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一個6.9一個6.1怎麼回事?

小蘋果tbh


張醫生在線----“空腹血糖受損,不可小覷”!

我們知道,正常的空腹血糖值是3.9-6.0mmol/L,連續兩次空腹血糖大於等於7.0mmol/L,除外繼續發性因素,就要考慮診斷糖尿病了,然而很多人在查血糖的時候,結果會處於6.1-7.0mmol/L之間,既夠不上糖尿病診斷標準,但也高於正常值上限。這種情況,我們稱之為空腹血糖受損。

空腹血糖受損,預示著你的糖代謝,已經出現小問題了,再繼續發展,極有可能成為糖尿病。出現空腹血糖受損,一般是基礎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引起的,與肥胖、久坐不動、缺乏運動、吸菸酗酒、作息不規律、長期熬夜等因素相關。

處於空腹血糖受損狀態,首先我們沒有用藥的必要,但要從生活方式方面進行干預,否則容易加重胰島素抵抗以及胰島B細胞負擔,出現2型糖尿病!此時最好的辦法,就是控制飲食+運動+規律作息+戒除不良嗜好,大多數人都能使血糖恢復到正常水平,這也是很多人所說的可以逆轉的“糖尿病前期”!


用心做科普-真情為群眾-張醫生在線-歡迎你的關注!


e醫路同行


這種情況很常見,屬於正常範圍的血糖波動。如果已診斷糖尿病,兩次空腹血糖均已達標;如果未診斷過糖尿病,兩次空腹血糖均高於正常空腹血糖,屬於空腹血糖受損狀態。但有一些人雖然空腹血糖沒有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餐後血糖卻達到了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所以為避免漏診,如果檢測空腹血糖介於正常值與糖尿病之間,建議檢測餐後血糖或進行OGTT試驗即(靜脈空腹血糖與服糖(75g)2小時後血糖)。

血糖波動多少才正常?

跟血壓一樣,我們體內的血糖無時無刻也在波動,以滿足不同情況下日常活動所需要的能量。血糖波動較大不僅會損傷胰島β細胞造成糖尿病的進展,還會增加冠心病、腦卒中、腎臟病變、視網膜病變的發生風險。所以控制血糖波動也是我們防治糖尿病的重要內容。

1.監測方法。動態血糖監測和自我血糖監測均可評估血糖波動程度。自我血糖波動更加方便易行、簡單經濟而且評估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時準確度也高,但監測的血糖結果變異性較大,尚缺乏統一的正常參考值。所以,動態血糖監測已經成為了評估血糖波動的主要手段。

2.監測指標。用於評估血糖波動的指標有日內血糖波動,日間血糖波動和糖化血紅蛋白(HbA1c)變異性。日內血糖波動和日間血糖波動為短期血糖波動,HbA1c變異性為長期血糖波動。

3.各指標正常值。由於現實生活中,患者不可能經常去做動態血糖監測,更多情況都是進行自我血糖監測。一天之內如果監測7點血糖即三餐前、三餐後2小時、睡前血糖,我們一般認為7點平均血糖的波動幅度<2.0mmol/L,三餐前與三餐後2小時血糖之差絕對值的平均差值<2.2mmol/L,全天內最大血糖值與最小血糖值<4.4mmol/L為正常範圍波動。如果幾天之內的空腹血糖波動在5.55mmol/L以下,我們也認為血糖波動幅度較大。HbA1c控制在7%以下可視為長期血糖波動達標(老年人HbA1c7~8%)

如何避免血糖波動較大?

血糖波動與胰島β細胞功能狀態、飲食、運動和藥物等飲食關係密切。所以一日三餐定時定量、適量運動、合理用藥是控制波動的主要措施。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

我是醫師楊浩,專注常見病、多發病診治,慢性病管理,健康科普。



首先,血糖升高的原因有很多,不僅僅是進餐之後,比如說之前有緊張的情緒、運動之後、晚餐吃的過晚等等,這些都是可以讓我們血糖升高的原因,不過,現在這個6.9和6.1必須要引起重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