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研究表明鄭和船隊到達過新大陸,為何中國大航海時代沒有到來

學者研究表明鄭和船隊到達過新大陸,為何中國大航海時代沒有到來

梁啟超在《祖國大航海家鄭和傳》中,發出過這樣的感慨和疑惑:

哥倫布以後,有無量數之哥倫布,維哥達嘉馬以後,有無量數之維哥達嘉馬。而我則鄭和以後,竟無第二之鄭和,噫嘻,是豈鄭君之罪也。

鄭和下西洋拉開了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序幕,但卻錯過了最好的機會,從此西方國家從中獲得了巨大的財富逐漸興起,逐漸超越了東方的中國成為世界的中心。

鄭和的身世之謎

《明史·宦官傳》第一篇就是鄭和的傳記,第一句話寫道:“鄭和,雲南人,世所謂三寶太監者也”。對於他的先世並未提及,正史中關於鄭和其人的描述是:本姓馬,回族,明朝軍隊攻入雲南,鄭和幼年被俘,被送入燕王府中當了小太監。因在“靖難之役”有功,次姓鄭,升為內官監大太監。

學者研究表明鄭和船隊到達過新大陸,為何中國大航海時代沒有到來

美國《百科全書》(1829年問世,1918年新版定型)記敘:鄭和是蒙元時期,雲南統轄將領的後裔,他的父親是虔誠的伊斯蘭教徒馬哈只,是默罕默德的子孫,馬姓是默罕默德的音譯。15世紀,他率領龐大的艦隊繞過非洲到達印度,這比葡萄牙人早了100年。

這在中國也得到了印證,1913年在雲南昆陽發現了馬哈只的墓碑,1937年發現了《鄭和家譜》,經過考證後得出結論,鄭和是元朝政治家布哈拉貴族賽典赤的六世孫。

在鄭和最後一次航行,從印度洋迴歸祖國時,六十二歲的鄭和病逝在寶船上。按照他的遺願,按照伊斯蘭教的儀式,屍體用清水清洗,全身裹上白布,在周圍教徒“阿拉是偉大的”吟唱聲中,頭朝聖城麥加的方向,投入了茫茫的大海中。

鄭和是大海之子,他把最熱愛的大海作為了長眠之地。帶回南京的只有一雙生前穿過的鞋子和一小撮頭髮,葬在南京城外,供後人憑弔。

學者研究表明鄭和船隊到達過新大陸,為何中國大航海時代沒有到來

世界之最的船隊規模和寶船性能

鄭和下西洋的船隊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一支大規模的遠航船隊,也是一支史無前例的海上特混編隊。鄭和船隊由200餘艘不同用途、大小不一的遠洋海船組成,除了船員和其他輔助人員,還有隨船出征的萬餘精銳戰士,規模宏大,人員之多,都創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新紀錄。

不僅船隊規模龐大,寶船的性能也是領先世界的,據《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的座艦,長44.4丈、寬18丈,排水量14000噸,載重7000噸。美國學者李露曄在《中國稱霸海上》一書中,做了一個比較,一艘寶船480英尺長,160英尺寬,是當時世界最大的木質帆船,而達·伽馬率領的葡萄牙艦隊,最大的帆船,只有100英尺長,載重只有120噸。

鄭和第一次遠航,比哥倫布首航美洲早了87年;比達·伽馬開闢東方航線早了93年;比麥哲倫從美洲航行到亞洲早了116年。由此可見,鄭和下西洋創造了世界航海史上舉世無雙的輝煌。

學者研究表明鄭和船隊到達過新大陸,為何中國大航海時代沒有到來

航線最遠之謎

根據隨同鄭和出使的馬歡撰寫的《瀛涯勝覽》記載,鄭和的船隊的航線經過東南亞、印度洋各國、阿拉伯半島和東非沿岸諸國,最遠應該到過非洲的肯尼亞。

然而西方學者認為,鄭和的船隊繞過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進入了大西洋,可能到達過澳洲,甚至到達了美洲。

這並非無稽之談,1879年澳洲達爾文港附近,在一棵200年榕樹根下,發現了帶有明顯明代風格的壽星雕像,這可能是鄭和船隊帶去的。英國學者孟席斯認同此觀點,並做了更加大膽的推測,他研究了鄭和航海的歷史事蹟,到過120個國家900多個博物館,收集了大量的資料和海圖,全面論證了鄭和率先發現“新大陸”的觀點。並在美洲沿岸地區發現了中國古代的盔甲、墓葬和中式村莊的遺蹟。

學者研究表明鄭和船隊到達過新大陸,為何中國大航海時代沒有到來

明朝下西洋的目的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

除了尋找廢帝朱允炆之外,用朱棣的話來說,就是“宣教化於海外諸番國”,就是為了擴大明朝在海外各國的政治影響力,顯示天朝大國的富庶與強大。

在永樂十八年,明朝皇宮中宴請各國使者的宴會上,響起了這樣的頌歌:

四夷率土歸王命,都來朝大明。萬邦千國皆歸正,現帝廷,朝仁聖。天陛班列眾公卿,齊聲歌太平。

在這種得意洋洋的歌聲中,明廷上下對下西洋出現的“四夷來賀”的結果,歡欣鼓舞。

學者研究表明鄭和船隊到達過新大陸,為何中國大航海時代沒有到來

當時的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按照航海實力,發現新大陸的應該是中國,而不應該是西班牙人,這是西方學者幾乎一致的想法。

西方的大航海,目的是奪取殖民地,掠奪巨大的財富,給當地的人民帶來的是戰亂和災難。然而明朝的鄭和7次下西洋,沒有霸佔哪怕一丁點的海外殖民地,不僅沒有掠奪別國的財富,還給予各國大量的饋贈,以及和平與安定。這種做法,是當時的航海大國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格蘭等西方國家所不能理解的。

一場突然來臨的大暴雨引發雷擊燒燬了新建的紫禁城三座主殿,此事被欽天監認為是鄭和下西洋勞民傷財的惡果違背了天意,上天才降下災禍警醒世人。同年,鄭和的船隊到達美洲發現了儲量驚人的銀礦,但是大明皇帝認為天意不可違,決定放棄財富,停止了下西洋的活動。

幾十年後,哥倫布發現了美洲,西班牙在美洲掠奪的白銀總量超過10萬噸。

當世界東方的唯一超級強國走出了邁向海洋的第一步,又擁有一支世界無敵的強大艦隊時,中國有機會先於歐洲列強成為世界最大的殖民強國,可惜中國沒有,這確實值得當今每一箇中國人深思。

《明史‧鄭和傳》

《明史·宦官傳》

《祖國大航海家鄭和傳》

《瀛涯勝覽》

《中國稱霸海上》

《百科全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