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病夫”一個接一個出現

“無法救治”的奧斯曼帝國

19世紀時,一度強盛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已經日漸衰落,成為歐洲列強角逐近東和黑海地區霸權的犧牲品。在歐洲外交官看來,無論開出什麼“藥方"都無法救治的奧斯曼帝國是不折不扣的“歐洲病夫”。

當時奧斯曼帝國的政局混亂,塞爾維亞、希臘和敘利亞等多地瀰漫獨立思潮,帕夏叛亂和外敵人侵所引發的戰爭一場接著一場,不斷摧毀奧斯曼宮廷重組新軍、利用武力壓服國內外的努力。更糟糕的是,西方列強自視為奧斯曼帝國基督教社區的保護者:法國是天主教徒保護者、沙俄是東正教徒保護者、英國和美國是新教徒保護者,這些國家在帝國內部扶植的不同代理人相互內鬥,讓一切改革措施都無法落地。

“歐洲病夫”一個接一個出現

在歐洲列強看來,奧斯曼帝國早已奄奄一息,只待死後就可肢解它的龐大疆域。但此時如日中天的“日不落帝國"實在難以容 忍橫跨歐亞的奧斯曼帝國落入他國之手,更不願這個牽制沙俄的籌碼就此丟失。為此英國盡力扶持奧斯曼帝國,甚三不惜在19世紀50年代的克里米亞戰爭中親自下場同沙俄大戰-番。

但所有的外部援助都無法支撐起衰敗的帝國。在克里米亞戰爭期間,沙皇尼古拉一世直接嘲諷奧斯 曼帝國是“歐洲病夫”,“一個病得很重的人”。儘管英國在戰爭中站在奧斯曼帝國一邊,但英國許多政要也同意尼古拉一世的觀點。

奧斯曼帝國內部也並非沒有過自救行動。19 世紀六七十年代,接受西方教育的知識分子出現青年奧斯曼運動,他們試圖實行西式政治制度,但在保守勢力的打擊下,奧斯曼青年黨成員遭逮捕、監禁或被迫流亡,組織瓦解。

英國終於開始感到厭倦,不想再和“聲名狼藉、衰老垂危、不名一文的土耳其”束縛在一-起了。19 世紀70年代末,英國改變對奧斯曼帝國的態度,贊同將這個龐大帝國分割成多個小國,並鼓勵阿拉伯人和亞美尼亞人的分離主義運動。

奄奄一息的奧斯曼帝國經過一戰的嚴重打擊後,終於覆滅。不過許多歷史學家認為,對“歐洲病夫”的刻板印象使協約國在戰期間低估奧斯曼帝國的實力,任其被德國拉攏的結果直接導致加里波利戰役的災難性失敗,協約國傷亡超過30萬人。

在奧斯曼帝國風雨飄搖的同時,另一個歐洲老牌帝國也陷人困境。當時奧地利帝國統治著中歐和東南歐不同種族的民眾。在日益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中,奧地利帝國又接連在對外戰爭中失敗,意大利和德國相繼統一為奧匈帝國,仍無法解決巴爾幹地區複雜的民族問題。最終薩拉熱窩事件中射向奧匈帝國皇室繼承人斐迪南大公的子彈,將世界拖入一戰之中,奧匈帝國也隨之土崩瓦解。

催生英國“不滿足的冬天”

奧地利帝國與奧斯曼帝國的慘痛遭遇,讓“歐洲病夫”一度成為誰也不願意觸碰的惡名。不過正所謂風水輪流轉,20世紀六七十年代,這頂帽子被戴到經濟搖搖欲墜的英國頭上。相比當時歐洲大陸號稱“經濟奇蹟’的快速增長,就連英國媒體也不惜用“歐洲病夫”對本國政府的無能表達抗議。

1967年11月法國否決英國加人歐共體的申請後,英國短時間內加入歐共體的希望渺茫。當英國政府鼓吹“要進人科學與科技革命的白熱中,淘汰過時的工業制度”,但這些主張只限於口號,並沒有落實。隨著時間的推移,英國通貨膨和失業狀況日趨嚴董。

“歐洲病夫”一個接一個出現

此時除了英國外的幾乎所有歐洲國家都出現被稱為“經濟奇蹟”的快速增長,陷人困境的英國被歐洲大陸報紙稱為“歐洲病夫”。1973年,英國正式加人歐共體時,多家歐洲媒體稱“歐洲病夫”希望加人歐共體能經濟騰飛。然而讓英國失望的是,不久後全球能源危機爆發,從1974年8月到1975年8月的12個月中,通脹頂峰達到26.9%!

1976年詹姆斯·卡拉漢接任英國首相後,試圖以控制勢工階層的薪金加幅來解決長期的通脹問題,但英國總工會拒絕妥協。卡拉漢表示將強行推動工資限制政策。此舉激怒了依靠工資維持生計的普通民眾,在1978年至1979年間的冬季,英國國內出現一連串工業糾紛和大罷工,市政服務陷於癱瘓,經濟處於混亂,史稱“不滿足的冬天”。

鑑於全國一片混亂,卡拉漢政府已計劃動用軍隊來維持國內穩定。卡拉漢在1979年1月10日接受記者採訪時否認英國局勢日益混亂,英國《太陽報》以“危機?什麼危機?”為題大造文章,使情況火上澆油。1月22日,英國主要城市發動全國性罷工,參與人數多達150萬人,是自1926年以來英國單目最大規模的罷工。參與罷工的職工擴展至醫院雜工,垃圾收集工人、學校助理、機場職工、甚至是挖墓工人等各類公營機構基層人員,造成公共服務癱瘓,嚴重影響國民日常生活。英國乃至國際社會一片譁然,有人稱英國這個“歐洲病夫”已病人膏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對英國重新進行評估。這場危機直接導致工黨在1979年大選中失敗,撒切爾夫人領導的保守黨勝出。撒切爾夫人上臺後,大刀闊斧進行經濟改革,隨著英國經濟恢復和1982年馬島之戰擊敗阿根廷,英國終於洗刷了“歐洲病夫”之名。

合併後的德國“未能倖免”

1990 年東西德合併後, 德國背上超過1.5萬億歐元的合併成本。儘管聯邦政府努力平衡,但統一後原先東德地區的失業率達到西德的兩倍,許多東德人認為這是西德在反攻倒算西德人則抱怨聯邦政府每年給東德區投人巨資使西德經濟陷入停滯。在沉重的重建負擔下,整個20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初,德國經濟增長低於歐元區所有其他國家,德國經常被外部世界稱為“歐洲病夫”,例如2004年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就直呼德國為“歐洲病夫”。西方媒體評論稱統一後的德國患上了魏瑪共和國(注:指1918年至1933年期間採用共和憲政政體的德國)一樣的“疾病”。

不過2005年之後,德國經濟逐漸復甦,“歐洲病夫”的帽子被扣到表現得更差的國家頭上。2008年英國《每日電訊報》稱經濟發展遲緩、政治鬆散、社會問題叢生的意大利是“歐洲病 夫”,隨後這個稱號又被“歐豬四國(指經濟表現差的葡萄牙、意大利、希臘和西班牙)”共同分享。好不容易等到經濟復甦,清停了幾年的帽子又開始傳遞起來,2014年英國《衛報》稱高失業率和經濟增長不力的法國是“歐洲新病夫”。

編排:黎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