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多角度的敘事技巧,看電影《阿甘正傳》:一個時代社會的縮影

導語:《阿甘正傳》(豆瓣評分9.5)電影問世以來,帶給人們的是一場精神盛宴,它創造了美國3億、全球6.57億的票房收入奇蹟,並且在1995年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輯和最佳視覺效果等6項大獎,是一部蜚聲世界的電影。

美國《時代》週刊記者如下描述了觀眾觀看此影片後的情景:“男女老幼懷著真誠的感傷湧出電影院。孩子們似乎在想問題,成年人在沉思,成雙成對的人則互相緊緊握住對方的手。”正如戴夫·凱爾所寫,“阿甘在一夜之間變成了美國人的偶像之一”。

該影片問世以來就承載著把藝術與生活緊密相連的文化橋樑之使命,為我們宣揚了60年代美國的主流意識形態,展現了一個時代社會的縮影,它所傳達的人生價值取向與社會大背景交互情況等值得我們深思。

從多角度的敘事技巧,看電影《阿甘正傳》:一個時代社會的縮影

一、《阿甘正傳》的演出背景

電影《阿甘正傳》的歷史背景設置於二戰後三十年的美國,這段時期也是美國曆史上最為風雲激盪、波瀾壯闊的時代。一方面,科技引領資本主義飛速發展;另一方面,人們的精神世界混亂和動盪,年青一代失去了生活目標和人生追求,處於絕望的邊緣。

影片採用對比與象徵的手法,一方面,電影一開頭就“偷天換日”,將反叛的青年針對現存社會制度之批判轉換為對道德之自省,極度的放大了像女主人公珍妮那樣的反主流文化運動的嬉皮士一族等。另一方面,代表著美國傳統文化價值體系的阿甘卻總以救贖者的形象出現,在珍妮陷入崩潰結束流浪生活後給予了她一個溫暖歸所。影片想要告訴我們只有迴歸到自然原始的本真社會,才是珍妮這一類人唯一的歸宿;通過阿甘和布巴的友情,顯示出種族衝突問題在官方的努力與奮鬥中已經得到解決;阿甘身上表現出來的詩性精神與質樸的心靈道德,使他走出戰爭陰影,重獲新生。

從多角度的敘事技巧,看電影《阿甘正傳》:一個時代社會的縮影

我們可以看到,影片雖沒有人物角色的鮮明二元對立,但其貶抑和弘揚的價值取向卻不言而喻。六七十年代,美國人的頗多激進瘋狂行為都轉移到了珍妮和丹上尉身上,他們“誤入歧途”,只有阿甘一直安分守己,遵循著傳統的生活與道德準則,服從權威和法律。他從來不受外來的侵擾,一切“瘋狂”都與他無關,他懷揣著夢想,用自己的執著反覆地做自己應做的事,並最終收穫成功與幸福。忠誠、善良、寬容、勇敢,頭腦簡單的阿甘對功名利祿沒有概念,他豁達、坦蕩地以一顆平常心度過生命中每一個耀眼的時刻。最後,阿甘迴歸故里,與他的小弗雷斯過著簡樸的田園生活。在阿甘、珍妮與丹上尉的命運交錯與對比中,我們不難看出影片對傳統價值觀念的肯定,即發揚傳統美德與文化所推崇的品質,遵循傳統的家庭價值觀念,這既與從八十年代開始美國保守派重新定義美國精神的努力相吻合,又與美國主流價值觀的回潮相契合。

從多角度的敘事技巧,看電影《阿甘正傳》:一個時代社會的縮影

在經歷了六十年代狂飆突進式的社會激進運動之後,影片上映的九十年代時,昔日的激進行動主義者們已步入成熟的中年,逐漸迴歸主流社會,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也在向保守迴歸。影片或許更多地想與人們在思想上產生共鳴,為如今尋求意義的人們提供了一種新的歷史表述和圓滿結局,從而卸去他們沉重的道德包袱,獲得精神上的昇華,並鼓勵平凡的幸福。倡導傳統美德與文化所推崇的品質——誠實、善良、守信,遵守社會制度。倡導傳統的家庭價值觀念-塑造和諧的家庭秩序,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倡導在紛繁複雜、充滿慾望的現代社會中迴歸自然原始的本真。

二、多角度的敘事技巧

羅蘭·巴爾特說過:“敘事遍存於一切時代、一切地方、一切社會。……它超越國度、超越歷史、超越文化,猶如生命那樣永存著。”

阿甘正傳》以阿甘在這段歷史中走過的人生軌跡為主線,採用拼貼、串聯的敘事風格,通過獨特的敘事視角、時間、空間,將敘事技巧發揮得酣暢淋漓,既深化了主題,更賦予了電影深邃的藝術魅力。

1.交替使用第一和第三人稱兩種敘事視角

從多角度的敘事技巧,看電影《阿甘正傳》:一個時代社會的縮影

敘述視角亦稱為“敘述聚焦”,即指敘述故事語言中對故事內容進行講述和觀察的特定角度。《阿甘正傳》交替使用第一和第三人稱兩種敘事視角,使觀眾在或近或遠、時親時疏的感覺中多角度瞭解電影之主題。影片開頭和結尾的羽毛畫面、阿甘同周圍路人講述其經歷情景均採用了第三人稱,使觀眾通過旁觀者的視角看到了現實中的阿甘,彷彿在影片中坐在阿甘身旁的路人們,諦視著阿甘講述關於自己的故事。從童年,到上學,到越戰,到捕蝦做生意,最後到迴歸成為園丁,都採用第一人稱敘述阿甘每一段的人生歷程,而且幾乎每段故事中都穿插有阿甘的旁白。阿甘獨特的說話節奏、濃重的口音與簡單用語等無不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極大增添了影片的親切感和真實性,使觀眾深受感染,切實地體會到阿甘簡單的快樂與知足的人生。

2.兩種敘事時態交織進行

電影是一種的特殊三維時空藝術,敘述者可以改造事件在電影時間中的順序,將現實中不可逆的單向時間變為敘事中可逆、多維。《阿甘正傳》藉助兩種敘事時態交織進行。第一種線索以現實時間為基礎,阿甘在公交車站內等車,期待著與他的愛人及好朋友珍妮見面,並同身邊的人聊天。第二種由極具時間感的倒敘方式展開,呈現阿甘的成長片段與社會歷史變遷。在片中,人物眼前的故事與過去的生活在阿甘敘述中被自然銜接起來,反覆交叉演繹,現在狀態與過去時態既相互關聯又相互獨立,故事場景和情節之間的變換流暢自然,極大拓展了影片的意義,增添了影片的立體感。而且主人公阿甘始終生活在故事中,使觀眾更真實地與之貼近。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在呈現現實、回憶的畫面時採用亮色調,顏色非常顯眼。而在講述歷史,表現戰爭年代時又採用暗色調,只留下簡單而又樸素的黑白兩色。

從多角度的敘事技巧,看電影《阿甘正傳》:一個時代社會的縮影

3.敘事空間

敘事空間是影片內容與情節賴以發展的空間環境,是使敘事結構與敘事內容緊密相連的有機載體。《阿甘正傳》,採用勾勒的手法,描繪出一個粗略的時間框架,只將美國幾個重大的事件演繹出來,從而展現著人們日常的生活景觀,有效地脫離了對錶現生活瑣事的鏡頭複製。如此的敘事方式巧妙地實現了故事的局部情節與總體藝術風格的高度結合。其次,虛擬特技的運用與影片本身配合得天衣無縫。藉助電子計算機,高超的特技處理帶領阿甘出現在了各個歷史畫面中,使阿甘的命運與歷史同步呈現,更好地讓觀眾在有限的時間重溫無限的歷史,這無疑賦予了影片更寬廣的敘事空間。影片通過這樣鏡頭的拼貼、組合,使觀眾的視點在阿甘與珍妮、現實和過去之間自如切換,使如此浩大複雜之歷史空間得以呈現。

三、建構起後現代主義的敘事方式與造型風格

電影《阿甘正傳》以一個被我們視為“弱智”的低能兒阿甘為視角,貫穿起一個被改寫的美國近代人文歷史,並且片中許多鏡頭同片段都有很強的娛樂性,所以它無疑是一部具有典型後現代主義特徵的影片。比較明顯的是即便是在描寫腥風血雨的戰爭場面時也帶有喜劇色彩,特別是在展現越戰這一美國重要的歷史時,戰前訓練伴隨著布巴喋喋不休的“蝦經”;在越南戰場營地,又戲劇性地下了四個月的雨;進入越戰的戰場時,從直升機升空盤旋到降落的背景音樂,給觀眾帶來的是與戰爭無關的輕快感覺。加之鏡頭中廣闊、唯美的景色,令我們產生彷彿士兵們在鄉村田野間漫步,而不在戰場的錯覺。

從多角度的敘事技巧,看電影《阿甘正傳》:一個時代社會的縮影

此外,阿甘形象的愚頑性顛覆了以往好萊塢影片中的英雄形象,“傻人傻福”的電影敘事手段既極大地打破了人們約定俗成的因果概念,又造成一種意外的喜劇效果,使觀眾獲得一種親切感和感官上的愉悅。從意外創作出印有笑臉和“祝你快樂”的經典T恤衫到成為一個全國聞名的跑步倡導者,“真實感”與“滑稽感”始終在影片裡被強化,這些情節的選擇使原本應高高在上的主人公物變得平凡而貼近觀眾。

影片用一個個玩笑消解著歷史的恆定,模糊了虛構與真實的界限,提供了歷史的另一種可能面,從而建構起後現代主義的敘事方式與造型風格,使觀眾在寓言中徜徉著享受觀片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