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人育才事③丨龔心印湯淳夫婦為之嘔心瀝血服務30餘年

育才人育才事①丨長沙抗戰時外遷而後未遷回的唯一百年名校

育才人育才事②丨育才多多澤三湘:師有熊亨瀚 生看劉少奇

文丨龔軍輝

育才中學的發展中,特別不能忘記一對夫婦。

他們勤勤懇懇在育才服務了三十餘年,為其嘔心瀝血、傾家蕩產,甚至被族人不容,最後卻又因歷史原因身陷囹圄。

他們就是龔心印、湯淳夫婦。

龔心印早年就讀於益陽龍洲書院,受教於段邁勳(1880—1955年)等老先生,後入讀長郡中學。不久,武昌起義爆發,他參加了援鄂敢死隊,投身國民革命,革命黨人與袁世凱達成和議後,敢死隊解散,他再回到長沙繼續求學,後在老師的推薦下留學日本明治大學。

就是在日本,他認識了教育世家出身、畢業於南京金陵女子大學的湯淳,兩人很快墜入情網。當時,龔已經結婚,並與原配顏如意有了一子(龔維廉)兩女(龔詠絮、龔吟絮,後者後嫁國民黨軍98軍軍長範繼陶去了臺灣)。

龔的行徑一度遭到家庭父母弟妹的抵制,但原配顏如意選擇了默認與退讓。至今,桃江水口山一帶還流傳著一句順口溜:“顏大奶的心,海闊天空;湯小奶的命,多災多難。”

事實上,這對夫婦從1923年執掌育才中學後,確實一生繫於育才,因育才名揚四海,也因育才而鬱鬱寡歡。為了求得育才的生存,他們夫婦自己省吃儉用,甚至放棄了生育,而最後只抱養了一個女嬰帶在身旁聊作慰藉。

龔湯夫婦對於育才中學的貢獻,概括起來,主要有四:

其一,割肉賣血維持了其三十年的生存。他們夫婦是育才辦學於長沙城隍街長沙師範舊址時,由文潤英校長聘任的,龔教國文,湯教英語。在此之前,龔心印因為驅張運動,與何叔衡、謝覺哉、毛澤東等結識,並接替何叔衡擔任了《湖南通俗日報》的館長,頗有名望。其館下的編輯、印廠工人,不少是共產黨員或國民黨員,加之他與夏曦、熊亨瀚等革命者來往,並受影響,其報是長沙少見的進步報紙。1922年下期,育才中學開始辦新制初級中學班,師生要求公選校長。這時,教學管理才華初露的龔心印為眾教師所看好,在熊亨瀚、熊祖鬻、徐德岑、尹繼甫、繆梓南等知名教師的擁護下,龔被師生推舉為校長。為了辦好學校,專心於教育,他三年後辭去了《湖南通俗日報》館長之職。因為庇護熊亨瀚等革命志士,北伐戰爭中,龔被湖南軍閥趙恆錫通緝,被迫再次遠走東洋,在日本以幫人刷馬、洗馬為生,育才中學也因此停辦三年有餘。

龔回到國內後,於1928年2月11日被南京國民政府湘鄂臨時政委會任命為湖南省立通俗教育館館長,並於次年任湘軍獨立第一旅政治部主任(少將軍銜),11月繼吳尚(1886—1931年)任國民軍第八軍黨代表兼政訓處處長。但因為他在軍營之故,育才中學得以於1929年復學,校務均由湯淳負責,直到其1930年辭職返校。覆校前,育才中學欠教員工資三萬餘元,龔心印把其桃江的100畝祖傳薄田變賣,並加上其在國民軍任職三年的工資,才得以抵清欠債,他又用餘款及東挪西借的一些錢,修補了校舍等。因為賣田,他的一子二女與其斷絕往來,其弟一家被迫遷至桃江荷塘道光衝區域另謀生路。為了在建的長沙識字嶺育才中學新校舍峻工,他在發動兄弟、姻親捐款無效的情況下,跑到其祖祠——現資陽龔家坪龔氏祠堂前下跪兩天,請求族人支持,受責罵羞辱而無一還口,其事記於族譜,但此舉終打動族人,取得支持,獲得現金萬餘而以應急之需。還有人說,為建此新校舍,其原配顏如意變賣了自己的祖傳玉鐲及眾多陪嫁物品予以支持。

抗戰時,學校搬遷至益陽,也是他考慮鄉情可資利用之結果。無錢租地,為了佔得龔氏思齊小學辦育才中學,他一方面在家族長老面前哭泣哀求,另一方面聘請流氓威脅族人妥協。可見,為了育才的生存發展,他無不用其極,但這帶來的直接後果是,他受族人的歧視,族人多以為其不謀族利而為一己之私,是故有人公開倡議要將其驅出族群。在長沙生活時,因為家產、田土等都為辦育才中學耗盡了,他不得不找同學幫助,夫婦倆借住於坡子街一棟破爛老宅中。

其二,支持革命運動,使育才中學一直從民主革命時期至解放戰爭時期都充當了革命大本營,為之培育了大量的革命人才。投身國民革命的諸事不說,在1924年端午夏思痛沉江後,他就主持在校師生公祭,這在湖南為創舉,時人稱其有禹之謨作風。他為夏思痛親作輓聯,其聯曰:

懷沙本屈子遺蹤,想江漢長流,洗不盡千秋孤憤;

革命與黃興為伍,把河山恢復,煞費了幾許精神。

可見其對國民革命和祖國的一份熱情。1924年8月10日,湖南反帝國主義大聯盟正式成立,郭亮等為執委,龔心印等15人被選為候補委員,又可見其革命傾向性是十分明顯的。

而到1932年時,他公開抵制蔣介石的不抵抗命令,他希望學校師生要崇拜衛國、建國的英雄,他在師生大會上如此演講:“現在國難臨頭,河山易色,凡有血氣,莫不痛心,然欲摧數千萬如虎如狼之強寇,救我國於危急存亡之秋,而依然獨立於亞洲大陸,不鑄造無量數之無名英雄,以共支大廈之危局;而欲以一二有名英雄,建旋乾坤之偉業,殆非二十世紀所可能之事。故教育為救國之中心事業,而為吾輩所當急起直追,不容稍懈者。顧亭林雲‘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此即吾輩於國家應盡之責任也。”

抗戰勝利後,他支持國共合作,不希望發動內戰,之後聞雙十協議簽定,大喜,專召開師生大會傳訊,併為此賦詩三首。而此後解放戰爭中,育才中學屢有學生奔赴前線參加解放軍,並有教師公開宣傳反內戰反飢餓反四大家族統治的演講,他皆默認之,而當軍警前來查詢時,他又斷然否認,儘可能庇護師生安全。可見,其人的政治立場一直是開放包容的,甚至是先進的,這可能與其親近民眾,一切以民眾利益為起始點相關。

其三,主張“教育即生活”,重視對學生的訓育目標的實現。這些訓育目標,概括起來為六點:

一是灌輸正當的思想,尤其順應潮流,呼應民眾需求;

二是鍛鍊健全的體格,要求師生進行軍事化訓練,每天督促,文明棍戳窗紙的事情屢有發生,訓練童子軍是育才中學的傳統,在長沙時由龔自己負責,而到益陽後主要由湯振華負責;

三是崇尚固有道德,他們夫婦治學嚴謹,為人嚴正,但很重視教職員工感情的維繫,勤於禮數,路遇師生員工都會熱情招呼;每年重大節日,龔心印都要請老師們到校長室開茶話會,併為大家準備禮物,而湯淳則會將師母們請到一起聚餐,茶果相待,以謝她們對教學的支持,每次皆噓寒問暖,禮敬有加;

四是養成良好的習慣,育才中學堅持每週一進行演講,內容皆為當下時事,這對師生關注社會動態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而學校一直辦有農場,學生每週兩節勞動課,從事蔬菜生產,做到自給自足,到益陽後還餵養了幾隻羊,並定時安排學生放學後割草、摘樹葉作飼料,但羊奶是發放給教職工作為早餐的,而羊老後被宰殺是師生共享的大餐,他還要求學生必須寫日記,且由他來審閱,發現學生有什麼問題他都親自過問,這既讓學生避免了政治風險,又自己關注瞭解了學生的情操和學習情況,及時提示;

五是發揚愛國的精神,在抗戰時,龔不僅印刷了《國家全體總動員》給師生,而且經常宣傳抗日救國振興中華;

六是培養生活的技能,育才的教育不只是書本的教育,學生的暑假必須進行社會調查,而且會作展示,優秀者還將得到經濟獎勵。而對老師,龔的要求也極嚴格,他時常不打招呼進入課堂聽課,並會把一些學生評價老師上課的順口溜作為證據來決定來年是否聘用老師。英語教師賀玉波經常穿件青布長袍,袍子很舊,還有補丁,加之其中年發體,衣緊屁股翹,就有順口溜:“賀老師,教英文,青布袍子爛布巾,屁股翹到大山村。”

其四,重視學校材料整理、歷史梳理及加大出版印刷力度。這在當時,都是極為罕見的。育才中學歷年的材料至今詳實,就得力於這一點。而作為出版行業的專家、省內報刊宣傳的先行者,龔心印利用自己的獨特優勢,成立了箴言印刷局和育才中學出版社,編印了“湖南育才中學叢書”,其中包括他自己所著的《空戰與空防》和翻譯的《日本復興農村經濟計劃及新生活運動》《非常時期之統制經濟論》(日本冰島穗一著)《日本南進論》(室伏高信著)等。他自己還在《民鳴週刊》等進步刊物發表大量談論經濟及剖析國外時局、文化的文章,僅1935-1936年內就有《挽李壽彭兄》《空戰法規之討究》《今猶鍵在之中法戰役老兵韓六叔氏》《聲震南洋三十餘國之三保太監——鄭和》《投筆而起之波希米亞爵瑞特大學生》《通使西域之張博望》《關於空戰空防之軍事建設》《法蘭西之妙齡女傑徐顏達克》《鼓舞印度民族精神之——甘地》《震國威於域外之班定遠》《又一鐵血宰相——墨索里尼》《威震中外之林則徐》《可蘇斯之民族獨立運動》《英吉利之海軍健將納爾遜》《平定南北戰爭之林肯》《為英國奪取印度之克雷飛及哈士丁斯》《可布汀之捐軀救國》《北美開國元勳華盛頓》等二十餘篇發表於《民鳴週刊》。他自己著述、在長沙廣通書局石印的《勞作講義》更是作為湖南一師、中路師範等多所學校的課本被推廣使用,受到廣大師生的好評。這些圖書的出版發行,有利地擴大了育才中學的影響力與知名度,使其長期被列為長沙知名的中學,時任教育部部長朱家驊、國民黨上將賀耀祖以及名家柏文尉等都曾為學校題詞著墨。

1949年初,龔湯夫婦滿心歡喜地迎來了益陽和平解放,他們組織全校師生參加了歡迎解放軍入城的儀式,事後還在校對師生髮表了熱情揚溢、對未來充滿期待的講話。

8月,育才中學被益陽縣人民政府接收,學校停課,夫婦倆又只能回到長沙寄居友人家中,而不久,龔心印因為被發現其在“三民主義青年團益陽分團幹事會”上列為幹事,而被以“反革命罪”判處死緩,湯淳也被判刑15年,但後來又經調查發現其未殺過人、沒有血債,屬可改造人物,龔被改判無期,後再改為15年刑。

育才中學的各種檔案、原有圖書資料,分別被益陽縣人民政府、湖南省圖書館接收。有意思的是,在獄期間,他們的親朋戚友,幾乎無人去探視,倒是龔心印的原配顏如意,每年盤著小腳一步一挪定期前去沅江赤山監獄探望夫婦倆,龔心印逝世後由其收葬骨灰。

湯淳出獄後,除一侄接其到益陽千家洲監視居住外,無他人探訪,而顏如意也堅持每年不少於兩次前往視看,有時還小住兩三日,直到逝世。

龔心印逝世後,沒有墓葬,家族反對其入葬祖墳,顏如意便在距祖墳下方三里地外另闢墓地將其骨灰土葬,並遵其囑,在葬碑上刻有“龔氏宗族罪人心印之墓”,三年後亦囑子侄葬其左。

一舟風雨尋常事的,是情懷,是胸襟;而風雨中飄蕩不散的,是魂靈,是期待。誰能給育才一個答案?

育才中學百餘年的辦學歷史也在昭示:育才不死,他正在鳳凰涅槃,期待重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