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堅炮利”:晚明時期已有的歐洲印象,西方海上軍事實力的象徵

“船堅炮利”:晚明時期已有的歐洲印象,西方海上軍事實力的象徵

明朝是由漢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其軍事集陸與海一體,雖在一段時間內實行了“閉關鎖國”的政策,但是海上的實力還是得到了發展。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的地位逐漸下降,西方列強憑藉著強大的軍事實力,打開了中國的大門,而這一切離不開“船堅炮利”,其實從明末開始,“船堅炮利”就成為了以英國為代表的西方列強在軍事實力上的象徵,並一直貫穿著中國的近代史。

“船堅炮利”:晚明時期已有的歐洲印象,西方海上軍事實力的象徵

“船堅炮利”印象初顯苗頭——葡萄牙派遣四艘護航艦隊來到明朝,鳴炮表示友好

在歷史上,“船堅炮利”這個詞最開始的意思是說一個國家的海軍實力強盛,戰船堅固,火炮威猛,具有勢不可擋的威力。有證據表明,“船堅炮利”應該是一個久已有之的歐洲印象。在16世紀之初,當時有一隻葡萄牙軍隊在我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停靠,明朝政府在那個時候就對西方世界的炮艦給予了很高的關注。

“船堅炮利”:晚明時期已有的歐洲印象,西方海上軍事實力的象徵

隨後,西班牙、荷蘭和英國等許多其他國家的船隊相繼來到中國,明朝政府對西方世界的炮艦印象就更加深刻。明朝時期,最早關於西方世界的“船堅炮利”的描述來自一個葡萄牙人。公元1517年,當時的葡萄牙政府為了加強與明朝的友好聯繫,派遣使者來到明朝進行交流活動。

前來的使臣帶了一支由四艘帆船組成的護航艦隊,為了表達對明朝的喜愛,使臣下令升旗鳴炮,被中國當時迎接的大臣誤以為要開火作戰,經過一番解釋,矛盾才化解。在《中國古代火炮史》中有明確的文字記載:驀有番船三隻至省城下,放銃三個,城中盡驚。

經過這次事件,人們對歐洲的船炮給予了很多的關注,紛紛研究這是何方神物。到了公元1523年,人們又再一次見證了葡萄牙人的戰艦,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在《鄒陳愚見以弭邊患事》中有明確的文字記載:

其船用夾板,長十丈,闊三丈,兩旁駕櫓四十餘枝,周圍置銃三十餘管,船底尖而面平,不畏風浪。

後來,又有很多人親自見識到了歐洲國家的海上軍事實力的強大,所以自明末開始,“船堅炮利”這個詞就成為了人們對歐洲最初的印象。

“船堅炮利”:晚明時期已有的歐洲印象,西方海上軍事實力的象徵

“船堅炮利”:晚明時期已有的歐洲印象,西方海上軍事實力的象徵

“船堅炮利”印象最終形成——明末出現之後,逐漸成為西方國家軍事實力的象徵

剛開始時“船堅炮利”這個詞大多數是用來形容英國,葡萄牙這些國家的軍事實力的,但是稍後興起的軍事強國,如荷蘭,西班牙的出現,這個詞就用來形容整個歐洲的軍事實力了。

公元1601年,荷蘭人“挾二鉅艦”突然襲擊澳門,這個舉動,讓不少人感到震撼。當時有明確的文字記載:

“其舟甚巨,外以銅葉裹之,入水二丈。”

又云:“駕大舶橫行爪哇、大泥間。”

“船堅炮利”:晚明時期已有的歐洲印象,西方海上軍事實力的象徵

這只是一個開始,到了公元1604年,一艘荷蘭艦隊在他人的慫恿下進佔澎湖,企圖要挾互市。為了減少戰爭的損耗,統治者曾多次派遣大臣和荷蘭使者進行交談,希望荷蘭軍隊能夠和平退出,減少損失。

當時沿海的許多普通老百姓,都親眼見證了荷蘭人的堅舟巨炮,對荷蘭艦隊印象十分深刻。在《卻西番記》中曾有明確的文字記載:

中橫一杆,桅上有鬥,斗大容四五十人,繫繩若梯,上下其間,或瞭遠,或有急擲矢石。

可以看出,在這個時候,荷蘭的艦隊規模已經非常大了,所以,用“船堅炮利”這個詞來形容荷蘭的軍隊,也不足為奇。與此同時,葡萄牙和西班牙人的軍隊實力與荷蘭艦隊的實力不相上下。

當時,出於國家發展的需要,這三個國家之間經常往來,所以在軍隊的使用材料,造艦的過程中,都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其中威力最強的要屬當時的紅夷大炮,殺傷力極其厲害,可謂是“夫兵器之烈,至一發而殺百千人,如今日之西銃極矣,無可加矣。”

“船堅炮利”:晚明時期已有的歐洲印象,西方海上軍事實力的象徵

由於這種軍艦實力的強大,當時歐洲許多國家都在研製這種軍艦實力,使得整個歐洲國家的海上軍事實力大大提升,由此“船堅炮利”代表了整個歐洲的海上軍事實力,成為一種獨特的象徵。

晚明時期時期,我國已經形成了西方世界“船堅炮利”的基本印象,並且這種印象到了清朝時期也被繼承下來,明清兩朝對於西方世界的認識之間,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繫。

首先,明清兩朝對於西方海上軍事實力的認識有著較為相同的看法。從16世紀到19世紀,歐洲海軍的軍事裝備發展迅速,從戰艦到艦炮,再到炮用彈藥,這些起著關鍵作用的軍事武器,在這段時間內有了很大的突破,在技術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16世紀和19世紀歐洲炮艦的形狀和技術水平基本屬於同一個層次,所以在晚明和鴉片戰爭中國人親眼目睹的歐洲炮艦在技術含量和戰鬥力水平上是沒有什麼差異的。換句話說,就是清人所謂的“船堅炮利”在明朝人們已經大體領略過了。

其次,從對“船堅炮利”的客觀描述上來說,明清兩朝大體上有著相同的內容。在許多的史料中,我們發現,在對歐洲那些國家的軍事觀感上,清朝基本延續或者複製了明末的炮艦印象。以紅毛也就是荷蘭為例,可見明清兩朝描述內容的一致性和觀感的相似性。

“船堅炮利”:晚明時期已有的歐洲印象,西方海上軍事實力的象徵

“紅毛即荷蘭國,又曰紅夷,一名波斯胡,亦在西海外……其船最大,中國人目為夾板船。”

到清朝,則為“紅毛乃西島番統名,其中有英圭黎、乾絲蠟、佛蘭西、荷蘭、大西洋、小西洋諸國,皆兇悍異常。”由此可見,明清兩朝對於歐洲艦隊實力的認知,有著比較相似的看法。

最後,明清兩朝都將強大的海上軍事實力作為一個國家的重要資本,是一個國家侵略他國的強大軍事保證。明朝時期,人們將荷蘭強大的軍事實力稱為“船堅炮利”,到了清朝,人們又用“船堅炮利”這個詞來形容英國的海上軍事實力。

“船堅炮利”:晚明時期已有的歐洲印象,西方海上軍事實力的象徵

“船堅炮利”的內在意義——使中西之間的關係發生了重大的轉變,鼓舞了中國人創建屬於自己的海上軍事裝備

自西方殖民勢力廣泛來到中國的晚明時期開始,古代中西之間的關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這以前,東方一直是世界經濟文化政治的中心,但是自西方國家軍事實力提高以後,世界經濟文化發展的重心開始逐漸轉移。

與此同時,過去那種“天朝上國”,接受來自各地區國家朝拜的現象開始在晚明以後漸漸消失,中國不再是各個國家爭相學習,頂禮膜拜的對象。在許多方面,歐洲那些國家的實力已經遠遠超過了當時的中國。在這樣子的背景之下,中西之間的關係,我國應對來自歐洲勢力的威脅時,所採取的舉措和思路也悄悄發生了變化。

“船堅炮利”:晚明時期已有的歐洲印象,西方海上軍事實力的象徵

歐洲國家強大的海上軍事實力,不僅僅使明朝的人改變了對這些國家的看法,同時也使得當時的統治者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自“鴉片戰爭”以來,曾經的那個天朝上國突然從雲端跌落,變成一個任人宰割的羊羔,統治者逐漸認識到了一個強大的軍事實力對於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性。

所以到了清朝乃至近代,出現不少歷史現象,例如開眼看世界,師夷長技以制夷等,這些都表明,統治者和許多有志之士已經有意識的在發展國家的海上軍事實力了,並且願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來促進國家軍事實力的發展。

這一切,都是“船堅炮利”這個歐洲印象給中國帶來的啟示,短短的四個字,看似是對歐洲國家的一個全新的認知,其實它在本質上反映了自晚明以來中國人對西方海上軍事實力的精準把握,折射出國民對歐洲勢力所感到的意外和憂慮以及奮發圖強的心理。“船堅炮利”這四個字,不僅是自晚明以來中國人對歐洲軍事實力的認識,同時也是鼓勵中國人不斷髮展軍事實力的強大動力。

參考文獻:

《明史》

《明儒學案》

《東京夢華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