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次嚴打期間,1983年,人販子到底面臨什麼刑罰?

中國第一次嚴打期間,1983年,人販子到底面臨什麼刑罰?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我國警察隊伍建設的故事。今天,我們聊聊1983年的嚴打。為了維護社會治安穩定,保障群眾能夠安居樂業,1983年,我國開始了《關於嚴厲打擊刑事犯罪活動的決定》,簡稱為嚴打。第一次嚴打持續了3年時間,打掉了一系列的犯罪團伙。那麼,在嚴打期間,人販子到底會面臨什麼刑罰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中國第一次嚴打期間,1983年,人販子到底面臨什麼刑罰?

首先,我們聊聊中國古代歷史上對販賣人口行為的打擊。販賣人口犯罪行為屬於一種非常嚴重的犯罪,犯罪分子為了盈利,販賣兒童、婦女和青壯年,造成了一個個家庭支離破碎。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出現了販賣人口的記載。由於販賣人口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因此,歷朝歷代對販賣人口犯罪的打擊力度都非常大。例如在秦漢時期,由於竇太后的弟弟曾經被人販子拐走,後來費了很大的力氣才找回來。

漢朝對人販子恨之入骨,因此,漢朝對人販子的處罰最重。在漢朝,人販子一旦被捕,全部車裂。車裂就是五馬分屍或者四馬分屍,由此可見,漢朝打擊販賣人口犯罪非常狠。在漢朝之後,歷代王朝都嚴厲打擊販賣人口行為。但是,一旦進入動盪時代,由於各種天災人禍,販賣人口犯罪會層出不窮。在這一階段,朝廷對各地已經約束了管理能力。例如在老舍先生的著作《茶館》中,劉麻子專門負責拐賣兒童和婦女,從中獲取利益。對於劉麻子的行為,順天府的衙役非常清楚,但都選擇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由此可見,進入動盪時期以後,法律條約的約束力大大下降。

中國第一次嚴打期間,1983年,人販子到底面臨什麼刑罰?

當然,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劉麻子最終被當做逃兵砍頭,可是全國還有很多像劉麻子這樣的人,又該怎麼辦呢?一轉眼進入了40年代末期,隨著全國的逐步解放,我國公安機關針對各種犯罪行為進行了嚴厲的打擊。在五六十年代,我國的社會治安非常好。根據一位老警察的回憶,自己所在的公安局,曾經在1年內沒有接到一件刑事案件。由此可見,當時的社會治安確實非常好。但是進入70年代後期,隨著改革開放的推行,我國經濟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逐步富裕起來。

但是,與此同時,販賣人口的犯罪活動再次出現。根據一位老警察的回憶錄,在70年代末期,陝西省南部販賣人口的情況比較嚴重。四川省北部的情況也很類似,一個地級市在1年時間內,失蹤了20多名兒童和婦女。認真的說,在這些案件的背後,則是20多個支離破碎的家庭。除了陝西省和四川省,其他省份基本上都出現了販賣人口的犯罪行為。在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期,我國的社會治安面臨很大的考驗,販賣人口犯罪屬於其中之一。

中國第一次嚴打期間,1983年,人販子到底面臨什麼刑罰?

從1979年開始,我國公安機關受理的治安和刑事案件一年比一年多。1981年,受理的治安和刑事案件達到了89萬多件。1982年,雖然立案總數低於1981年,但是大案的數量超過了1981年。進入1983年之後,更是特大案件不斷。為了保障群眾安居樂業,維護社會秩序穩定,1983年9月,我國頒佈了《關於嚴懲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犯罪分子的決定》。這一行動被稱為嚴打,嚴打計劃三年為期、三個戰役,打擊各種犯罪活動。

與此同時,為了震懾各種犯罪分子,當時基本上採用了從重處理的模式。我們仔細聊聊拐賣人口犯罪,拐賣人口犯罪屬於我國嚴打期間重點打擊的犯罪活動之一。經過公安機關的長期努力,打掉了一系列的犯罪團伙,抓獲了大量各種犯罪分子。1984年的立案數量下降了30多萬件,社會治安明顯好轉,群眾拍手稱快。打擊各種犯罪活動的過程中,公安機關抓獲了大量的人販子。按照從重從嚴處理的原則,販賣人口團伙中的從犯,基本上都是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國第一次嚴打期間,1983年,人販子到底面臨什麼刑罰?

至於那些販賣人口團伙的主犯,則是基本上被判處死刑或者無期徒刑。作者看過一系列的紀錄片,其中一些紀錄片反應了打擊販賣人口的問題。由於受害者多為兒童和年輕婦女,一旦人口失蹤,整個家庭就會陷入痛庫之中。在紀錄片中,1位10多歲的女學生被人販子騙走,強姦以後,又賣給了偏遠山區。公安機關費了很大的力氣,才救回了這名女孩。但是由於一連串的打擊,這名女孩的精神已經崩潰。後來,這一犯罪團伙被抓獲,首犯被判處死刑。

但是,女孩的精神已經無法復原。為了進一步震懾犯罪分子,在八十年代經常舉行公審大會。公審大會一般在體育場或者大廣場舉行,有公檢法機關聯合辦理。對於各種犯罪分子進行公開審判,一般來說,排名越靠前,罪行越重。審判結束以後,該去刑場的去刑場,該去監獄的送監獄。在1983年嚴打過程中,解救了部分兒童和婦女,社會風氣迅速好轉。按照一位老警察的回憶:“那以後很長時間,拐賣人口犯罪罕有發生。”

中國第一次嚴打期間,1983年,人販子到底面臨什麼刑罰?

由此可見,這一輪嚴打起到了很大的震懾作用。我們順便聊聊拐賣人口的原因,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有買方市場的存在。如果沒有買方市場,根本無利可圖,販賣人口的犯罪行為就會銷聲匿跡。很多購買者,根本並不想犯罪,但是把自己家庭的快樂,建立在其他家庭的痛苦之上,於心何忍?隨著打擊力度的加大,不僅是人販子需要受到嚴厲的懲罰,那些購買者也會受到懲處。關於我國法制進程建設的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