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古代戏曲的“大团圆”结局,谈“团圆”美好蕴意下的“瑕疵”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有通过各种各样的戏剧抒发感情,表达现实的习惯。不论是上古时期祭神仪式之上带着浓浓宗教风格的戏剧,还是后世之中文人们抒发个人情感的元曲,或者是日后的明清戏曲,京剧风格的咿咿呀呀,可以说,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戏曲一路伴随着我国的文化从无到有的发展了起来。

可是,若是对这些戏曲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我们就不难发现,我国的古代戏曲,似乎格外喜欢大团圆的结局:在《窦娥冤》,《铡美案》之中,虽然说过程曲折,可是最终窦娥依靠自己升官的父亲还了自己的清白,秦香莲因为遇到包拯也惩罚了负心汉陈世美,类似的断案戏曲大多数都是这种团圆的结局。

还有一种,则是借助外来的力量,强行实现团圆的结局:《长生殿》之中,饶是贵妃已经死去,可是两个人最终还是在仙境之中相见,得到了一个团圆的结局;牛郎织女的爱情虽然被王母娘娘阻拦,可是喜鹊们却是给两个人的爱情牵线搭桥。

最后一种,则是高中状元之后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同样得到了比较好的结局。比如说著名的《西厢记》之中,主角就是通过科举考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从而得到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不论是什么类型的戏曲,

我国古代的这些戏曲的主题大多数都是大团圆的结局,有一些甚至不惜强行引入其他类型的不明力量,也要实现这种大团圆的结局。对于观众们来讲,这样的结局无疑给观众们提供了一种心理上的安慰,可是实际上,这种结局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一种不好的表率。

若是要深入的研究我国戏曲的这种大团圆结局,那么势必就要先知道这种大团圆样式的结局出现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探析古代戏曲的“大团圆”结局,谈“团圆”美好蕴意下的“瑕疵”

一·大团圆结局出现的原因

作为世界上的另外一个文明古国,古希腊同样出现过非常发达的戏曲文化。只不过跟我国的戏曲比起来,古希腊的戏剧之中出现过大量的悲剧,英雄们经过自己的艰苦奋斗,可是最终却是并没有得到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

事实上,这种戏曲文化上结局设定的原因,跟我国的传统思想跟创作者的心里活动是脱不开关系的。

1.跟传统文化的关系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国人似乎对和谐,圆满,团圆有着非常热烈的期盼。在我国文化的美满祝愿之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福几乎是随处可见。同时,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中,也有破镜重圆这样追求家庭美满的故事。

探析古代戏曲的“大团圆”结局,谈“团圆”美好蕴意下的“瑕疵”

我国的传统思想之中,善才是美的。 而在人们的普遍认识之中,认为只有团圆的结局才“美”。正是因为这种原因,一部文学作品是不是拥有一个团圆,美满的结局,也逐渐成为了人们对作品评判的重要标准。在李渔的《闲情偶寄》中就指出: “全本收场, 名为‘大收煞’。此折之难, 在无包括之痕而有团圆之趣。

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不论是为了迎合我国的传统文化,还是为了得到一个良好的评价,都对戏曲的结局做出了严格的要求。

探析古代戏曲的“大团圆”结局,谈“团圆”美好蕴意下的“瑕疵”

2.跟创作者的关系

说到对结局的创作,会出现这样的结局,自然跟戏曲的创作者离不开关系。在我国古代,戏曲最主要的创作者其实就是我国古代的文人。对于这些文人来讲,他们所追求的也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抒发情感,而是把自己的志向都寄托在了自己的作品之中。

因此,言志成为了我国古代文人进行戏曲创作的主要目的之一。既然是诉说自己的志向,这些创作戏曲的文人自然也是希望自己可以在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之中得到一些心灵上的安慰。

也正是因为这种想法,许多的戏曲之中都出现了高中状元这样的大团圆结局。事实上,在创作的过程之中,有不少的文人都把自己代入进入了自己所创作的主角的身上,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文人自然是希望自己的主角可以得到一个圆满的结局了。

探析古代戏曲的“大团圆”结局,谈“团圆”美好蕴意下的“瑕疵”

二·大团圆结局对我国文化产生的影响

通过上面的内容,我们已经了解到了产生这种大团圆结局的主要原因。这种大团圆结局既然成为了我国戏曲所常见的结局,那么自然也会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许许多多不同的影响。

从好的方面来讲,这种结局无疑是极大的促进了戏曲文化在我国的传播以及发展。正是因为这种大团圆结局,戏曲文化完美的契合了我国人民本身的精神文化要求,让戏曲在我国广为流传,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果不是这些戏曲本身的大团圆结局完美契合了我国传统的精神文明需求,我相信,戏曲是很难取得历史上的成就的。

与此同时,在促进戏曲文化的广泛传播的同时,这种大团圆的结局也在我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之中起到了负面作用,就是最终推动了了汉民族个体意识的缺失。在看似幸福美满的大团圆结局之中,个人的悲欢喜乐似乎被无限制的磨灭。不论这些人物到底是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之中遭遇了多少苦难,当最后实现了大团圆的结局之后,面对有时几乎是不堪回首的过去,这些人物却都能在大团圆的时候放下自己本身的个体意识。

对于现实世界来讲,这样的安排显然是并不合适的,那么这些古代文人又为什么会创作出这种结局来呢?以下我们就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分析这些古代文人的意图。

第一个意图:实现个人理想。

前面我们已经说到,这些古代文人在创作戏曲的时候其实是寄托了自己的志向在其中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就必然需要一个合适的大团圆的结局,在这样的想法面前,个体意识就显得格外空洞。

在关汉卿的《窦娥冤》之中,当窦娥在被斩首之前立下誓言之时,可以说窦娥本身的个人意识被爆发到了极点。而在这一次爆发之后,窦娥的个人意识便是再也没有任何出现的机会,最后依靠自己的父亲帮助自己沉冤得雪。

在破镜重圆的故事之中,只要是能够得到重新团圆的机会,对于里面的女主角而言,不论自己的丈夫在这个过程之中做出了什么事情都是可以原谅的,似乎跟团圆相比,这些人的个人意识根本就是不值一提。

从这两个故事之中我们不难看出,虽然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之中都提到了个人意识的部分,可是为了这种大团圆的结局,为了实现作者本身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作品之中的个人意识基本上都是缺失的。

探析古代戏曲的“大团圆”结局,谈“团圆”美好蕴意下的“瑕疵”

第二个意图:宣扬伦理道德,消弭故事矛盾

伴随着儒家思想的不断发展,宋明理学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伦理道德的要求逐渐提升。在这个过程之中,大团圆结局无疑可以极大的宣传儒家的这种伦理道德,同时也能帮助作者去更好的消弭故事之中的矛盾,让故事符合传统思想之中的真善美。

被称为“南戏之祖”的《琵琶记》的结局便是一个标准的大团圆结局,在戏曲的最后,丈夫加官进爵,女子跟自己的丈夫团圆,不论从那个角度来看都是一个非常标准的大团圆结局。可是在这样的结局背后,女主角赵五娘的个人意识却是荡然无存,明明是自己的丈夫在中举之后另寻新欢,可是当新欢自愿做妾侍之后,赵五娘却是直接原谅了自己的丈夫,就跟所有的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一家人又是重新团圆的生活在了一起。

在这个故事之中,虽然是大团圆样式的结局,可是在这个戏曲之中我们也不难看到那些封建礼教对传统女性的束缚。特别是在故事的过程中,赵五娘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个人意识根本就没有得到任何的反映。

探析古代戏曲的“大团圆”结局,谈“团圆”美好蕴意下的“瑕疵”

很显然的,在这些大团圆的故事之中,作者们所重视的都是这些故事本身面对的社会面貌,他们所着重反映的是整个故事之中的整体,而不是这些故事之中那些个体的意识。杜宇我国的民族精神来讲,这种安排恰巧反映了汉民族文化个体精神上的一种缺失。

很早之前,我国就有舍小家为大家的说法。这种说法虽然是爱国精神的一种表现,可是同样也反映了汉民族个体意识的缺失。似乎在大家的意识之中,集体利益永远是高于个人利益的,在很多时候个人意识都会出现缺失,这种民族精神上的缺失正是大团圆结局频繁出现的重要原因。

三·我国对大团圆结局的批判

伴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传入,近代时期,我国的一切学者也逐渐开始了对这种大团圆结局的反思,最终在戏剧理论界曾引发了一场关于 “中国古代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悲剧”的大讨论。跟古希腊的悲喜剧相比,我国的这种大团圆结局总是显得过于单一,同时在团圆的过程之中又失去了什么。

在近代学者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中, 将我国古代戏曲概括为: “吾国人之精神, 世间的也, 乐天的也。故其代表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之色彩, 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 始于困者终于亨。”

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学者们也越来越注意到了这种大团圆结局本身的弊端。甚至还有不少的学者认为,这种大团圆结局的实质上是为了当时的封建礼教所服务的,这种大团圆结局是非常落后的。也有过激的学者认为,我国根本就没有悲剧,我国古代根本就没有真正的悲剧。

这种说法实际上有一些过激,毕竟在我国古代的一些文学作品之中,悲剧也不是没有。最重要的是,在近代批判的过程之中,当时的学者们所重视的仍然是对大团圆这种结局本身的批判,却是没有将这种批判最终上升到个人意识的层次上去,这就限制了这种批判本身的成果

探析古代戏曲的“大团圆”结局,谈“团圆”美好蕴意下的“瑕疵”

小结

这种大团圆结局的出现,实际上跟我国传统文化跟传统思想是脱不开关系的。毕竟,我国的传统思想本身就是追求真善美跟圆满,正是因为这种思想对作者们的影响,再加上作者们本身对理想的追求,才最终导致了这种大团圆结局的出现。

探析古代戏曲的“大团圆”结局,谈“团圆”美好蕴意下的“瑕疵”

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之中,大团圆结局曾经也一度在我国戏曲文化发展的过程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不过在这个过程之种,不可否认的却是,这种大团圆思想的确跟民族本身个体意识的缺失是脱不开关系的。

在推动戏曲文化发展的过程之中,这种大团圆的思想同时也影响到了汉民族的个体意识。

而在传统文化跟传统思想的双重影响下。当时的作者们会创作出这样的结局也不足为奇。文化毕竟是扎根于当时的社会环境的,文学创作必然是来自于当时的社会生活的,戏曲既然扎根于我国传统文化跟传统思想的土壤之中,那么会出现这种大团圆的结局,自然也不能仅仅是指责当时的作者们轻视个人意识。

从近代开始的对大团圆结局的批判,固然是文化思想领域的一种突破跟进步。可是近代的批判也仅仅是批判了这种结局本身的缺陷,并没有认识到结局背后关于个体意识缺失的问题。

这种问题关乎于民族精神,自然不是说修改就可以修改的。不过我相信,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发展,汉民族的个体意识的觉醒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伴随着个体意识的觉醒,我国的传统文化必然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