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雨和萊格西藍莓在重慶涪陵的引種表現及栽培技術

藍雨和萊格西藍莓在重慶涪陵的引種表現及栽培技術

宋明華等

藍莓學名越桔,屬杜鵑花科越桔屬,是開發前景廣闊、經濟價值較高的新鮮小漿果樹種。涪陵位於三峽庫區腹地,立體氣候明顯,適於多種果樹生長,2016年初從西南大學引進了南高叢藍莓藍雨 ( Bluerain )和 萊 格西( Legacy )兩個品種,通過 3 年觀察,兩個品種均表現出較強的生態適應性,早結、豐產、優質,具廣闊的市場前景,目前已經被涪陵區確定為主栽品種,在生產上開始大量推廣。


藍雨和萊格西藍莓在重慶涪陵的引種表現及栽培技術


1  引種情況

試驗地位於涪陵區同樂鄉雪峰村,中心區位於東經107°15′40″ ,北緯 29°26′44″ ,海拔1 025m ,屬中亞熱帶溼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3.2~14.4℃ ,年降雨量1 250~1 350mm ,年日照時數 1 100~1 200h ,年相對溼度80% 。土壤為黃棕壤土,有機質含量1%左右,呈酸性至微酸性。

2016年1月從西南大學引進南高叢藍莓藍雨 1.3萬株、萊格西3 000株, 2年生營養缽組培苗。栽植前平整土地並改良土壤,土壤pH值 5.4 左右。之後正常栽培管理、定期觀測物候期、測量果實性狀。 2018 年平均每667m2 產量超過 200kg ,售價 60 元/kg。

2  引種表現

2.1  物候期   兩個品種的花芽萌動期均在2 月中下旬,葉芽萌動期在 3 月上中旬,盛花期 3月下旬,落葉期12月底。果實成熟期藍雨在6月上旬,萊格西在6月中旬(見表1 )。

表 1   2018 年藍雨和萊格西藍莓物候期 月 - 日


藍雨和萊格西藍莓在重慶涪陵的引種表現及栽培技術

2.2  藍莓生長情況   兩個藍莓品種均表現出較強的生態適應性。藍雨樹勢較強,樹姿開張,抗逆性較強,掛果期長,不易掉果,著果率高。萊格西樹勢強,分枝能力強,樹姿半開張,著果率高,豐產性好,耐貯運。 3年生藍雨樹高1.7m ,冠徑1.5~1.7m ,株產1.5kg;3年生萊格西樹高1.5m ,冠徑1.5m,株產1.2kg,表現出早結、豐產、優質的特性。

2.3  果實性狀   藍雨 6 月上旬成熟,平均單果質量1.2g ,口感脆甜,含糖量高(13% )。果實圓形,掛果期長,不易落果。萊格西 6 月中旬成熟,果大,平均單果質量 2.2g ,果實甜中帶酸,含糖量約12% (見表2 )。

表 2   藍雨、萊格西藍莓果實經濟性狀


藍雨和萊格西藍莓在重慶涪陵的引種表現及栽培技術


藍雨和萊格西藍莓在重慶涪陵的引種表現及栽培技術

3  栽培技術

3.1  園址選擇   選擇交通便利、排灌方便,光照充足、坡度較緩、有機質含量高、質地疏鬆的酸性砂壤土為宜。

3.2  土壤改良   增加有機質含量和保持土壤酸鹼度是改良土壤的兩大關鍵,每667m2均勻撒施草炭等有機肥 2 000~5 000kg 。當土壤 pH 值高於5.5或低於4.5時,需用硫磺粉或石灰粉調節 pH 值。硫磺粉或石灰粉的用量因土壤質地不同而有差異,一般砂土pH值每降低 0.5 需用硫磺粉 10kg / 667m2 ,壤土 30~40kg/ 667m2 ;一般砂土pH值每提高 0.5 需用石灰 15~20kg / 667m2,壤土 20~30kg / 667m2 ,直到土壤有機質含量達到 3% 以上,土壤pH值 4.5~5.5 。之後進行全園深翻,深約 50cm ,將有機肥和硫磺粉或石灰粉與土壤充分混合,然後,按株行距 1.5m×2.5m的規格開廂起壟,做成高40cm、寬2m的壟,壟間留約50cm寬的步道。

3.3  定植   冬季落葉後萌芽前,選用株高30cm 以上、枝條粗壯、根系發達的 1 年生或2 年生營養缽組培苗,按 1.5m 的株距在定植帶或定植點上挖 20cm 見方的定植穴,將藍莓苗放入穴內,理順根系,扶正苗木後覆土,並向上輕輕提苗保持根系舒展,回填土後踩實土壤。回填土高出苗木根部 2~3cm 為宜。定植後立即澆透定根水,在壟面或根部周圍覆蓋腐葉土、草炭或松針等有機物,可起到保溫、保溼、壓草及改善土壤理化性狀的作用。

3.4  土肥水管理   施肥。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氮磷鉀比1∶1∶1為宜。幼樹宜少量多次,4 — 7 月每隔 30d 左右每株淋施 0.2%~0.3%硫酸銨和0.1%磷酸二氫鉀混合液1.5~2.5kg 。成年樹全年一般施肥4次,基肥1次,追肥3次。基肥在落葉後施入,以有機肥為主,每株施腐熟農家肥 10~15kg(或商品有機肥 2.5~5kg ) + 腐熟餅肥 0.5~1.0kg+ 硫酸鉀型有機無機復混肥 30~50g 。在樹冠滴水線附近挖 2 個寬 30cm 、深30cm ,長度與冠幅相當、位置相對的槽式施肥溝施入,隔年在行間、株間輪換施肥位置,基肥與土混勻後回填蓋土。追肥3次,第一次在萌芽前,以氮肥為主,每株淋施0.2%~0.3% 硫酸銨和 0.1% 磷酸二氫鉀混合液 4~5kg 。第二次在果實膨大前,以鉀肥為主,株施硫酸鉀20~25g ,對水淋施。第三次根據樹體營養情況採果後立即施入還陽肥,結合抗旱施入 0.2% 磷酸二氫鉀和 0.3% 硫酸銨混合水溶肥。同時據樹體營養情況噴施營養元素葉面肥。常用葉面肥為 0.3% 磷酸二氫鉀、0.2%~0.3% 硼砂、 0.1% 絡微和 0.2%樸欣等。噴施葉面肥應避開高溫,同時注意在採收前 20d 內停止葉面追肥。

土壤及水分管理。主要採用除草和覆蓋等措施。由於藍莓根系較淺,無根毛,中耕除草宜淺,否則易傷根系。行內宜人工除草,行間可採用生草法(長到一定高度時刈割後用於覆蓋),藍莓園忌用除草劑。為降低人工除草成本,可用松針、雜草、秸稈等覆蓋樹盤,厚度為 15~20cm ,留出根頸。藍莓根系較淺,喜溼,要時常保持土壤溼潤,高溫乾旱時注意灌水,若遇大雨及時排澇。

3.5  整形修剪技術   藍莓整形宜用叢狀樹形,每株保留健壯主枝4~8個,若干個不同枝齡的枝組。幼樹期修剪以培養樹體為目的,以去除花芽為主,定植後的第一、二年春季,疏除細弱枝條;第三、四年以擴大樹冠為主,可少量結果。成年樹以冬季休眠期修剪為主,夏季生長季修剪為輔。冬季修剪主要疏去下垂枝、密弱枝、病蟲枝、重疊枝和交叉枝等,選留基部萌發的健壯基生枝。生長期修剪,春季修剪主要在露蕾時花前復剪調節花量,芽萌動後,除去枝幹上過多萌芽和萌櫱。夏季修剪採果後立即進行,主要是短截旺枝促進分枝,疏去徒長過密枝。

3.6  花果管理   保花保果。定植時選擇2個以上品種混栽互為授粉樹利於著果;花期在果園放蜂輔助授粉,花序伸長期噴硼肥、謝花80%噴BA 及微肥等有助於保花保果。

疏花疏果。種植後第一年抹除所有花芽,第二年抹除2 / 3花芽。盛果期控制單株主枝數量4~8枝,單株產量4~6kg ,壯梢留3~4穗,中庸枝留1~2穗,弱枝不留穗。

果實採收。藍莓即將成熟時果實表面從青綠色變成藍紫色, 3~5d後逐漸變為藍黑色至黑色,果實散發特有的香味,手捏發軟,口感微酸甜可口即可採收。藍莓採收期一般持續3~4周。藍莓果實成熟期不一致,應分批採收,採收時輕拿輕放,避免擠壓。

3.7  病蟲害綜合防治   藍莓屬直接入口食用的漿果,對安全性要求極高。藍莓目前僅有灰黴病、葉斑病、蚜蟲和果蠅等病蟲害輕微發生,主要採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一是冬季修剪後及時清除病蟲枯枝,在萌芽前噴一次波美1~1.5度石硫合劑清園。二是利用成蟲的趨性,使用頻振式殺蟲燈、糖醋液、黃板等物理方法誘殺害蟲。三是用乙基多殺菌素、阿維吡蟲啉等高效低毒農藥防治果蠅、蚜蟲等害蟲,用嘧黴胺、腐黴利等防治灰黴病、葉斑病等病害。在果實成熟前30d至採摘結束,禁止使用化學農藥。


藍雨和萊格西藍莓在重慶涪陵的引種表現及栽培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