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非昔比」雄安新區早期歲時----民情·習俗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的國家級新區,雄安新區(Xiongan New Area)以來本地三縣的居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從以前的工廠加工製造業逐漸轉型為各具特色的服務行業,在交通工具上人們則更多選擇了綠色交通工具~新能源汽車,電動公交車,自行車作為代步工具。時代的變遷不僅僅影響了人們的衣食住行,許多歲時節氣也發生了或多或少的變化。

本地區人民自古以來就有歡度春節的習俗。以農曆來計算,從臘月初八開始,直至第二年的正月十五。

臘八:清晨早起,要吃用黃米、高粱米、雞頭米,紅豆、花生仁、棗、栗子等煮成的“臘八飯”,並有“誰家灶筒先冒煙,誰家高粱先紅尖”的俗語。

「今非昔比」雄安新區早期歲時----民情·習俗


「今非昔比」雄安新區早期歲時----民情·習俗


臘月二十三:古稱“糖瓜祭灶,送灶王爺上天”。這一天全家老少吃糖瓜。建國後,此習俗沿襲多年。八十年代後,祭灶活動多數停止,吃糖瓜之習仍存。

「今非昔比」雄安新區早期歲時----民情·習俗


「今非昔比」雄安新區早期歲時----民情·習俗


「今非昔比」雄安新區早期歲時----民情·習俗


除夕:臘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家家戶戶大掃除,貼對聯(當年如有長輩亡者不貼對聯),年畫。東南鄉晨起上墳祭祖。中午改善生活。入夜,各屋點長明燈,院中撒芝麻秸,稱“踩歲”,放鞭炮,接灶王,迎財神,敬天地,包餃子,全家人守歲。建國後,接灶王、迎財神、敬天地等活動已少見。

「今非昔比」雄安新區早期歲時----民情·習俗


正月初一:五更起,人們穿戴一新,放鞭炮,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團圓餃”。飯前,晚輩給長輩叩頭拜年,平輩互拜(現少數人家還沿用此習)。長者給小孩壓歲錢。飯後,晚輩給同族和鄉里長者拜年,長輩在家等候同族或鄉里晚輩來拜年。若當年家中有長輩去世的,則閉門守孝,初二外出拜年。從初四開始給親友拜年直至十五。

「今非昔比」雄安新區早期歲時----民情·習俗


正月初三:(東北鄉初二)也稱“鬼年”,男人早晨起來準備供品,上墳祭祖。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當天吃餃子,為“捏破五”。

「今非昔比」雄安新區早期歲時----民情·習俗


正月十五:稱“元宵節”,也稱“燈節”。東南鄉村早起吃餃子,放鞭炮。北鄉中午吃餃子,放鞭炮,稱之為小年。晚上吃元宵。從十四日開始至十六日家家戶戶晚上放燈花,十四為人燈,十五為神燈,十六為鬼燈。花會整日活動於各鄉鎮。晚上部分村鎮舉行燈會,熱鬧非凡。

「今非昔比」雄安新區早期歲時----民情·習俗


「今非昔比」雄安新區早期歲時----民情·習俗


「今非昔比」雄安新區早期歲時----民情·習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