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國人吃蝙蝠至少有千年歷史,蘇軾這位大文豪也吃過,有詩為證

作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雖然還有很多國人買不起房車,甚至達不到小康的水平,但至少還能混個衣食無憂、吃穿不愁的水準。正因為如此,從沒擔心過沒米飯吃的現代國人,很難去相信,現在還會有人吃蝙蝠!甚至會發自內心的覺得吃蝙蝠很噁心,這是現代人在和平年代中潛移默化養成的觀念。所以看到網上流傳的一些明星在錄製綜藝節目的時候吃蟲子、蝙蝠,就忍不住謾罵。


原來國人吃蝙蝠至少有千年歷史,蘇軾這位大文豪也吃過,有詩為證

其實,在我國數千年的歷史上,曾存在數不勝數的饑荒時期,在這時期,但凡帶肉的食材都被中國人嘗過。田鼠老鼠不用說,十幾年前農村人還有很多人吃,而跟老鼠長得極像的蝙蝠,被古人們弄來吃也就正常了。

在抗日戰爭時期,由於天災人禍的關係,我國也很多地方也鬧饑荒,人們啃草根吃樹皮吃觀音土都是輕的,還有人甚至靠吃屍體身上的蛆來存活。

原來國人吃蝙蝠至少有千年歷史,蘇軾這位大文豪也吃過,有詩為證

而關於國人吃蝙蝠的歷史,也至少在千年以上,具體有名有姓的,在北宋時期,蘇軾這位大文豪也吃過,他還作了首《聞子由瘦》的詩為證。

原來國人吃蝙蝠至少有千年歷史,蘇軾這位大文豪也吃過,有詩為證

在蘇軾的這首《聞子由瘦》(《蘇軾詩集》卷四十一)裡,就有:“五日一見花豬肉,十日一遇黃雞粥,土人頓頓食薯芋,薦以薰鼠燒蝙蝠。舊聞蜜唧嘗嘔吐,稍近蝦蟆緣習俗”的詩句。這首詩寫於海南島,說明當地曾有食鼠及蝙蝠者。也就是說,早在北宋時期,國人就已經有吃鼠、吃蝙蝠的奇特食俗。

原來國人吃蝙蝠至少有千年歷史,蘇軾這位大文豪也吃過,有詩為證

此外蘇軾這首詩中還提到了一些對於現代人來說很陌生的食材,在這裡我也簡單做下介紹。比如詩中提到“蜜唧”是一種還沒有睜眼的小鼠身上無毛,喂以蜜,吃時唧唧作響,故名蜜唧,是嶺南少數民族當時的食物。蝦蟆,是一種兩棲動物,同蛤蟆,唐朝時南方人就已開始吃了,到如今仍沿襲這一習慣。

原來國人吃蝙蝠至少有千年歷史,蘇軾這位大文豪也吃過,有詩為證

眾所周知,蘇軾除了是個大詩人、大詞人、大書法家、大畫家外,他還多才多藝,是位大美食家,流傳至今的東坡肉就是他發明的一道名菜。但蘇軾雖是個美食家,但他也有沒法挑食的時候,也有不情願被迫去吃東西的時候。詩中他所謂的入鄉隨俗,其實也是無奈。

原來國人吃蝙蝠至少有千年歷史,蘇軾這位大文豪也吃過,有詩為證

從蘇軾作的這首詩中可以看出,他當年被貶至儋耳(如今的海南)時,顯然對當地的飲食習俗諸多抱怨。之前聽說“蜜唧”都要嘔吐,如今薰鼠、燒蝙蝠都要往嘴裡送,只為當地生存條件惡劣,不吃這些野生動物的話連自己都活不下去。而蘇軾一個聞名的樂天派、豪放派的大文豪,在吃老鼠吃蝙蝠的時候也沒忘向自己的弟弟子由(也就是蘇轍)訴說一下生活的艱難,讓他弟弟有什麼吃什麼,別繼續餓瘦了。這種半開玩笑的話語,讓後人在感到好笑的同時,也不得不為蘇軾那樂觀的生活態度而點贊!告訴我們,不管生存再艱難,生活仍要繼續!

原來國人吃蝙蝠至少有千年歷史,蘇軾這位大文豪也吃過,有詩為證

不過大家都知道,蘇軾的被貶起源於王安石變法後,朝廷上新舊勢力改革派與保守派的矛盾,然後被政敵以烏臺詩案的名義一貶再貶,越貶越遠的。而以今人痛罵明星吃蝙蝠的態度來看,相信若蘇軾也生活在現代,那麼蘇軾吃蝙蝠的舉動是否也會被粉絲們的口水淹沒,瞬間粉轉黑呢?而若被蘇軾的政敵知道,恐怕蘇軾的“烏臺詩案”又得多一項吃蝙蝠的罪名了吧。這是笑談。

最後筆者在這裡附上蘇軾這首詩的全文,以饗讀者。

《聞子由瘦 儋耳至難得肉食》

五日一見花豬肉,十日一遇黃雞粥。

土人頓頓食署芋,薦以薰鼠燒蝙蝠。

舊聞蜜唧嘗嘔吐,稍近蝦蟆緣習俗。

十年京國厭肥羜,日日烝花壓紅玉。

従來此腹負將軍,今者固宜安脫粟。

俗諺雲:大將軍食飽捫腹而嘆曰:我不負汝。

左右曰:將軍固不負此腹,此腹負將軍,未嘗出少智慮也。

人言天下無正味,蝍蛆未遽賢麋鹿。

海康別駕復何為,帽寬帶落驚僮僕。

相看會作兩臞仙,還鄉定可騎黃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