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博愛圪壋坡火炬觀(孫真廟)


過去,焦作地區的藥王廟很多,一般幾個村鎮之間就有一個藥王廟或藥王殿。藥王廟中敬的歷代藥王很多,如:扁鵲、華佗、張仲景、張子和等,都在祭祀之列。焦作、沁陽一帶藥王廟中敬的藥王一般是華佗、孫思邈、張仲景,以敬孫思邈為最多,因為孫思邈在太行山焦作、沁陽一帶行醫施藥、居住先後達26年之久,懷著"生命至重,有貴千金"的醫德信念救民於水火,受到百姓的愛戴和祭祀。人們稱孫思邈為:"藥王"、"孫真爺"、"妙應真人" "孫真人"、"昭惠王"、"明靈昭惠顯王"。

焦作博愛圪壋坡火炬觀(孫真廟)

真人像

博愛圪壋坡火炬觀始建於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裡面供奉一位唐代著名的道人、藥物學家孫思邈。也稱孫真廟,位於博愛縣城西北約7.5公里的月山鎮月山寺之西側向陽的山坡上,此地人稱"圪壋坡",或"疙瘩坡"。藥王廟分兩進,中隔一庭,大殿錦帳帷幔中藏孫思邈之像,身穿花袍,足踏御靴,頭戴順天冠,赤面慈顏,五綹長髯,塑像魁偉。兩旁諸神羅列,狀頗威嚴。

焦作博愛圪壋坡火炬觀(孫真廟)

導遊圖

焦作博愛圪壋坡火炬觀(孫真廟)

圪壋坡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碑

焦作博愛圪壋坡火炬觀(孫真廟)

真人殿

焦作博愛圪壋坡火炬觀(孫真廟)

真人殿局部

《博愛縣誌》記載:唐高宗永徽元年(公元650年),黃河中下游流域發生瘟疫,醫藥學家孫思邈聞訊來到博愛縣圪壋坡行醫,為群眾治病,大量製造屠蘇酒等防瘟藥劑,廣為散發,撲滅瘟疫。唐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孫思邈病逝於圪壋坡。宋徽宗崇寧二年(公元1103年),孫思邈被追封為"妙應真人",因此後世又稱他"孫真人"。博愛人習慣尊稱他"孫真爺"。

焦作博愛圪壋坡火炬觀(孫真廟)

焦作博愛圪壋坡火炬觀(孫真廟)

全景

當地百姓為紀念孫思邈遏制瘟疫流行,便在圪壋坡依山修建了藥王廟,長年祭拜,並形成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六廟會,後又在廟前形成了一年一度的藥材大會。1840年鴉片戰爭後,圪壋坡會期,有外商前來圪壋坡趕會,採購四大懷藥和山區土藥材。因懷慶府所產的懷藥在此集散,在解放前,圪壋坡廟會已經成為"四大懷藥交易會"。


焦作博愛圪壋坡火炬觀(孫真廟)

全景

焦作博愛圪壋坡火炬觀(孫真廟)

抗日紀念碑亭

焦作博愛圪壋坡火炬觀(孫真廟)

焦作博愛圪壋坡火炬觀(孫真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