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厥阴心包经:治心脑血管疾病有奇效

心包是代心受过的大臣,《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膻中(心包)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说明手厥阴心包经作为手少阴心经的辅佐,协助完成心主血脉、主神明的功能,对保证血脉运行、认知、思维和保持情绪平和等均有着重要作用。所有心脏的病症和问题都可以通过心包经的调理来改善和治疗。

手厥阴心包经:治心脑血管疾病有奇效


“手厥阴心包经穴循行”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属心包,下膈,联络三焦;外行支从胸中出于侧胸上部,循行于上肢内侧面的中间部,入掌止于中指端;掌中分支止于无名指末端。


手厥阴心包经:治心脑血管疾病有奇效

【原文】


《灵枢·经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


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注释:

①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心神为五脏六腑之主,故曰心主。心外有脂包裹其心,名曰心包。心有两经,心中起者,名手少阴;属于心包,名曰手厥阴。

②历络三焦:指自胸至腹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

③两筋:指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

④小指次指:即无名指。

学习经络我们一定要先学会观察经络的走向。经络的走向其实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标有穴位的主经,还有一个是在经络图上找不到的“暗行路”。我们拿心包经举例,《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上说心包经的走向“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三焦是指整个腹腔)。

我们从心包经的循行图看,心包经并没有经过膈肌、上腹、中腹、下腹部的,所以“下膈,历络三焦”,这就是心包经的暗行之路。虽然这条“暗道上没有穴位,但是既然经络循行过此,按“经脉所过,主治所病”的原则,可以看出心包经可以通治上、中、下三焦的病症。

《灵枢》上说心包经主治“手心发热,心跳不安,胸闷心烦,喜笑不休,臂肘屈伸不利”。现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与心脏、心血管有关的疾患。


“手厥阴心包经的腧穴”


在手厥阴心包经这一条路线上,一共9个穴位。在这里,我们重点挑选几个常用到的穴位来讲。

1、天池穴

天池穴在胸部,第4肋间隙,乳头外1寸,前正中线旁开5寸。


手厥阴心包经:治心脑血管疾病有奇效

在胸为阳,主呼吸之清气,故属于天。“天”,天部,“池”,储液之池也。天池名意指心包外输的高温水气在此冷凝为地部经水,是乳汁产生的重要部位,所以名为池。

天池穴对现代女性十分重要,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的女性更是非常重要。因为天池穴是心包经的第一个穴位,经常按揉天池穴可以疏通局部气血,因此自我揉按这个穴位可以预防乳腺疾病。新妈妈乳腺不通、乳汁分泌不够的时候,也可以按揉这个穴位,就会刺激乳汁分泌。

另外这个穴位能够清热。最常用的就是清心热,一般常见就是烦躁、失眠、发脾气。这时候,我们可以行扩胸运动,通过肌肉的拉伸来刺激天池穴,也能够起到降气安神的作用。

2、曲泽穴


曲泽穴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也就是我们摸到肘关节内侧窝里面,在中间偏身体侧,有一条很明显的筋,这就是肱二头肌腱。这肌腱靠身体那一侧,就是曲泽穴。


手厥阴心包经:治心脑血管疾病有奇效

曲即弯曲,泽即沼泽,经气流注至此,入曲肘浅凹处,犹如水进沼泽,故名曲泽。

曲泽穴属水,这个穴位的物质是心包经上、下二部经脉的气血汇合而成,在本穴的变化主要为散热冷降,表现出水的润下特征。所以,曲泽穴,跟曲池穴一样,跟水相关,具有清热的作用。

因为属于心包经,和三焦相表里,所以曲泽清心和三焦之热。常见的就是更年期的烦躁、失眠、结膜炎、小便涩痛。这时就可以对曲泽穴进行按揉。现代也常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中暑等。

3、内关穴

内关穴,在腕横纹上2寸,两筋之间。找的时候很简单,我们用力握拳,就会在前臂内侧看到两条明显的突起的筋,内关穴就是在这两条筋之间。

手厥阴心包经:治心脑血管疾病有奇效

心包在人体之内,是心神寄居的地方,居人体最内部,所以叫内;关,这地方是心神、或者说心气出入的地方,所以叫关,就如函谷关、西海关一样,是一个关口。

所谓内关,指小臂内侧的一道关口。如果一个人气血不足、寒邪偏重,身体末端的手掌就会偏凉,但一般不会凉到内关穴;如果凉过了这道关口,说明已经严重甚至在威胁生命了。这个穴位是心气、心神、心之血脉出入的关键部位,一切与心相关的疾病,皆可取这个穴位进行治疗。

最常见的,就是心痛、心悸。这个穴位还可以用于急救,一些心脏病患者出现胸闷痛发作,就可以按、或者掐内关穴,来行心气、通心络,改善心的血脉运行。

另外,内关穴也是八脉交会穴之一,与公孙穴相对应,主心胸与胃的疾病。有止晕止呕的功效,比如晕车晕船时就可以按压这个穴位,不适的感觉很快就会消失。

内关穴泻心火、安心神的效果很好。可以配大陵、神门,几乎是失眠最常用的一组穴位,调理时敲击、按揉、艾灸、刮痧都可以。

4、劳宫穴


劳宫穴,在手掌心,第二、三掌骨之间。握拳时当中指与无名指指尖之间的掌心取穴。


手厥阴心包经:治心脑血管疾病有奇效

手司劳作,劳代指手;宫意为掌心安居之宫室。手虽然劳作,但劳宫穴这个位置一般是架空的,很少直接接触物品。所以这是一个休息的地方。

临床验证劳宫穴强壮心脏功能,安心定神效果奇佳,同时补养心脏的效果也非常好,且补养速度也快。

按摩劳宫穴可以治疗心率不齐,尤其是对于因情绪波动而导致的血压不稳、心动过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按压劳宫穴可以迅速安定人的情绪,让人保持镇定,让心率恢复正常。

劳宫穴还可以治疗便秘。从经络穴位上看,劳宫穴与治疗便秘联系不大,但在手全息反射区上看,劳宫穴的位置在手心这一块,正是肠胃反射区所在位置。按摩劳宫穴时,根据全息反射理论,肠胃会根据反射区所受到的刺激而不断加强蠕动,没有便意时按摩一下劳宫穴,很快就会有便意。

比如参加大型面试、公开演讲等活动时,如果感到紧张、焦虑,手心出汗,心神不宁,这时不妨按按劳宫,可缓解出汗,还能镇定心神。许多人在不安时会下意识地握拳,就间接的利用了这个道理。

“心包经的经穴歌和主治表”


每条经脉的穴位很多,我们不可能逐一介绍。对于经络特别感兴趣的朋友,其他没有涉及到穴位可以自学。为了方便大家系统记忆心包经的19个经穴和相应的主治,我们把手厥阴心包经经穴歌和腧穴主治提要表列一下,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学习。

手厥阴心包经经穴歌(共9穴)

九穴心包手厥阴,天池天泉曲泽深,

郄门间使内关对,大陵劳官中冲寻。

手厥阴心包经腧穴主治提要表


手厥阴心包经:治心脑血管疾病有奇效

有问题可留言或者私信我,觉得对您有所帮助,记得看后点击关注,后续内容更好看,也可以转发给身边朋友看一看!

记得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