作的要求》〔2018〕99号

◎《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深入推进“三旧”改造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2018〕3号

◎《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推动“三旧”改造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粤府〔2019〕71号)


具体入库标准

三旧改造城市更新项目申报阶段——标图建库


入库标准(并列)

1、布局散乱、利用不充分、用途不合理、规划确定改造的低效存量建设用地。

2、以宗地为单位。

3、2009年12月31日已建设使用的低效存量用地。

4、符合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5、地块上盖物基地面积占入库单元地块面积比例达30%以上。

6、二调和最新的土地利用现状图认定为建设用地。


特殊入库情形

1、“二调”土地利用现状图中认定为非建设用地,但实地在2009年12月31日前已经建设使用且符合上盖物 占地比例要求的,可纳入标图建库范围;


2、属于生态修复类改造项目,规划用途为非建设用地的,如能提供相关主管部门出具的项目属于生态修复 类型的证明材料,可纳入标图建库范围;


3、涉及边角地、夹心地、插花地(简称“三地”)及 超标“三地”的,可单独或与主体项目地块一并纳入 标图建库范围;入库标准--特殊情形处理 ;


4、在旧村庄和旧城镇改造中,宗地数量超过3块(含 3块)、面积均不超过1公顷(含1公顷)、相邻且连 片的,可合并作为整体入库;


5、规划确定的连片改造区域的地块,可合并作为整 体入库;


6、无合法用地手续的,可按历史用地协议约定的用 地范围、规划功能单元、道路、河流及产权边界等因 素确定入库地块范围;入库标准--特殊情形处理 。


7、上盖物占地比例符合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供 应法律文书等载明的规划条件,可不受上盖物基底面 积占入库单元地块面积30%比例的限制;


8、上盖物基底面积占入库地块面积比例不足30%的, 经原土地权利人自愿申请,可按照2009年12月31日前 上盖物占地面积和30%比例返算确定可纳入标图建库的 用地面积。

核查流程

三旧改造城市更新项目申报阶段——标图建库

关于城市更新“标图建库”以及更多学习内容,可以添加进群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