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本没有里克咖啡馆,美国女外交官,让卡萨布兰卡的故事成了真


北非摩洛哥,一个“好色”的国度: 马拉喀什的红色、舍夫沙万的蓝色、撒哈拉的金色……还有卡萨布兰卡的白色。 卡萨布兰卡,位于摩洛哥西部大西洋沿岸,是摩洛哥历史名城,全国最大的港口城市、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 卡萨布兰卡的哈桑二世白色清真寺,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也是西北非最大的现代化清真寺。 但对于全球影迷来讲,卡萨布兰卡在他们心中圣殿却是:80年前那部《卡萨布兰卡》,以及那个神秘的里克咖啡馆。

“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城镇,城镇中有那么多的咖啡馆,她却偏偏走进了我的咖啡馆。” 亨弗莱·鲍嘉的这句台词,令多少痴情的影迷乘兴找遍了卡萨布兰卡,却最终失望而归......。 因为,卡萨布兰卡,本来并没有里克咖啡馆。

好莱坞巨制《卡萨布兰卡》改编自舞台剧《人人都去里克酒店》。 1942年华纳兄弟公司决定将舞台剧改成电影,经历了换人风波之后,英格丽褒曼和亨弗莱鲍嘉出任电影的男女主角。 由于战时资源紧张,影片中的大部分场景都用的是华纳的旧场地,只有里克的咖啡馆是专门为这部影片搭建的布景 。


《卡萨布兰卡》于1942年11月26日首映 。 1944年《卡萨布兰卡》在第16届奥斯卡奖颁奖礼上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三项奖项。 2007年,美国好莱坞编剧协会评选了史上“101部最伟大的电影剧本”,该片排名第一位。 同时,该片被美国电影协会评为影史百大爱情电影之首。

1997年,凯西克里格以美国派驻摩洛哥外交官的身份,首次来到卡萨布兰卡。 作为一位每隔一段时间会重看一遍《卡萨布兰卡》的铁粉,她惊讶地发现,白色之城尽管高档酒吧、夜总会不断涌现,但竟然没有人抢注Rick’s Café的名字,或者借鲍嘉和褒曼的噱头,开一间专供影迷凭吊、追忆、圆梦的咖啡馆。 于是,这个美国妇人开始准备......。

然而,由于《卡萨布兰卡》是舞台剧改编,又由于是搭棚拍摄; 这世间自然没有真实的里克咖啡馆存在。 这种跨地域、跨时空的机缘,对于来卡萨布兰卡朝圣的影迷来说,是个难以释怀的心结。 直到这个有心的美国女性的介入,才圆了全世界《卡萨布兰卡》影迷的一个梦......。


4年后,经过她的一系列的调研,最终确认,这个故事绝对可以书写一个华丽而现实的结尾: 于是,她拿出全部积蓄,在梅迪娜古城的城墙下找到了一个上世纪30年代的破旧、散落着垃圾的老房子。 所以,有心者在仔细端详咖啡馆的本体建筑,并不太像电影里的那一个。但追梦的影迷,谁又会真的在乎这些呢? 经过著名室内设计师比尔·威利斯历时两年的打磨之后,老房子焕发出里克咖啡厅的光彩。

2004年,凯西·克里格花费三年时间筹备的心血之作,就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出现了。 凯西这期间搜罗了大批北非风情的市内装饰物,以匹配这个充斥着北非与西洋文化杂糅感的白色之城闹市区。 做一个让活得老派而精致的人们聚集的地方:这个四面八方聚拢来的人们的心愿,最终得以实现。

当然,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可以讲出来的故事。譬如: 钢琴,那个电影里出现了无数次的道具......。 幸运的克里格在筛选咖啡馆经理人选时,遇见了伊萨姆查巴。 当后者提到自己会弹钢琴,克里格立刻让他在普里耶尔钢琴前坐下来,伊萨姆随手来一了曲《随时间流逝》。 结果可想而知,他立刻被雇佣了。


从咖啡馆开业当年直到16年后的今天,伊萨姆每周有几个晚上都会在庭院的尽头演奏爵士钢琴,同时他还管理着酒吧、餐厅的60名员工。

于是,“里克夫人”渐渐变成克里格的第二个名字。 一开始是因为常客们喜欢这样跟她打招呼;到后来,她决定处理掉美国的资产,将生活变成以咖啡馆为坐标原点,将卡萨布兰卡当作真正的家一样生活。 之后的离婚,不知道跟她将生活重心转移到白色之城有没有干系?

其实,真的没有必要去强求卡萨布兰卡街头的里克咖啡厅,是否真的还原于原著? 带着一颗缅怀之心来朝圣的,都只是在找寻电影中的那种漂浮在空气中的情愫..... 而这里,真的可以有。

墙上英格丽褒曼的照片,似乎比当年拍摄时,老了一些。

吊灯和当地人的画像,在原作中几乎找不到出处,但又能如何?

取材于当地的各种物件,更像是一座小博物馆。

即便是白天,大门紧闭的咖啡馆依然在营造着一种殖民时期的影调。 周边黄颜色的壁灯,将周边的家私和墙壁映衬得有一些喝酒之后的微醺。 好像,过不了多久,主人里克就会回来。

卫生间在地下一层,拐角楼梯走下去,体验不一样的阿拉伯风情。

站在二层,可以欣赏一楼的风景。。。。 但影片中,里克咖啡厅似乎没有二楼。

我们是中午过来叨扰的.....。 原因很简单:周末和晚场都需要提前预约。 据说,周末和晚场,这里一定是一个满员而喧嚣的场子......。 所以,白天自然有白天的益处: 毕竟,可以安静的坐下来体会“赝品”里克咖啡厅的妙处,沉醉在一遍一遍的电影画面中,似乎,生活突然变得如此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