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告訴你:領導如何優雅地將下屬的功勞佔為己有

【出處】《資治通鑑·周紀四》

【原文】田單相齊,過淄水,有老人涉淄而寒,出水不能行。田單解其裘而衣之。襄王惡之,曰:“田單之施於人,將以取我國乎!不早圖,恐後之變也。”左右顧無人,巖下有貫珠者,襄王呼而問之曰:“汝聞吾言乎?”對曰:“聞之。”王曰:“汝以為何如?”對曰:“王不如因以為己善。王嘉單之善,下令曰‘寡人憂民之飢也,單收而食之。寡人憂民之寒也,單解裘而衣之。寡人憂勞百姓,而單亦憂,稱寡人之意。’單有是善而王嘉之,單之善亦王之善也!”王曰:“善。”乃賜單牛酒。後數日,貫珠者復見王曰:“王朝日宜召田單而揖之於庭,口勞之。乃布令求百姓之飢寒者,收谷之。”乃使人聽於閭里,聞大夫之相與語者曰:“田單之愛人,嗟,乃王之教也!”

【解讀】按理說,當領導的不僅要知人善任,更要心胸開闊,畢竟下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可以歸功到自己身上,但是有的人卻不是這麼想。歷史上有無數功高蓋主的功臣名將,死在帝王的猜忌和陷害中,為我們書寫一段又一段的血淚史。

現代職場,不再是你死我活、腥風血雨。但是牽涉到利益,上下級之間矛盾仍然是迴避不了的話題。上述《資治通鑑》記載的這個小故事,為各位當領導的提供了有益的借鑑。

《資治通鑑》告訴你:領導如何優雅地將下屬的功勞佔為己有

一、帝王心思之陰暗面

田單打敗燕國侵略者,扶持齊王上位,並出任齊國國相,可謂國之砥柱。有一天,他見到一個老人渡淄水時凍得直哆嗦,走出水面時已不能前行。田單便解下自己的皮袍給他披上。這在齊襄王的眼中就覺得十分刺眼,馬上聯想到田單在收買人心,計劃奪取我的王位。

站在齊襄王的角度這麼想完全是正常的。田單已經功高蓋主了,此時還在收買人心,好事他一個人幹完了,他想幹什麼?齊王還怎麼幹?

雖然比較陰暗,君王的權力思維迫使齊襄王不得不這麼思考。

《資治通鑑》告訴你:領導如何優雅地將下屬的功勞佔為己有

二、貫珠者之陽謀

貫珠者指的是一個穿珠子的人,實際上就是無名小卒。

他恰好在不該在的時間出現在了不該在的地方,聽到了齊襄王內心的陰暗計劃。按理說知道了上層這種不該知道的事情之後,無名小卒一般都是被滅口的。

好在貫珠者反應敏捷,思維活躍,將死棋下成活棋。不但保住了自己的命,也保住了田單的命,甚至幫助齊國續了幾年的命。

貫珠者的做法其實也不是什麼陰謀詭計,無非就是借花獻佛、嫁接功勞而已,把田單的善行變成自己的善行。但卻極大地釋放了齊襄王的戾氣,緩解了緊張的君臣(上下)矛盾。

第一步,對於公開、嘉獎表揚田單(下屬)的善行,將田單做的“好人好事”都變成在齊襄王授意之下做的。也就是說,田單只是奉命行事,真正的善心善舉來自齊襄王,這樣就把田單在民眾中的威望、好感“引流”到了自己頭上來。

第二步,以嘉獎為契機,將田單(下屬)的善行擴大化、普遍化,讓更多人知曉,也惠及更多人。這樣一來,田單突兀的善行就淹沒在齊襄王普天同慶的善行這種,既突出了齊襄王的偉光正形象,又直接削弱了田單的功勞。

僅此兩步,效果很好。果然民眾都說:“田單之愛人,嗟,乃王之教也!”


《資治通鑑》告訴你:領導如何優雅地將下屬的功勞佔為己有

三、這個案例的價值

1、對於領導來說,下屬能力強、水平高,都不是問題,只要用好、用對,都可以為我所用。即使出現功高蓋主的情況,也可以通過學習貫珠者的做法,嫁接功勞、引流威望。這既是領導應有之能力,也是應有之思維。

2、對於下屬來說,低調做事、擺正位置非常重要。如果出現了與上級搶功勞的情況,要學會主動讓功於領導。畢竟在任何組織中,創造一個寬鬆、積極的環境,對於自己的成長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