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考98分妈妈抑郁:孩子“输不起”,跟家长关系最大

昨天朋友发了我一条新闻【儿子考98分家长患抑郁症】:


身为老师的秦女士,对5岁儿子的标准永远是100分,即便儿子考了98分,秦女士都会觉得自己非常失败,教得了别人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却十分“愚钝”。


后经诊断,秦女士患有严重的抑郁症。

儿子考98分妈妈抑郁:孩子“输不起”,跟家长关系最大

自诩为“学渣”的朋友拍着胸脯说,要是她家孩子能考98分,她做梦都要笑醒了,怎么还有因为孩子考98分不满意的父母呢?抑郁症也太夸张了吧?!


无法接受孩子成绩不如学生,秦女士这是典型的“输不起”心理在作祟。


其实,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多少都会有好胜心,但如果一味以“赢”作为评判标准,无法接受失败,则会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在《最强大脑》中,意大利少年安德烈与中国天才少年李云龙对战的那一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云龙曾误认为自己输了,当场崩溃,哭得瘫倒在座位上无法站起来。


但在得知自己是最终的胜者时,又露出了笑容。才12岁的他,表现出对输的极度恐惧和对赢的强烈渴望。

儿子考98分妈妈抑郁:孩子“输不起”,跟家长关系最大

人人都有好胜心,人人都不想输。孩子也是一样。


一般情况下,孩子到了3岁以后,就开始有了竞争意识,并且开始拿父母和他人作为自己的参照,所谓的好胜心以此彰显出来。


孩子有好胜心是好事,但是如果好胜心太强了,事事都争第一就会出问题了。


白岩松曾说:“不但要教孩子如何去赢,更要教会他们如何漂亮地输”。

儿子考98分妈妈抑郁:孩子“输不起”,跟家长关系最大

吴尊家的小公主,10岁的neinei曾经参加了亚洲芭蕾舞个人赛,虽然她没日没夜的苦累,最后还是没有取到很好的成绩。


neinei哭的很难过,但是在爸爸和粉丝们眼里,她已经足够优秀了。

儿子考98分妈妈抑郁:孩子“输不起”,跟家长关系最大

吴尊为了让女儿开心起来,不仅带她去游泳,还跟女儿分享了自己在篮球比赛中以26:128输了的故事。


很快,NeiNei就从失败的情绪中走了出来,愉快地吃了晚饭。


在孩子面对失败时,父母的共情与接纳就显得尤为重要:与孩子一起伤心,既认可了他的努力,也体恤了他的情绪;与孩子分享自己失败的经历,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孩子的负疚感,还能言传身教让孩子明白输了并没有什么。


今天喵姐给大家支三个大招,帮助孩子摆脱过强的好胜心,让孩子学会“输得起”。

儿子考98分妈妈抑郁:孩子“输不起”,跟家长关系最大

1


想让孩子不过度好胜,父母得先放平心态

儿子考98分妈妈抑郁:孩子“输不起”,跟家长关系最大

当孩子取得第一名的时候,父母会激动的特别夸张的对孩子说:太棒了,你是最棒的,下次还要得第一。


然后逢人就说:

我家孩子画画得了第一。

我家孩子跑步得了第一。

我家孩子弹琴得了第一。


这样的夸奖无形当中就给孩子很大的压力,并且给孩子传达了一种信息,只有你得了第一,妈妈才会很高兴,那为了能让父母开心,让父母更加关注自己,孩子必须努力冲第一啊!


而且这只能说明一点,父母很好胜。


尤其是关于孩子的事情,总想着自己家孩子的表现是最好的,这等于是给孩子打了一个好胜的样板,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


因此要想孩子看得开,父母首先要摆平心态,不要事事都用输赢来评定孩子。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父母要看到孩子的努力,对他的进步或者努力的行为进行夸奖。


当孩子输了时候,给孩子足够的爱和支持,让他相信,无论怎样父母都爱他,赢了我们为你开心,输了我们还会给你加油,这样孩子就不会事事都想争第一了。

儿子考98分妈妈抑郁:孩子“输不起”,跟家长关系最大

2


真实的告诉孩子竞争的规则很重要

儿子考98分妈妈抑郁:孩子“输不起”,跟家长关系最大

规则1:有比赛就有输赢,而你不会一直赢。


比如,和孩子跑步的时候,没必要每次都让孩子赢,偶尔妈妈赢一次,赢了之后告诉孩子说:


“每次你都赢了妈妈,但是妈妈没有放弃,不断努力终于跑在前面了。”


然后下一次就让孩子赢,一次次的输和赢,就能让孩子明白自己不会永远第一,想要得第一必须靠自己不断的努力。


规则2:全力以赴为的是自我进步而不是超越别人。


父母可以对孩子经常说:我看到了你的努力,并且你已经取得了很好的进步。


让孩子不要跟别人比较, 而是和自己以前的成绩比较,这样孩子就不会一直想超越别人,好胜心也自然没那么重了。


规则3:第一虽然很重要,但是也要懂得尊重他人。


父母要告诉孩子:当你得第一名时,不要觉得别人很差,说不定别人一努力就可以超过你。当你没得第一名时,不要嫉妒别人的好,说不定你一努力也能做到那个位置,到时候你肯定是不希望别人嫉妒你的。

儿子考98分妈妈抑郁:孩子“输不起”,跟家长关系最大

3


教会孩子区分什么时候该好胜

儿子考98分妈妈抑郁:孩子“输不起”,跟家长关系最大

有些情况下好胜确实没有必要。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妨给孩子来个区分,在该争的地方鼓励孩子竞争,在不该争的地方劝解孩子理性面对。


比如,在学习方面,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而在吃饭、做活动之类的事情上,则要告诉孩子“友谊第一”,要懂得互相礼让、尊重他人,这种第一没有任何意义。


比如排队去吃饭,你排第一名能吃到饭,排最后一名也能吃到饭,没有任何区别的。


在这一点上老人带孩子时特别容易陷入这个误区,平时孩子干点啥,老人都会把孩子夸上天,生活的重心全部以孩子为中心,很容易使孩子养成唯我独尊、非赢不可的性格。

儿子考98分妈妈抑郁:孩子“输不起”,跟家长关系最大

《爸爸去哪儿》第五季有一期妈妈团集体亮相, Jasper在一次比赛中输了,他哭着对妈妈应采儿说:“可是我不想要输,我想每一天都赢。”


应采儿耐心安慰道:“没关系没关系,有时候只是运气问题,没有关系好吗?”

儿子考98分妈妈抑郁:孩子“输不起”,跟家长关系最大

儿子考98分妈妈抑郁:孩子“输不起”,跟家长关系最大

儿子考98分妈妈抑郁:孩子“输不起”,跟家长关系最大

儿子考98分妈妈抑郁:孩子“输不起”,跟家长关系最大

儿子考98分妈妈抑郁:孩子“输不起”,跟家长关系最大

儿子考98分妈妈抑郁:孩子“输不起”,跟家长关系最大

这也正是我们要告诉孩子的:人生不是每一次都会赢,有时候会输,有时候就会赢,有时候只是运气问题,没有关系的,学会接受每一种结果,开心就好。


凡事尽最大努力,无论输赢,他只管去努力。爸妈对他的爱,无论成败,都不会少。


愿我们的孩子,遇胜不骄,遇败不馁,在成长的“赢”与“输”中收获乐趣,勇敢乐观的去迎接生活的风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