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振環:疫情之下,休閒農業應該這樣應對

榮振環:北京藍海易通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北京觀光休閒農業行業協會 諮詢培訓委員會 主任,中國國土經濟學會 休閒農業委員會 秘書長,北京鄉村旅遊促進會、北京休閒農業創新聯盟,副會長。中國城鄉建設產業聯盟智庫專家。中國旅遊協會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分會 專家庫專家。

著名品牌建設、創新營銷與休閒農業頂層設計專家。

清華總裁班新媒體實戰營銷講師,國資委品牌文化小組專題授課講師,常年給農業農村部、各地文化和旅遊局提供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方面的商業模式、策劃規劃、實戰營銷、品牌系統、互聯網思維方面的培訓和諮詢服務。

著有《花小錢辦大市,低成本營銷術》、《品牌建設10步通達》等。


榮振環:疫情之下,休閒農業應該這樣應對


《參見莊主》:針對當前疫情對農旅、文旅行業已經造成的或潛在的影響,行業該採取哪些應對措施?

榮振環:

疫情對各個行業的影響,大家都看到了。單說旅遊業,2019年整個春節假期,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同比增長7.6%;實現旅遊收入5139億元,同比增長8.2%。今年這5000億市場基本直接降為零。

從近期全國的新增數據以及防控難度來看,這次疫情肯定有一個相對長的週期。這對農旅、文旅行業來說一定是重創。

畢竟農旅、文旅行業獲利的根本是人,人出不來,無法集聚,自然就難以產生經濟效應。

企業要想突破疫情帶來的桎梏,就要打破常規,突破思維的侷限,不能被現有的業務能力拖累,不斷拓展邊界,積極想象,想消費者所想,探究他們的痛點,勇於創新和突破,這樣才能不被時代拋棄。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疫情逼著從業者求新求變,積極自救。

我覺得行業從業者開始開展如下措施自救:

1、做準備:把疫情期轉換成升級期

利用這段孤獨的時光,做好知識沉澱,修煉內功。

沒有客人來,你就要開展自我完善,對以往成敗經驗做梳理。

尤其是對以往經營活動做覆盤。比如,總結園區十大圖片,總結項目的內容矩陣,建立發佈內容的互聯網平臺,制定年度計劃,給項目做提檔升級等。

總之,你要在不忙的時候做好萬全的準備。

2、做直播:打造嚮往的生活秀

疫情會進一步促進直播行業的發展。農旅、文旅企業也必須邁開這一步。

沒有客人來,無論你是園區還是民宿,你完全可以打造嚮往的生活秀,你自己作為最佳體驗客,切實的感受園區或者直播民宿的一天,讓那些疫情宅在家裡的人對你各種羨慕嫉妒恨。

當然,此時不是拉仇恨,而是充分展現美麗鄉村、魅力田園、文旅體驗的治癒系。

你要完成替這些出不來的人完成美好體驗。這既是一種宣傳,也是一種商機。

你的生活就是你的秀場。

3、做電商:開展電商或者微商業務

只秀生活並不產生經濟效益。當前疫情狀態,很多人宅家,宅家更需要吃到健康蔬菜、水果、好的農產品。

從業者要充分利用好微信、頭條、抖音、快手、微博等相關平臺,秀生活的同時植入好產品。

讓好產品與市民形成鏈接。

4、做供應商:讓農場或菜園進家

疫情期間有很多痛點,比如,口罩缺乏,很多人戴口罩買口罩,口罩沒買到,卻損失了一個口罩;比如買菜難,我前段時間去買菜,一老大媽帶著口罩說,買個菜都冒生命危險。

對於追求綠色生產方式的休閒農場,完全可以開發盆摘蔬菜、芽苗菜,或者陽臺農場定製,提供菜苗、土壤、器具和相應的指導手冊。這樣讓閒的發慌的市民在家裡種種菜,吃吃放心菜。

5、做知客:健康知識傳遞

疫情會進步刺激知識付費和人們對健康的追求。所以,我提出一個詞:“知客”。每個人都可以變成知識創客。

疫情當前,啥都比不上健康。少掙點錢無所謂,沒了健康,萬物歸零。

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的從業者都是健康理念的推崇者,你應該做的就是某一類產業或者某一類產品的首席知識官

如果你做石榴,你就要懂石榴的各種知識,並且知曉石榴如何作用於人的健康生活;

如果你做玫瑰茶,你就要懂玫瑰茶如何嵌入人的健康生活。

只要你懂得美好生活,並將你農場擁有的產品鏈接美好生活,你就可以完成知識的趣味化、系列化、健康化普及,形成在線的健康知識傳遞。

你就是某一個領域的首席知識官,只要你願意。

6、做斜槓:開闢第二戰場

日本也有本暢銷書《半農半X的生活》,所謂“半農半X”,就是一方面親手栽種稻米、蔬菜等農作物,以獲取安全的糧食(農);另一方面從 事能夠發揮天賦特長的工作,換得固定的收入,並且建立個人和社會的連結(X)。目的是追求一種不再被金錢或時間逼迫,而回歸人類本質的平衡生活。

現在很多農旅、文旅的都是跨界的,本身都帶有斜槓,除了農旅、文旅本身,我建議大家尋找增長的第二曲線,不放棄主業,或者跟別人聯合開展其他業務,當然最好能夠嫁接農旅、文旅的優勢,其他業務也能給對自身的農旅、文旅項目帶來幫助,最終完成的是一種跨界增長。跨界增長就像是斜槓青年一樣,不想當廚子的裁縫不是好司機。可能你既是莊主,也是一個教育者,可能還入股了一個餐飲店,你的食材供應給這個餐飲店,可能你也是一個商超的股東,或者商超老闆也是你的股東。

記住,“園區有邊界,市場無邊界。”你可以通過跨界和合作實現全系增長。全系增長,就是從賣產品到賣體驗再到賣生活方式!

榮振環:疫情之下,休閒農業應該這樣應對


《參見莊主》:會不會導致行業大洗牌?

榮振環:

2019年大棚房整治,本來對農旅行業是一個重創,很多企業要麼黯然離場,要麼苦苦堅守,2019年對大家來說都是一個無比艱難的一年。

結果,2020年的疫情,無疑又是雪上加霜,如果疫情控制週期足夠長,抑或相對長週期內沒有產生特效藥及疫苗,仍然有傳播風險的情況下,就會讓這個行業更多企業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鍵問題。好在很多幹農旅、文旅的早些年也不賺錢,有其他主業支撐,有一部分還是把副業做成主業,所以,大洗牌到不一定會產生。各地小規模震盪還是有的。

因為疫情,是大家都太難了。我認為:新冠病毒正在感染抵抗力不強的易感人群,疫情危機會欺負沒有競爭力不擅創新的企業。

這次疫情對大家來說都是一個檢驗。它逼迫所有好的項目、差的項目、尚未起步的項目都

迴歸到同一起跑線。

誰也沒有辦法讓人來,以往紅火的項目,還面臨巨大的人工成本和維護成本。

三個月沒有現金流,有些中小規模的農旅企業、文旅企業都會倒閉,如果沒有訂單、沒有收入、沒有現金流,人員工資都會成為壓垮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種情況下,大家一定要秉承“長期主義”,保護好自己,堅持“活著”。

要想迎來春天,你必須熬過冬天。


榮振環:疫情之下,休閒農業應該這樣應對

《參見莊主》:行業的未來會有哪些變化?

榮振環:

生死麵前,一切都是小事。

賺不賺錢、多賺點少賺點對於很多都市人來說,相比較出去得病的風險,都是次要的。

所以,2020年,可能是“我宅我有理”的一年。

“宅經濟”沒有任何時候會得到全國上上下下的鼓勵,只要宅著,就是做貢獻,這絕對是史無前例。

所以,行業的未來我從兩個層面來說:短期,長期。

1、在疫情波及的短期——宅經濟

1)宅配經濟大發展

人不出來,也得吃飯。蔬菜和農產品配送平臺會得到很好的發展契機。優質健康的農產品、蔬菜、水果迎來了更好的送上門機會。因為去超市、菜市場或者水果店這一個以往的替代選擇,在當下都變成了風險選擇。

農旅、文旅項目思考圍繞人的生活方式,從引人來,到餵飽、喂好一個個家庭

2)虛擬現實探索

農旅、文旅VR/AR等場景體驗類項目,將再次受到關注,人出不來,也擋不住對美好生活、田園生活的嚮往。因為鄉村代表了嚮往的生活。虛擬世界,將一步步的變成現實世界,有條件的可以做這方面的探索。

3)遠程定製辦公漸成趨勢

農園、文旅項目具備良好的環境,人聚集密度低,交流活動空間大,可以為企業啟動定製辦公,人人分餐制,交流每個人距離兩米,覺得不夠五米也沒問題,田園就是有空間。

農園、文旅項目會成為大家走出辦公的理想選擇,而非城市裡鋼筋混凝土的格子空間,大自然的空氣肯定比中央空調靠譜。

4)提供高端孤獨“田園宅”

2020年中國人度過了史上最漫長的春節,宅經濟大顯身手。園區可以創新業務,為在家宅膩了的人提供“更有格調的宅”。換言之,要隔離也得選擇一個好地,到山清水秀的農園裡享受孤獨。

5)網紅化成為風潮

疫情會將線上教育,知識付費推向爆發潮;農旅、文旅項目具備網紅的環境條件,剩下的就是老闆和員工有沒有這個潛質和學習力。未來,大家都可以成為“飯客”、“菜客”、“果客”,完成吃播、菜秀和果藝,你的生活可以讓你過的詩意一些。

王小波有句話:一個人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中國不會只有一個李子柒,農旅、文旅項目會湧現更多網紅。

榮振環:疫情之下,休閒農業應該這樣應對


2、在疫情過後的長期——撒歡經濟


疫情過後,全國人民被壓抑許久的需求必須要得到釋放,一定會進入全民撒歡時代。這時候,活下來並且做好準備的農旅、文旅項目都將迎來客群、收入爆發式增長。

但這次疫情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國人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和工作習慣。

1)生活上,大家會對低密度的田園生活、度假生活更加嚮往。為什麼美國疫情不會產生像中國這種擴散趨勢,人口居住密度是一個關鍵。國外有錢人住在郊區,環境好、配套好,以後的農園、鄉村會成為大家週末度假休閒的不二選擇,甚至鄉下二房的理想選擇。

2)飲食上,這次疫情後,野生動物餐飲會得到全民抵制,優質農產品主題宴、綠色健康農產品會得到大家普遍關注,品牌會切實從客廳、臥室走上餐桌,額外關注健康的人們吃的東西也要品牌化,有產地,值得信賴。

3)工作上,居家辦公、遠程辦公、聯合辦公、線上辦公會在這一階段成為習慣,農旅、文旅的共享辦公空間將成為一種趨勢。企業也許可以選擇一週的幾天走出去,到田園裡,農莊中,完成接地氣的辦公。

最後一點,疫情過後,農旅和文旅項目必須探索會員管理和會員經濟,把自己向生活方式服務商進行轉變。

試想,假如你本地有兩萬會員,在疫情期間,你是不用愁的,你可以整合優質蔬菜、水果、禽蛋,提供給這些會員,他們有需求,還是核心剛需。你可以啟動“一家一莊園”計劃,把園區開房給一家一天,實現高端定製。同時還可以錄製下來,給這家人一個難忘的一天,再配合其他增值服務,一家的錢包份額還是有所想象的。當然,你園區足夠大,還可以分割一下玩。只要你有會員,就有無限連接的可能,就有無限玩法和變現的能力,無論在什麼的環境和危機中,會員會陪你度過。

我最近訂有機蔬菜就是通過北京linlin’s farm,他們就是發展會員制,在密雲有耘澤谷農場、在市裡面有三家linlin’s farm餐廳,在懷柔還有民宿項目,他們通過微商城供應新鮮蔬菜和禽蛋,和會員保持緊密的連接。

人的需求什麼時候都有,關鍵你能否持續連接人,成為某類人的生活方式服務商。

榮振環:疫情之下,休閒農業應該這樣應對


總之,接受我們不能改變的,改變我們能改變的。

健身強己,修煉內功永遠是王道。記住,自強者萬強。

在目前這種情況下,我們與其天天恐懼、不知所措,不如做好準備,利用這段時間修煉內功:園區如何提檔升級、如何打造好內容矩陣、如何鋪設新媒體平臺、能否開拓電商、你自己能否知識化、網紅化,你能夠完成會員經濟……

寒冷的日子總是意味著寒冷正在過去,你要以萬全的準備和最佳的狀態來迎接春天的到來。

還是那句話:要想迎來春天,你必須熬過冬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