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有可能成為第二個深圳嗎?

用戶3932592468


湛江不會成為第二個深圳,因為湛江的總面積比深圳大,戶籍人口比深圳多!湛江的徐聞縣才有機會成為第二個深圳,因為:1.徐聞的區位優勢跟深圳相近,徐聞靠近海南,對岸就是海南,就像深圳河的對岸就是香港;2.徐聞的土地面積和深圳的相近:深圳面積1996.85平方公里,徐聞的面積1979.6平方公里,差不多一樣大;3.徐聞目前現在的經濟狀況跟深圳相似,深圳設特區以前的過去也是一個小漁村小城鎮,現在徐聞也是一個落後的小縣城;4.海南將擴大開放15-25年左右的時間後,將成為中國的國際貿易、金融中心,徐聞即有可能成為廣東西部第二個深圳,一切皆有可能(想想就美)。[害羞]





徐聞隨手拍


就一般而言湛江想要成為第二個深圳已經很難了,但是不是說湛江就不能實現很好的發展,要知道,湛江區域位置、自然條件是遠好於深圳的,湛江曾經就是廣東的第二大城市。但是,中國已經進入到城市化的下半場,城市格局趨於穩定,沒有重大的政策導向,城市發展的格局很難有所突破。而湛江恰恰可能得到重大的政策導向。隨著大灣區、海南自貿區和北部灣區等政策的落地,以湛江為首的粵西地區面臨著重要的機遇與挑戰,我覺得以湛江為龍頭將粵西地區劃分出來升格為直轄市,既可以逐步解決廣東區域發展嚴重不平衡的問題,也能很好地將各項政策的利好疊加,極大地推動區域發展。

粵西(粵西地區)是廣東省西部地區的簡稱。粵西地區一般包括湛江、茂名、陽江、雲浮四個地級市。但若按經濟發展角度劃分則只包括湛江、茂名、陽江三市,不靠海經濟總量位居廣東末位的雲浮,珠三角不帶,粵西也不帶,但我們還是負責任的將雲浮納入粵西。2018年茂名經濟總量約3100億,湛江剛超3000億,陽江1350億,雲浮僅850億,四市相加總量為8300億左右,在廣東能排進前五,在全國能排進25名以內。從人口看湛江約700萬,茂名約580萬,陽江與雲浮均約300萬,共約1880萬,可以成為超大城市。粵西有優良的港口,地理位置優越,處於雷州半島與北部灣、大西南聯結點以及粵港澳合作次前沿。

粵西的大學湛江:廣東海洋大學、廣東醫科大學(湛江)、嶺南師範學院、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廣東文理職業學院和湛江幼兒師範專科學校。茂名:廣東石油化工學院、茂名職業技術學院、廣東茂名健康職業學院和廣東茂名幼兒師範專科學校。雲浮:廣東藥科大學(雲浮)、羅定職業技術學院。陽江:陽江職業技術學院


職業教育在線


湛江原有的地理環境,天然資源。以前也有臺灣,香港和國外的老闆去投資發展。但現實是個個老闆都有同感?生意有得做,但開消太大?是什麼原因呢?問下那些老闆就清楚了。舉一個最簡單例子,吳川博鋪做膠鞋是全球銷量第一的!為什麼有許多鞋廠搬到外省去做呢?問下當地人就知怎麼一回事了!


鑑水閒人


湛江不僅不可能成為像深圳那樣的城市,甚至連珠三角的東莞和佛山這二個二線城市也是無法追趕。下面就從幾個方面來分析分析! 

 一個企業的成長曆程是經歷成立、成長、成熟、衰退的過程,一個國家也是如同企業一樣有著從低收入國家、中等收入國家、中高等收入國家和高收入國家(發達國家)的發展過程。我國目前已經處於中等等收入國家的行列,城鎮化率達到60%。也是經濟發展從高速增長向中速發展轉化的時期,城鎮化率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指標,這決定著未來的城市規模可以達到如何的程度!  

我國每年以接近1%的城鎮化率發展速度,快速從農村大量人口轉移到城鎮,這也是城市擴張最快的時期。一些城市絞盡腦汁想方設法地出臺各種各樣的人才引進政策,並進行了大規模的基礎建設、地鐵軌道、高鐵線路、配套設施、房地產開發,其目的就是為了城市快速成長和擴張。而這種擴張機會也不是永久性的,而是從如今的60%城鎮化率到75%的城鎮化率時基本告一段落。15年,也就是到2035年前後基本上結束城市擴張的腳步,一個城市再要發展可就難上加難! 

 

湛江2018年GDP才3000億,只有深圳的1/7,東莞或佛山的1/3。人口數量730萬,可城區人口才200多萬。不論從城區已開發面積,還是GDP總量上都遠落後於佛山和東莞。即便是東莞、佛山地區停滯不前,湛江也是無法在城鎮化完成期間迎頭趕上,也就意味著湛江的發展十分有限。  

在整個北部灣地區,有著廣西首府南寧、海南省會海口,還有兄弟城市茂名,以及防城港、北海、欽州、三亞等諸多城市。北部灣的經濟圈最大輻射範圍也就在粵西地區、海南省和廣西南部地區的範圍,整個經濟總量估計也就接近深圳的規模。可相互之間還是沒有達成共識,連北部灣的核心城市也無法確定。更不用說進行產業分工和資源共享。

  

北部灣地區的發展很難再有突飛猛進的時期,在未來的15~20年裡假如還是找不到北,構建不了一個具有競爭力的城市圈,那麼最終會淪入為珠三角的腹地,配合大灣區的發展,只能的產業鏈的中端環節發揮作用,比如現在湛江的化工產業。湛江最大的可能是在廣東地區的一核一帶一區的總規劃下,在中端產業和旅遊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而經濟實力和產業競爭力離珠三角越來越遠。


史帝克金森


關於此題,很多人都提出了自已的回答,我不再重複,只補充一點不大不小的看法吧。

湛江地處南海一線,實際上是華南地區極其重要的海空軍基地,湛江市區有相當大一片,駐紮著南海艦隊司令部,湛江港也是南海艦隊最核心的母港。

湛江及所轄的一些縣市,駐有我海航部隊和空軍部隊的重要機場,雷達監控基地,導彈基地等等,還是我海軍陸戰隊的發源之地和重要駐地。

湛江與海南隔瓊洲海峽對望,長期以來,是我國經略南海,保障南海地區和平的重要支點。

當然,隨著整體國力的發展,自九十年代後,我國陸續在海南建立了一系列海空基地及衛星基地,從戰略上看,呈現出由大陸向海洋的前出發展態勢。但湛江做為海陸交接要點,其軍事戰略樞紐地位仍不容忽視。

湛江風景氣候怡人,作為我國首批開放的沿海城市,其地方經濟當然也取得了長足發展。不過,每個地方都會遵循自有優勢特色去發展,湛江與深圳各有特點,對特區經驗是重在學習吸引,不必也不會照搬深圳的套路行事。


林林老闆


開什麼國際玩笑,腦動再大也不能有這種提問,湛江只是一個落後的放逐之地,只有氣候適中的地理環境位置,吸引外來退休人群來湛置業,導致房價飆升,與深圳相比較,湛江是一個沒有活力的城市,是一個養老的優閒之地,經濟發展緩慢,落後,一個曲型的高消費低收入的地方。

大家千萬不要把湛江想得那麼美好,沒錢在湛江生活是很艱難的。交通便利差,滿街的小電動,不要說地鐵,連軌道交通都沒有,反正現在湛江的發展不盡人意,與大地方相比,簡直是太TM的落後,深圳才是大家嚮往的地方。


一一8一一


湛江目前肯定沒法超深圳的,但湛江的確每年都在變化,經濟和城市面貌都在改變。

南海艦隊遲早會搬到海南,現在海南就是打造成夏威夷一樣,旅遊與軍港同在,南海也的確沒像海南這麼好的位置了。以前市區好多改造無法通過部隊,霞山至金沙灣觀海長廊,現在似乎也談通了,都慢慢動工了,說明了什麼。

至於經濟,現在廣東省的給湛江的感覺就是經濟靠自己,能拉到什麼樣的大企業,能有什麼大企業的注資靠自己地方政策,自己想辦法。像企業孵化基地應該開多點,又想經濟跑的快,又想要碧海藍天,是不可能的。

廣南省的事也吹了好多年,也不是不可能,好多事都沒談的通,擱置了。

現在湛江大型基建的項目,要麼布個很大的局,要麼就是砸自己的腳,也許再過個十年,湛江變的很不一樣…………


糖糖系豬


這個可能性極低,這主要由以下因素決定:

一、湛江位於中國大陸南端,隔瓊州海峽與海南島相望,是一個風景秀麗,物產豐富,基礎設施完善,有一定工業基礎,歷史文化底蘊厚的宜居海濱城市,現列為廣東省副中心城市,是粵西和北部灣城市群中心城市;湛江獲得的榮譽稱號有: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等,湛江最近兩年的GDP是3000億上下,沒有明顯的產業優勢和品牌產品;而深圳呢?也是濱海城市、是我國毗鄰香港發展最好的第一批經濟特區,是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之一,目前最具活力的粵、港、澳大灣區四大中心之一、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國家科技產品創新中心、中國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試驗區並全力建設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其它不舉,單單這些稱謂,足見深圳在我國改革開放經濟發展中的份量;深圳2019年的GDP已接近2.7萬億,有華為、比亞迪、騰信、華大基因、中興等知名品牌企業,深圳已經是一座具備環境優美、創業宜居、開放性、包容性、創新性的現代時尚國際大都市!從上可看出,深圳的發展戰略定位是國家重量級的,而湛江的發展戰略定位主要限於廣東省,與廣東省的珠海市、汕頭市相當而已,可見湛江與深圳的地位和體量還有相當大的距離。

二、國家目前沒有扶持湛江發展成為第二個深圳的必要,國家的重點是支持發展海南自貿區和處在大灣區的中心城市深圳,這是國家級戰略,要知道深圳能發展這麼好也跟傾全國之力支持有關,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成功;而國家的資源是不可能太分散、無的放矢、廣東省又定位湛江為廣東省副中心城市並納入相應的發展規劃中,一切均以此為依據來支持湛江的發展,也就是全省發展一盤棋的一部分。

三、按照目前情況,在沒有國家規劃明確大力支持的前提下,依湛江所處的位置、綜合經濟實力、科技人文等因素,短期內跟深圳各方面比較,還是有相當長的距離,不過,腳踏實地、揚長避短、利用靠近海南的優勢和在廣東省的地位,未來發展成為粵西的明星城市也指日可待!

綜上所述,深圳的“天時、地利、人和”相對於湛江都有絕對優勢,目前湛江成為第二個深圳的可能性極低、可以說是不可能![笑][笑]2020.1.6.








地球伴我行


沒有任何可能,連理論上的都沒有,深圳只可能有一個,沒有可複製性,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產物,當年是舉全國之力,才有了今天的深圳,而深圳緊鄰香港,也起到了一定的紐帶作用。湛江有軍港,有自己的使命,放著好好的自己不做,為什麼要做深圳?也沒有必要和深圳比拼。做好幸福的自己就對了。




寶哥說vlog


湛江就是湛江,不可能成為第二個深圳!全國也不會出現第二個深圳,時代背景不一樣了,國家經濟實力強起來了,中國城市格局趨於穩定。

深圳是我國設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它是改革之初當做試驗田來探索發展的,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國家給了政策,引進外資,搞起了中外合作,最後取得了巨大成功。改革開放之初深圳只是一個人口幾萬的“小漁村”,如今已經發展成為一座擁有1300多萬人口的國際化大都市,2018年深圳GDP達到了24222億元,超過香港位居全國第三,亞洲第五。如今深圳被支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打造“全球標杆城市”。



深圳的地理位置全國找不到第二座,深圳的開放性、包容性以及探索和奮鬥精神,可以被模仿、學習,但想要成為下一個“深圳”,根本就不可能。

湛江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雷州半島上,地處粵桂瓊三省區交匯處,地理位置優越。湛江也是改革開放之初全國設立的第一批沿海開放城市,但可惜的是,湛江這些年來的發展卻差強人意。2018年湛江GDP為3008.39億元,人均GDP則是4.12萬元,不到全國平均水平。

近年來,湛江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大力實施“工業立市,以港興市”戰略,同時湛江還被確立為廣東三大副中心之一,未來它的發展前景還是比較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