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垣·人文」长垣地名趣谈——大车广粮

地名,是城市发展的脉络,是历史的活化石,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也有时过境迁的烟雨沧桑,是城市变迁的刻痕印记。


「长垣·人文」长垣地名趣谈——大车广粮


在没有影像

甚至没有地理坐标记录的年代

地名成了历史的见证者

简单而又浓缩地记录着这座城的过往


大车广粮

魏庄镇南部大车集,南临太行堤,东靠临黄堤,历史上为长垣粮食、油料等农产品集中交易集场所。古时名广粮集,建有社仓,亦称大社集。道光年间修建村寨成长方形,四个寨门相应,犹如太平车的四个轮子,远望恰似大车东和大车西两行政村,集市仍为一体,经济十分繁荣。

「长垣·人文」长垣地名趣谈——大车广粮

大车西有一九龙山全神庙。该庙始建于唐代,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占地30余亩,五进大院,计神庙30座,房屋83间,神像达780余尊。九龙山全神庙是周围乡村和本村民众会集祭祀先圣之处。于抗日战争中被毁,现村民集资30余万元,准备复建。

「长垣·人文」长垣地名趣谈——大车广粮

大车还有徐大壮墓。徐大壮为徐氏先祖。明嘉靖三十二年中癸丑科三甲进士。初授淮安府推官,擢南京监察御史,巡下江平海寇有功,赠白金丝绢。补河南道,巡按湖广。

「长垣·人文」长垣地名趣谈——大车广粮

嘉靖四十四年巡按山东,次年十二月,巡至东昌以疾卒。徐大壮墓高约2米。墓东南5米处有一明代龟趺,趺上重螭首巨碑一通,该碑主要介绍了徐大壮的生平事迹,为复制碑刻。墓前原有牌坊、石像生和碑刻,由于黄水淤积,现淤埋于地下五尺深左右。该募保存完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