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最小的縣級市調兵山市

調兵山市位於遼寧省北部。區域地理位置在東經123°27"3至123°41"52,北緯42°20"31至42°33"19之間。東西寬20.6公里,南北長23.7公里,調兵山市區域面積263平方公里。是遼寧省面積最小的縣級市。

遼寧省最小的縣級市調兵山市


遼寧省調兵山市因境內有“調兵山而得名。“調兵山由“刁山”和“蹕山”組成,古稱刁蹕山,位於城市西北部,屬白堊紀隆起低山丘陵。

北部“刁山”,雄奇壯美,層巒疊障;南部“蹕山”林木茂盛,松翠柳綠。兩山之間是寬一千米,長三千米平坦開闊的山溝。溝中有水,自西向東流淌。據傳說,1125年金軍滅遼,並開始進攻南宋,大金國元帥完顏宗弼、兀朮,曾在此地屯兵操練、調兵遣將。在金兀朮的屯兵之地修建了“兀朮古城”。此後,古人將“刁蹕山”及周邊山脈改稱為“調兵山”,以此紀念金兀朮的卓越戰功和赫赫威名。

調兵山市是因煤而建的新型工業城市,地處遼寧省北部,東南與鐵嶺縣接壤,西北與法庫縣相鄰。市區距省會瀋陽104公里,距桃仙機場120公里,距營口港280公里,距大連港420公里。區域總面積263平方公里,總人口24萬人,城市化率83.2%。全市下設大明、曉明、曉南三個鎮,兀朮街、調兵山兩個街道辦事處,34個行政村,26個城市社區。

遼寧省最小的縣級市調兵山市


  一、地形地貌

  調兵山所在地地質穩定,調兵山煤田區系華北陸臺陰山陸隆帶東段,受華夏系構造影響,所形成的斷陷盆地,造就了調兵山市西高東低,呈傾斜狀的地勢,成低山丘陵、平原的地貌類型。

  二、氣候特點

調兵山屬於北溫帶、半溼潤季風大陸性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變化明顯。年平均氣溫6.85度。7月份為最熱月份,平均24.2度,極端最高氣溫35.9度;一月份為最冷月份,平均為-13.1度,極端最低氣溫為-34.3度。年均降水800毫米,七月份降雨量最多,平均降水量為176.8毫米。全年日照2700小時。

  三、礦產資源

  調兵山市境內自然資源豐富,查明礦藏10餘種。其中,煤炭儲量14.16億噸,佔遼寧省總儲量的1/3,經多年開採,目前探明的煤炭工業保有儲量9.7億噸;煤層氣儲量98.億立方米;煤矸石存量1815萬噸,年排放量165萬噸以上;硅灰石可採儲量136.10萬噸。

  四、土地資源

  全市耕地13919.87公頃,園地111.17公頃,林地4032.29公頃,草地565.69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5636.99公頃,交通運輸用地995.83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823.96公頃。其它土地129.18公頃。

  受煤炭生產的影響,礦區壓煤面積12960公頃,佔全市土地面積的49.3%。壓煤村莊達23個,其中因採煤沉陷的村達20個,沉陷面積達1906公頃。

2018年調兵山市工業企業106戶,園區內80戶,園區外26戶;其中規模工業企業16戶,規模以下工業企業90戶,運行較好企業30戶。2018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90.8億元,同比增長4.3%;實現增加值61.3億元,同比增長0.8%;上交稅金12.3億元,同比增長16%;實現主營收入113億元,同比下降2.2%;工業用電量預計完成121178萬千瓦時,同比增長20.65%。其中:鐵能公司51389萬千瓦時,同比下降0.66%,地方11379萬千瓦時,同比增長2.85%,煤矸石發電(含電蓄熱項目)58410萬千瓦時,同比增長55.16%。16戶規模工業企業中,有13家重點企業,分別為:通用煤機、鑫豐礦電、凱斯特電纜、煤矸石發電、三峽新能源風電、亞太水泥、宏大肉禽、小王子食品、博邁特硼合金、中旭石化、鐵法煤業(集團)、民生智能儀表、卡斯特金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