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理学院“抗疫心理干预工作室”上线了


用“心”战“疫”| 西安文理学院“抗疫心理干预工作室”上线了

新冠肺炎不仅改变了我们日常的生活状态,而且带来了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反应。随着学校开学的延迟,作为高校教师,原有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模式被打破。老师们会出现抱怨、焦虑、烦躁、愤怒、恐慌、不满、不安、心慌、抑郁等负面情绪,甚至原有的家庭矛盾和心理问题被激化。

为帮助有需要的教师调节疫情期间出现的不健康心理反应,学校成立了“抗疫心理干预工作室”,由师范学院具有多年心理辅导经验的专业教师组成的咨询团队,通过网络对全校教师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3月9日(星期一),线上心理疏导服务工作将正式启动。如果您是西安文理学院教师,如果您遇到心理上的问题,请及时联系以下专家及时咨询!

祝您健康、幸福、快乐!

咨询专家简介

用“心”战“疫”| 西安文理学院“抗疫心理干预工作室”上线了

李越

心理学专业三级教授。陕西米脂人。1984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198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研究生班;2001年毕业于香港公开大学教育管理硕士研究生。

担任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卫生协会西北分会理事,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心理专业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宝鸡文理学院心理健康专业硕士生导师。

1998年创建西安文理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2003年起担任教育厅心理健康特聘专家; 2005年当选西安市政府有突出贡献专家。主讲《普遗心理学》《西方心理学史》 《人格心理学》 《人力资源管理

心理学》《职业心理学》 《心理学经典导读》 《心理健康学》 等课程。主持承担国家级两项。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五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管理理论与文件200多万字;多次获得政府与学术界的学术与管理奖项。

用“心”战“疫”| 西安文理学院“抗疫心理干预工作室”上线了

郝雁丽

心理学硕士,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陕西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陕西省妇女理论婚姻家庭研究会、陕西家源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特聘心理咨询师。主要承担《实验心理学》、《团体心理辅导与家庭治疗》、《教育心理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获校级教学标兵及师德先进个人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教师专业成长与师德修养,从事青少年、婚姻家庭方面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工作近二十年。

用“心”战“疫”| 西安文理学院“抗疫心理干预工作室”上线了

李景华

心理学三级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陕西师范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承担《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心理学导论》《教育心理学》等课程的讲授任务。近年来出版学术著作2部,副主编教材1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主持省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近10项,获西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

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二十余年,目前在西安文理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兼任心理咨询师,咨询个案千余例。

用“心”战“疫”| 西安文理学院“抗疫心理干预工作室”上线了

向华

教授,西安文理学院师范学院副院长 ,陕西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教育部示范性高端项目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坊主持人,陕西省西安市教育心理学会副会长,陕西省千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评审专家,陕西省教育理论研究会理事,陕西省儿童心理学会理事,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专家库专家,陕西省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专家。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陕西省教育科学重大招标课题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5部,主持《教育学》课程获精品课程,获省市各级优秀教学科研成果奖10余项。长期承担《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社会工作理论与技术》等课程的教学科研工作。担任学校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及校外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心理咨询社会服务工作。

用“心”战“疫”| 西安文理学院“抗疫心理干预工作室”上线了

杨爱花

副教授,西安文理学院师范学院教师,一直从事心理学,教育学,艺术心理疗法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多年来帮助大学生,家长及其他领域的各界人士处理各种心理问题。

用“心”战“疫”| 西安文理学院“抗疫心理干预工作室”上线了

杨光艳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工作经历:西安文理学院专职心理学教师,主讲教育心理学、儿童青少年心理诊断与治疗等;陕西省儿童心理学会理事。曾在西安文理学院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兼职为大学生做心理咨询八年。学习经历: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研究方向:心理健康。受训经历:1曾奇峰精神分析中级班;2.施琪嘉释梦初级班;3.李鼎智催眠心理治疗;4.盛晓春系统式家庭治疗等。

用“心”战“疫”| 西安文理学院“抗疫心理干预工作室”上线了

苏小路

心理学在读博士,讲师,应用心理教研室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陕西省心理咨询师协会成员。主讲专业课《临床心理学》《认知行为疗法》,教师教育类公共课《教育政策法规》、《教师职业道德》。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曾获得过西安文理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教学优秀教师。主持或参与多项教改、教育科学重大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