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裡常說的“野鴿子”,原來就是斑鳩,屬於“三有保護動物”

現在農村裡的“野鴿子”越來越多,每天都能聽到“咕咕咕”叫的聲音,穿透力非常強,離著很遠的時候就能聽到。說起“野鴿子”其實這是一種學名叫做斑鳩的鳥。長的和家裡面養的鴿子大小基本相似,稍微離得遠點很難分辨出來,這才有了“野鴿子”的說法,但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鳥,也和真正的野鴿子不一樣。


斑鳩長的非常的漂亮,體態非常優美,是有觀賞價值的鳥類。離得近了看,斑鳩集很多種顏色為一身。上體的羽毛通常是褐色,脖頸上還有白色額斑點,頭頂是藍灰色,兩側還有灰羽,尾巴邊緣是藍灰色,中間的是褐色,腹部是紅褐色。全身上下有各種的顏色,有的脖頸上還有珍珠斑。


農村裡常說的“野鴿子”,原來就是斑鳩,屬於“三有保護動物”


斑鳩主要在平原山地和林區裡出現,農村裡因為食物豐富和棲息環境適合,所以最為常見。斑鳩通常是小集群的活動,兩隻或者是多隻,叫起來單調低沉,並且警惕性非常高,只要有一點的動靜立馬飛走,想要拍到很不容易。斑鳩的食性其實和鴿子差不多,尤其喜歡高粱、小麥和一些果實,這讓種植戶感到一些苦惱,總有斑鳩會飛到地裡面偷吃。不過斑鳩的食量有限,有時候也會吃一些幼蟲,對人們來說好壞參半。


農村裡常說的“野鴿子”,原來就是斑鳩,屬於“三有保護動物”

在農村裡,人們也會根據斑鳩的習性來觀察最近天氣的好壞。俗話說“久晴斑鳩叫天雨,久雨斑鳩叫天晴”,如果最近晴天的話,聽到斑鳩叫,說明最近就會下雨,並且叫的越歡快下雨的時間就越近。要是一直下雨的話聽到斑鳩叫,那麼最近就要晴天了。另外也可以觀察到成雙對出入的斑鳩,通常只有一隻在叫,如果有兩隻斑鳩同時叫的話,那麼說明最近不會下雨。


農村裡常說的“野鴿子”,原來就是斑鳩,屬於“三有保護動物”


家裡面來了斑鳩不要打,自古以來,斑鳩也被人們譽為“吉祥鳥”,代表著長長久久。另外在《後漢書-禮儀志中》有這樣的說法,“仲秋之月,縣道皆案戶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哺之糜粥。八十九十,禮有加賜。王杖長九尺,端以鳩鳥之為飾,鳩者,不噎之鳥也。欲老人不噎”。斑鳩也是長壽的象徵,因為斑鳩通常都是成雙對的出沒,也代表了忠貞不變的愛情和友情。

農村裡常說的“野鴿子”,原來就是斑鳩,屬於“三有保護動物”

讓人可惜的是,因為有這樣的一種說法“天上的斑鳩,地上的泥鰍”,讓斑鳩成為了一些人眼裡的美味。經常有人偷盜斑鳩,野外有放置的陷阱,甚至晚上有人拿著手電和彈弓專門抓斑鳩,就是為了口舌之慾和牟利。斑鳩其實渾身也沒有幾兩肉,並且還屬於“三有保護動物”,對於生態、科學、社會價值都有著許多的作用,隨便捕捉是犯法的行為,尤其是這樣的特殊時期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

農村裡常說的“野鴿子”,原來就是斑鳩,屬於“三有保護動物”

農村裡的野生動物越來越多,說明生態越來越好,對於各種的野生動物應該做好和諧的相處,並且保留和提供一下供野生動物繁殖和生長的地方,鳥語花香的農村才是最讓人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