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西游记》里家庭教育观念最差的老公,牛魔王都比他懂心理学


趣谈《西游记》里家庭教育观念最差的老公,牛魔王都比他懂心理学

并不是妄自菲薄,对玉皇大帝不够尊重,但是细看了一下,如果他能多了解一下人性,但凡食点儿人间烟火,学点儿心理学,好像也不至于把孙悟空逼到这个份儿上,走那么多弯路。为啥这么说呢?

大家知道,在咱们凡间,奥地利的佛洛依德把人格的结构是分成本我、超我、自我这三部分组成的,先不说孙悟空,咱们拿家里的熊孩子举例子。

小孩子看到冰激凌产生想吃的愿望,这就是人格中的“本我”在幕后操纵。孩子为了能够顺利吃到冰激凌,哭、闹、卖萌讨好和撒娇让家长花钱买,这都是人格中的“自我”在怂恿他,给他出主意。但是,孩子知道偷钱买甚至是直接动手去抢冰激凌,爸爸妈妈不付钱他拿了冰激凌就吃,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不符合道德标准,这个就是孩子的“超我”在发挥作用让他可以冷静冷静。

趣谈《西游记》里家庭教育观念最差的老公,牛魔王都比他懂心理学

所以,对于咱们人类这种高等动物来说,“超我”就像是司法部来提醒我们啥是高等来控制咱们的“本我”管理咱们的动物本能,“自我”是让咱们游离于高等和动物之间后天形成的一种“人心兽性”,这个概念很容易理解对吧。

你看,孙大圣虽然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不是人,但是好赖也和咱们人类一样是哺乳动物吧?而且至少是个灵长类动物,师出名门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玉帝是啥?是长辈是神界、仙界各种界的父母官,因为有王母娘娘,而且掌管的天庭,也就是天上的家庭,所以他其实应该是用父亲的身份来管理悟空才对的,但是你看看他老人家是咋做的?

孙悟空小时候的确是有点儿叛逆有点皮,但是毕竟还是听话的,天庭两次招安,他不管怎样还是服了的,但是玉帝他老人家呢?和咱们很多做父母的态度其实没啥区别,玩儿的正开心呢被叫过去写作业,就好像孙悟空在花果山正嗨着呢,叫去天庭干活,而且玉帝他老人家脑子里面想的不是听孩子说啥,而是认定了你这个猴子懂个啥?天庭我最大,你不听话还得了?

于是花了各种心思想着怎么才能让这家伙乖乖听话,本意肯定是好的,怕这家伙以后废了惹出大麻烦来,但是太缺乏心理学常识了,而且脑袋一拍做了一个看似尊重孩子特长兴趣,发挥他的爱好的决定,把孙悟空直接派去蟠桃园看桃去了,就这么一弄,爱好还真的就是变成特长了,直接把猴子的“本我”给刺激出来了,你还记得刚刚说的本我吗?光剩动物本能了,啥超我、自我这么一次机全给忘没了。

趣谈《西游记》里家庭教育观念最差的老公,牛魔王都比他懂心理学

真正适合变成特长的,应该是“自我”决定的,“人心兽性”之间,他发自内心喜欢并且渴望同时知道就算是很难,也有办法能让自己做到坚持下去的,哪怕是弼马温官职不大,但是能让他驰骋疆场,骑在马上让“自我”为了驾驭“本我”可以举起“超我”的鞭子,三个“我”和睦相处,保持好平衡,此消彼长,自然就能健康成长。

反倒是牛魔王虽然不怎么负责,但是至少他不会搬出一套又一套的规矩去拿着隔壁家的孩子和红孩儿比,顺应了红孩儿“本我的”的要求,让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自己愿意干的事儿,让他拥有了一片自由的能施展本领的空间,而且如果不是铁三公主也犯了让猴子看桃一样的错,给了一把可以滋长他本我的武器,那么红孩儿的“本我”其实也能自觉接受“自我”约束,就不会在后面这么那个啥了,对吧。

当然了,还好悟空后来遇到了唐僧,没人能比唐僧的“超我”更强大了,悟空跟着他历经数次磨练,把原本只有“本我”的动物身份修成了带有“超我”的高等动物级别,有了心灵的升华,但是那是唐僧后面不怎么念“紧箍咒”的情况下,归还给孙悟空自由激励了“自我”才发生的,对吧?

那么,作为家庭中的父母官,究竟让孩子去蟠桃园?还是让他成为无所不能的天才大圣?你看到的孩子哪个“我”更多?又用什么方式替代紧箍咒把“超我”变成让孩子头疼的金箍圈了呢?

有空不如你想想,然后再想想,趣谈西游并无不尊敬之意哦,让心理学变得更实用,也许这才是人间烟火之中该有的人情味。你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