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拳道傳人丹.伊諾山度回憶跟李小龍學拳的經歷


截拳道傳人丹.伊諾山度回憶跟李小龍學拳的經歷

李小龍和羅禮士合影

我對李小龍的第一印象,覺得他是個很自信的年輕人,帕克大賽上談話高調,深諳武術,熟悉好幾種中國功夫,他談話的方式輕易就能控制好局面,談話表演都很自信。帕克大賽與李小龍訓練後,我喜歡上了李小龍,之前我是一心要學肯波流,與李小龍的相遇改變了我,他用行動證明他表演的一切,那時我腦子裡都是肯波流,肯波流確實是個好武術,但李小龍的特別在於他動作的精準,他教我那些當時還沒有完全被接受,不管是步法的訓練方法還是訓練器材,那時很少有人用器材訓練,因此他遠遠領先那個時代跟他習武的時期,每一天我都有感觸,他絕對遠遠領先那個時代,尤其是在當時。

可以說李小龍有個缺點:脾氣急,沒耐心,他想教你,讓你馬上就領悟到,你要是不快點學,有時他就直接跳到下一個主題,在我看來他也在溫習,其實教別人也是在教自己,他教學生自己腦子也過一遍。從我身上看出哪個管用哪個不管用。

李小龍的哲學:他引用的話契合他的武術,他說要亦柔亦剛,表演一招柔的技巧不是硬,而是剛,把握好出招分寸,所以他的哲學契合他講的話。

李小龍的結構就是他上課所要涵蓋的面,那時我們的訓練大概兩三個小時,短的時候一個半小時,我們先練基本功,基本的步法,李小龍很重視靈活性,所以他有敏捷性訓練、彈跳訓練、協調性訓練、手敏捷性訓練和他稱作的流動性訓練,還有套路練習,但不是傳統套路,他把這套路稱為架構,有力量訓練、速度訓練、耐力訓練、優雅性訓練,李小龍就這樣他囊括了格鬥需要具備的一切基本要素,然後他才會教技巧,他說要是基本功不行練武就沒戲,這是條件,做不了一定數量的俯臥撐你就練不成武術,這就是他所說的對你的武術有幫助的主要要素,身體條件可以有缺陷,但要是沒足夠的耐力你就練不了,所以我認為可以肯定地說,李小龍把60%放在身體基本訓練上,40%放在技巧上。

說實話,李小龍不想在洛杉磯授徒,因為在西雅圖他與人有過沖突,這件事我沒有過多過問,所以他不打算在洛杉磯開武館,那時我跟他說:師父,這個功夫很好應該傳播出去,一定有人賞識,但他還不想開,大約過了一年還是一年零三個月後,他又決定在洛杉磯開武館,但必須是挑選幾個弟子在中國城教,他允許我教他挑選的那些人,他帶來了他在影視界的朋友,他說我可以帶我的朋友來,所以我帶來了我的武術朋友,主要是肯波流的朋友,他聯繫好其他人,就這樣在中國城開了武館,他任命我來教學,因為他覺得我相信我能教,雖然在學習教學過程中,我犯了很多錯誤,因為要教好,必須是通過學習成為好老師,好老師不是天生的,就像運動員一樣訓練而成的,學習過程中會犯錯,我在教學過程中犯了很多的錯誤,截拳道一直在進步,而非一成不變。跟李小龍訓練的開始階段,他教了我些套路,教了我1/4螳螂拳,一半北螳螂拳,蔡李佛拳,教了一個月左右,最多一個半月,然後教我基本的拳腿訓練,當然他還教了我詠春拳,然後他說這不是套路里的就練別的,經常變,可以說他教我的頭一年,每個月的課程都不同,有時變動大,有時變動小,但總是在變,從來沒保持一樣,做了很多的訓練,開始經常對打,真打,後來他學會了怎麼訓練,才不會打傷我,因為他的身體強度遠高於我,但我應該是很經打,所以他經常訓練我,他也教一些入門級的比如,小喬,課程都一直在變,開始不會拿入門級弟子來練打,他就調整到入門級的水平。總之不斷在變,我把踢靶介紹給他,他叫足球踢靶,我們叫踢靶,那時市場上還沒有人拿來賣,我給他介紹了前臂盾,用來練出拳和踢腿,開始他不喜歡,一個星期回來後拿空氣袋和前臂盾練了練,我所認識的李小龍就是這樣,一直在進步不斷嘗試不斷髮現,不斷在他的架構中融入創意。

截拳道傳人丹.伊諾山度回憶跟李小龍學拳的經歷

丹.伊諾山度

我跟李小龍的第一次表演剛好在國際空手道大賽後,他打電話給我說木村要回西雅圖,他要找個人頂替,問我願不願意,我欣然應允,他說我來教你,你表演,做我的表演搭檔,我對李小龍的第一個認識是,他從不排練,在肯波流中,我們總會排練,10段幾乎也如此,在哪摔,在哪打滾,打算出什麼拳,在第一次表演中,李小龍跟我說你只要出拳踢腿就行,剩下的我來搞定,我說,我感覺不好,他說,來,你出拳踢腿就行,我來負責其他的,所以我們從未排練過,有幾次他說他要用鎖術,其他的沒說。我知道是我來出拳他來鎖住我的手,自由發揮,其他的他負責,主要就在這裡,他從不為了表演而排練,我對這一直感覺不好,因為在肯波流中,我們總會排練根據路子來走,他說他負責其他的,我只要出拳踢腿就行,如果表演中我抵擋不住他,他就會打到我的胸前,但這也很好看,因為他的速度極快,觀眾就知道我們平時就這樣訓練,他在表演中很自然,他說,要是犯了錯不要擔心,我來處理,如果我犯了錯,他就會彌補我犯的錯,摔我或者把我放倒,出拳或鎖住我,李小龍就這樣,動作極其自然。我覺得他有表演天賦,走進房間都有一種風度跟普通人不一樣,他一直是焦點,就算他不想成為焦點,大家也會注意他,所以說表演才能方面他能力很強,比如說他的一指俯臥撐,兩拇指俯臥撐,或表演中國武術套路讓我很吃驚,他把中國功夫套路表演給我看,我說真的很喜歡,他說這套路沒用,但我還是給你看,表演給我看,說那個不行,他不用這些,但是也受過那樣的訓練,這也讓我印象深刻,這就是他的表演才能,他有這天分,即使不努力去演他天生的表演才能也展露無疑。

我第一個介紹給他的是空氣盾和前臂盾,後來他發明了一些訓練方法,比如說輪踢、側踢,輪踢、後手、勾拳、後手、勾拳,那時我把運動鞋介紹給他在那個時候用,在那之前他穿中國靴訓練,我們叫做沙漠靴,多數時候他都穿沙漠靴訓練。後來我們穿拳擊鞋訓練,他說,我看看,拿拳擊鞋看看,說看看怎麼做,後來我介紹給他海軍頭盔,他說這頭盔不錯,我去了某個商店,給五組買了五個,他喜歡海軍頭盔,現在過時了,因為現在有很多好東西,但在當時那是最先進的訓練器材,我把棒球護脛介紹給他,因為我的脛部很疼,他經常側踢我脛部,就算是玩都會很疼,我說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就開始穿護脛,他側踢我的時候就不會那麼疼,那個時候沒什麼護具,所以我用兩個拳擊護胸穿起來讓他來踢我,我給他介紹了很多的護具,他說練下去要保證安全,他說,為了你的安全,盡最大努力保護好你自己,我給他介紹了指套,其實指套是日本訓練的一種工具,他說把手指部分剪掉些,他喜歡那樣,這就可以抓,可以勾住手再出拳,現在變得很流行,成了全接觸格鬥手套的原型,注意在那個時候沒有多少人練鎖術,他喜歡地面鎖術,不是上來就鎖,而是踢打一番後在地面鎖住,但那時我們沒比過,所以器材方面講,從小處講他引入了棒球,他說這個可以訓練,可以用來搓揉練手,所以介紹給他任何體育用品,他都有訓練的方法,比如說健身球,他說這個不錯,就從籃球轉到健身球,我們做了很多訓練,來回傳籃球,後來用健身球練,後來他發展成為別告訴他我用球使勁砸他,我用球使勁砸他,他像這樣躺在地上,我有多大力就可以砸多大力,其實我很小心控制自己的力量,但他說:不,不,你使最大的勁,所以我想用多大勁就用多大勁,這是我唯一能打他的時候使勁砸。所以先用籃球,後來到了健身球,用健身球來訓練,這是我介紹給他的一些東西,還會用秒錶,他挺喜歡秒錶,還有很多書,他在截拳道上引用了很多,我的一個專業是體育,我有許多庫裡頓和當時體育界大人物的書,我給了他很多書,後來他買了更多不同的人的書。只要他感興趣,他都會說:來,我們試試,我個人覺得我給他介紹的東西他總有不同的而訓練方法,我給他介紹了小袋,主要是給孩子玩的,他說:不...可以練勾踢,其實是輪踢,因為勾踢這就是他說的。小袋其實是孩子玩的,他用那個來練踢腿,像這樣一些改進。

我真的很珍惜以前在一起的時光,因為 他允許我有創意,允許我提出問題,這在當時是很少見的,不管是學中國功夫還是日本功夫,那時有很多規定和法則,我們做了很多的嘗試,他做了很多的嘗試,他鼓勵我多去嘗試,我很喜歡這點,犯錯後我們就成長了,我們發現這對訓練很管用,從那就像每一天都完全是他稱作覺醒的時刻,因為每天都是全新和鮮活的,就像他所說的注入了新鮮血液,從不排練我們經常質疑,實戰中到底行不行,這點我喜歡,他經常拿我來嘗試,我喜歡嘗試我覺得在開始我中了很多槍,我說的中槍是指捱打,後來他控制得好一些,我覺得好多了,他覺得我經打,所以經常拿我來練,然後他再教給他的一些私人弟子,我們在訓練中的一些發現。

截拳道傳人丹.伊諾山度回憶跟李小龍學拳的經歷

羅禮士

李小龍是武術家還是演員的問題,演員來講,這是我的看法,不知道對不對,我覺得他不會真把自己當演員,他肯定會先視自己為武術家,其次才是演員,從我的觀察來看。他通過看書和看不同的人來學習演戲,他說他不是去演戲而是做真正的自己,如果是做自己那他就不用演,他表演的是自己真實的個性或做自己真正想做的,所以他演戲就是自然的表現,從青蜂俠的幾句臺詞和他演的部分看,他很放鬆,當時很多人說他不是演員,這個我不好說,我不知道好演員怎麼界定,但他做的就是他說的要表達自己,用動作來表明自己的思想,他說動作是他的表演形式,關鍵就在這,他說他的動作是他的自我表達,如果是講話,那表達的就是如果他在那個情景,他會怎麼做。

在青蜂俠電視劇工作,這是我第一次做特技演員,他說想讓我給馬科做替身,叫做螳螂拳,他說我不用拍螳螂拳片段,我要做得像,我是做替身,我學到很多,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做特技演員,當然在這過程我也犯了很多錯,但他很好,沒有對我大叫,任由我去發揮。

回港時他告訴我他要成為一名演員,以後還要成為導演,成為電影攝影師,成為什麼,什麼,他說他在看書學習。我腦子裡在尋思著,你是個武術家你怎麼學習電影,攝影,導演,還有不同的燈光等知識,這麼短的時間,我沒跟他說,但我是這麼想的,我覺得你還不行,他做了很多的研究,他覺得應該學習各個職位的工作來突出他的動作,他也告訴我踢腿肯定要比出拳多,因為出拳動作一定要大一點,所以他打的那些拳幅度都比較大,因為需要時間讓攝影機捕捉到,如果打得很快就拍攝不到,所以他選擇踢腿,因為可以看到那動作,讓特技演員有時間反應,他真的做了很多研究,因為在開始他想像真打一樣打這是不行的,擊劍也能這樣也會很好看,可以決出冠軍,但電影擊劍是不一樣的,他明白這一點,怎麼樣做,怎麼控制時間要有停頓,他有很多停頓,許多打鬥場面是咔嚓咔嚓,他有停頓,那樣站住這樣就能,他知道什麼時候應該有停頓,那是研究不同的人學來的。他研究了很多日本劍戲,他學了很多戲劇化知識,如何讓場面更加戲劇化,都是他自學的,再用錄像看效果如何。我覺得很好看,我覺得對他來說,他完成了自己想完成的事,這是好事。我為他感到高興,因為他高興,回想起來我也不覺得好笑,因為我不覺得,我知道他一直都是個優秀的武術家。有人說他不是演員,他做不到,很高興看到他做到了,雖然他可能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演員,但他在銀幕上絕對有魅力,活力四射。我知道現實中他的功夫是真的,這樣看來就更好看了,看到他達到那樣的水平。

我對《唐山大兄》的唯一印象,他說他跟許多泰國人合作,他說挺有意思,那邊有泰拳王,他可以在那邊調查下,也能在那拍部電影,我只記得,他說片場有很多泰國人,他想拍個好的畫面。

我覺得《精武門》中,這是他用來宣傳中國文化的時候,證明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臺詞很符合他,因為他一直在說,有另一部分中國文化世界還沒有看到,他不安定,這部影片破紀錄後他很是激動,他說他要做得更好,下部電影要超過這部,他想要這樣做把中國形象弘揚出去,這是他的想法,因為他覺得中國形象不好,尤其是在西方,中國人都扎個辮子,兩手伸進袖裡抱著,太多一成不變的壞形象,他想打破中國人這一固定形象,他想通過展示中國功夫,西方人就會欣賞中國文化,如果他們欣賞中國文化那他們就會欣賞其他文化,他說要儘自己一份力教育大眾,他一直認為,電影的教化速度比任何方式都快,他說你可以寫書,但別人不一定知道,但你可以寫書,寫書或書信,但這沒有教化的作用,但一部電影就能教化,不管劇情是否真實,它能教別人去記住它,所以用電影教育比教學要來得快,這個我記得他說這部電影要達到這目的,讓別人瞭解到中國文化,為中國人樹立新的形象。

在《猛龍過江》他就是給大家上了一課,他想展示打亂的節奏,他開始亂了陣腳,後來找回了打亂的節奏重新發揮了高強的武藝,他想傳達的另一思想是給予對手的尊重,所以他用衣服蓋住了查克.羅禮士,這是一種尊重,一個勇士對另一勇士的尊重,雖然你打敗了他。

我跟他出演了《死亡遊戲》,我學到了很多,還是那句話,真實表達自己,他教我怎麼演,怎麼說那幾句臺詞,還有打鬥場面怎麼打 ,我們來來回回,他告訴我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他很耐心指導我,那是我第一次做演員,底層是空手道人防守的,但變了很多次,第二層就是我演的,他說要由一個精通螳螂拳的人把守,三層是一個踢腿和摔跤派別,在四層但他換了,這應該是兵器層,他想要我來演,最後一層是無招層,他用了賈巴爾,用一種未知的派別,每一層他都有學習如何解決問題對戰不同的對手,他給我打電話,問我是否願意出演,那時我在授課,我問校長能請兩個月假嗎?他說好,但我不會給你工資,所以我請了兩個月假去了香港,他說會給我安排好讓我能去那拍攝,投入進去到時候看結果,我們就這樣開始了,拍攝死亡遊戲在新界拍攝時,我要建立的角色是一個對弟子很嚴厲的紀律嚴明的師父,所以他讓我做了很多不同的嘗試,對跟我訓練的人嚴厲點讓我入戲,我們在新界拍攝,拍攝了些畫面,但膠片找不到了,我不知道是不是那一段,大家都沒有,但我記得拍攝了些照片做宣傳或者是那部電影的一些廣告,我記得是在新界拍攝。李小龍在幕後他總是教我,我應該什麼姿勢,應該是什麼態度,每個地方都教我,你有點太隨意了,他叫我擺不同的姿勢這樣更符合我扮演的角色。羅伯特.李很好,把那作為禮物送給我,是一段有他聲音的視頻,跟我說:不,這樣不好看,不,那個角度拍,不..不試一下這個角度,不那不好看,看著不夠強,我記得他在每個地方都教我,叫我一遍又一遍地重演,我覺得應該是有20分鐘,羅伯特.李覺得我可以用上吩咐我不要隨便給人等等。羅伯特.李給我視頻時,我記起了他教我,叫我該這樣該那樣,慢一點,不是這樣,要以那個角度拍攝,他說這樣不夠活躍,這些他會強調好,在我拿棍子或雙節棍表演時跟我說。

《龍爭虎鬥》溫查布過來時我應該在香港,應該是在香港,他說有件好事來了,他可能要延遲死亡遊戲的拍攝,跟華納兄弟一起拍攝龍爭虎鬥,很興奮,要跟加勒比海人在片場合作,我記住的就這麼多,最後上映很多人覺得是一部很好的電影。

最美好的時光應該是我28還是29的生日現在記不清了,他說我們練練,我們就練了,我們對打訓練,我們現在來對打訓練一下,再來對打一次,我記得他用麵包藍打我,然後大笑,我躺在地上,因為我勝 不了他,他一直笑,我想怎麼回事?打這麼重,我不能怪他,他把蛋糕拿了過來,他說詠,就是詠春,把蛋糕拿了出來蠟燭都點上了,他給我唱生日快樂,他的歌聲真不敢恭維,他給我唱生日快樂,我躺在地上,他說這是給你的生日禮物,我記住的是這件事,另一件事我覺得挺好笑的,我去了扎拉扎拉店,他問我幾點了,他想買衣服,他是個穿衣講究的人,他去了扎拉扎拉店後,不知道為什麼有個人開始摸他,那人說:你的肌肉線條真好,你是怎麼練出這麼好的線條的?大概持續了15分鐘,他不斷摸,但他不喜歡別人摸他,他說我練功夫,那人問:功夫是什麼?他說,我給你看看,這個叫寸拳,我在想他不會是真要用寸拳打他吧?記得他這樣打了一記寸拳,那人倒退到衣架那邊兩腳朝天,我想天啊,壞了,因為他本來要坐在椅子上可是卻翻了過去椅子翻了過來,我想都沒想,我說:師父,我們走,我們離開了,三個月後我又去了那,衣服店那人跟我說,請你再也不要把那傢伙帶過來。

我記得的趣事是一起訓練,最有趣的事是逛好萊塢,逛各種舊書店去買一些舊書,李小龍給我最有趣的回憶,就是吃飯,經常一起吃飯,去好萊塢,訓練這是我的趣事,還有件趣事是他有一次騙我,那時我在看一對啞鈴,那個時候還有錢買,他說:你喜歡嗎?還挺好的,他回去說買給李國豪,我想不明白,因為李國豪還很小,啞鈴大約是120磅,組合型的啞鈴片,我記得他買下來,到我的房子那時,他說,其實我是給你買的,這個送給你,給你訓練,不是給國豪的,這是一件趣事,還有一件趣事是,我們去了一家高檔的日本餐廳,我帶了100美元,覺得夠了,我記得看到賬單後超過了100美元,我想天啊,我只有100美元,他可能是發覺了,因為他說看見我臉紅了,他輕拍了一下我的腿沒有人發現給了我幾張20的這樣我就結了帳,我說:師父你怎麼知道?他說:我看見你看見賬單臉都紅了,這也是一件趣事,沒告訴任何人,我老婆都不知道。我想這是我最有趣的事。他是大方到這種程度,很多時候想起以前的事,學生是應該請師父吃飯的,但更多時候是他請我,我覺得很不一般,他說:不...我來付。他來結賬,我覺得這很不一般,因為我總想結賬,但他總說:不...我來付。還有一件趣事是,那時他經濟狀況不好,他說出去吃午飯,我們出去了吃午飯,我們吃的就是花生黃油和巧克力三明治還有就是加碗湯,跟他在一起有很多趣事,我記得做錯事時挨他的打,我可能還能想個100件趣事,但記憶是有限的,上年紀了記性就沒那麼好了,這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跟他去好萊塢報刊亭,還有就是去營養店,那時營養店就像湯馬斯學校,那時很少見,看看最新的營養是什麼,那時很快樂。

我覺得李小龍對武術的貢獻,是告訴我們一切都在變化,連原則都要去質疑,所以他有句名言叫:瞭解原理,質疑原理,消化原理,瞭解規則,質疑規則,消化規則,我從他身上學到的他教給我們的是要不斷成長,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一切都在變化,如果你不改變你就無法站在最前沿,這個十年很有效的,在下個十年就沒那麼有效了,現在是最有營養的以後可能就不是最有營養的,現在最先進的健身方法,現在鍛鍊腹肌的有效方法,在下一個十年可能就過時了,我從他身上學到的就是我們要學會改變,不改變你就會被淘汰,從他身上我還學到了要完全真實的表達自己,因為你要是不完全表達自己,你就表達不了這個藝術,不要模仿任何人,真正地真實表達自己,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表達方式,他經常說有很多歌手,只有一個貓王,你可以模仿他,但你不是貓王。因此你要有自己的個性和目標,設定自己的目標,快樂地追尋,他經常用向前行這個詞,他說,犯錯了向前行,不要糾結在過去的錯誤,要向前看,不要停留在過去的錯誤,這是他留下的最美好的東西,我用遺產來形容,李小龍的遺產就是做個積極的人,如果你能對一個人有激勵,雖然你以為只能激勵一個人其實你能激勵許多人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好像陳詞濫調,但事實如此,這是他留給武術界的遺產,我覺得這是他留下的遺產。

後記:在整理李小龍的弟子談李小龍的過程中,儘量的保持了原封不動的留下一個真實的李小龍的面貌。李小龍在弟子的心目中,不像一個老師,更像是一個大男孩,他也虛心的像他的弟子們去學習他認為有價值的東西,他沒有門派觀念,吸收了當時各種格鬥技術的精華,和弟子們一起訓練,一起完善。沒有做老師的身架,他雖然去世46年了,可在全世界的影響力一點也沒有消減,這是任何一位武術家都沒有做到的,一個33歲的年輕人做到了。除了向李小龍致敬,其他都顯得無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