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国人吃蝙蝠至少有千年历史,苏轼这位大文豪也吃过,有诗为证

作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虽然还有很多国人买不起房车,甚至达不到小康的水平,但至少还能混个衣食无忧、吃穿不愁的水准。正因为如此,从没担心过没米饭吃的现代国人,很难去相信,现在还会有人吃蝙蝠!甚至会发自内心的觉得吃蝙蝠很恶心,这是现代人在和平年代中潜移默化养成的观念。所以看到网上流传的一些明星在录制综艺节目的时候吃虫子、蝙蝠,就忍不住谩骂。


原来国人吃蝙蝠至少有千年历史,苏轼这位大文豪也吃过,有诗为证

其实,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上,曾存在数不胜数的饥荒时期,在这时期,但凡带肉的食材都被中国人尝过。田鼠老鼠不用说,十几年前农村人还有很多人吃,而跟老鼠长得极像的蝙蝠,被古人们弄来吃也就正常了。

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天灾人祸的关系,我国也很多地方也闹饥荒,人们啃草根吃树皮吃观音土都是轻的,还有人甚至靠吃尸体身上的蛆来存活。

原来国人吃蝙蝠至少有千年历史,苏轼这位大文豪也吃过,有诗为证

而关于国人吃蝙蝠的历史,也至少在千年以上,具体有名有姓的,在北宋时期,苏轼这位大文豪也吃过,他还作了首《闻子由瘦》的诗为证。

原来国人吃蝙蝠至少有千年历史,苏轼这位大文豪也吃过,有诗为证

在苏轼的这首《闻子由瘦》(《苏轼诗集》卷四十一)里,就有:“五日一见花猪肉,十日一遇黄鸡粥,土人顿顿食薯芋,荐以薰鼠烧蝙蝠。旧闻蜜唧尝呕吐,稍近虾蟆缘习俗”的诗句。这首诗写于海南岛,说明当地曾有食鼠及蝙蝠者。也就是说,早在北宋时期,国人就已经有吃鼠、吃蝙蝠的奇特食俗。

原来国人吃蝙蝠至少有千年历史,苏轼这位大文豪也吃过,有诗为证

此外苏轼这首诗中还提到了一些对于现代人来说很陌生的食材,在这里我也简单做下介绍。比如诗中提到“蜜唧”是一种还没有睁眼的小鼠身上无毛,喂以蜜,吃时唧唧作响,故名蜜唧,是岭南少数民族当时的食物。虾蟆,是一种两栖动物,同蛤蟆,唐朝时南方人就已开始吃了,到如今仍沿袭这一习惯。

原来国人吃蝙蝠至少有千年历史,苏轼这位大文豪也吃过,有诗为证

众所周知,苏轼除了是个大诗人、大词人、大书法家、大画家外,他还多才多艺,是位大美食家,流传至今的东坡肉就是他发明的一道名菜。但苏轼虽是个美食家,但他也有没法挑食的时候,也有不情愿被迫去吃东西的时候。诗中他所谓的入乡随俗,其实也是无奈。

原来国人吃蝙蝠至少有千年历史,苏轼这位大文豪也吃过,有诗为证

从苏轼作的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他当年被贬至儋耳(如今的海南)时,显然对当地的饮食习俗诸多抱怨。之前听说“蜜唧”都要呕吐,如今薰鼠、烧蝙蝠都要往嘴里送,只为当地生存条件恶劣,不吃这些野生动物的话连自己都活不下去。而苏轼一个闻名的乐天派、豪放派的大文豪,在吃老鼠吃蝙蝠的时候也没忘向自己的弟弟子由(也就是苏辙)诉说一下生活的艰难,让他弟弟有什么吃什么,别继续饿瘦了。这种半开玩笑的话语,让后人在感到好笑的同时,也不得不为苏轼那乐观的生活态度而点赞!告诉我们,不管生存再艰难,生活仍要继续!

原来国人吃蝙蝠至少有千年历史,苏轼这位大文豪也吃过,有诗为证

不过大家都知道,苏轼的被贬起源于王安石变法后,朝廷上新旧势力改革派与保守派的矛盾,然后被政敌以乌台诗案的名义一贬再贬,越贬越远的。而以今人痛骂明星吃蝙蝠的态度来看,相信若苏轼也生活在现代,那么苏轼吃蝙蝠的举动是否也会被粉丝们的口水淹没,瞬间粉转黑呢?而若被苏轼的政敌知道,恐怕苏轼的“乌台诗案”又得多一项吃蝙蝠的罪名了吧。这是笑谈。

最后笔者在这里附上苏轼这首诗的全文,以飨读者。

《闻子由瘦 儋耳至难得肉食》

五日一见花猪肉,十日一遇黄鸡粥。

土人顿顿食署芋,荐以薰鼠烧蝙蝠。

旧闻蜜唧尝呕吐,稍近虾蟆缘习俗。

十年京国厌肥羜,日日烝花压红玉。

従来此腹负将军,今者固宜安脱粟。

俗谚云:大将军食饱扪腹而叹曰:我不负汝。

左右曰:将军固不负此腹,此腹负将军,未尝出少智虑也。

人言天下无正味,蝍蛆未遽贤麋鹿。

海康别驾复何为,帽宽带落惊僮仆。

相看会作两臞仙,还乡定可骑黄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