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曾侯乙,周王族諸侯國中曾國的國君,姬姓,氏曾名乙。 生卒年不詳,但是據考古發現推定,他大約生於公元前475年,卒於公元前約433年,奇怪的是,翻閱史籍,對其人並無記載。但曾侯乙卻是中國戰國時期南方姬姓曾國,即姬姓隨國的國君。

此曾國與史書中的隨國一國兩名,始祖為赫赫有名的周朝開國大將軍南宮适,曾國是西周初期周天子分封鎮守南方的重要邦國。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1978年,在今湖北省隨州市區西約一公里處的擂鼓墩,考古工作者對其墓葬(後來證實)進行了發掘,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包括舉世聞名的曾侯乙編鐘、曾侯乙尊盤等;

同時出土文物還有大量兵器、樂器、鑄造精良的漆器、青銅器等,共15000多件,其中9件被定為國寶級文物,出土的文字材料說明曾侯乙是一位名乙的曾國諸侯王。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從楚惠王送給他的一件青銅鎛上的三十一字銘文看,曾侯乙死於公元前433年或稍晚,通過對其屍骸的碳14測定,可以推定曾侯乙的死亡年代在公元前433年到公元前400年之間,他死時年齡在42―45歲之間。

綜合考察其他材料,曾侯乙應當生於公元前475年或稍晚,約在公元前463年前後成為諸侯王,在位約三十年。出土文物表明,曾侯乙生前非常重視樂器製造與音律研究,興趣廣泛,同時也是擅長車戰的軍事家。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史學界有三大觀點被關注得最多:

其一,曾隨兩國地域相同,都在漢水以東,所謂“漢東之國隨為大”,兩國是否合一;

其二,兩國族姓是否相同,他們是否同為姬姓;

其三,在曾侯乙墓出土的65件編鐘中有一鎛鍾,銘文上說楚王曾經被曾國所救,而史書上卻記載楚國郢都被吳軍攻佔後,“楚王奔隨”,隨國人救楚,這段歷史作何解釋?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曾侯乙墓是戰國早期,周王族諸侯國中曾國的國君曾侯乙的一座墓葬,位於湖北隨州城西兩公里的擂鼓墩東團坡上。曾侯乙墓呈“卜”字形,墓坑開鑿於紅礫岩中,為多邊形巖坑豎穴木槨墓。無墓道,南北向,墓坑南北長16.5米,東西寬21米,深13米,面積為220平方米。

此曾國與史書中的姬姓隨國一國兩名,始祖為赫赫有名的周朝開國大將軍南宮适(括)。曾國是西周初期周天子分封鎮守南方的重要邦國。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曾侯乙墓中隨葬以九鼎八簋(guǐ,音軌)和編鐘、編磐為主的禮樂器,遵守了周代諸侯的身份,九鼎八簋應為天子使用,諸侯應使用七鼎六簋,反映出先秦社會嚴格的禮樂制度在後期已經出現裂縫,以及人們對天地、神明和祖先的敬畏。

十二律俱全的64件青銅雙音編鐘(不包括楚王所送鎛鍾)、玲瓏剔透的尊盤和完整地書寫二十八宿名稱的衣箱等,體現了先秦時期中國在藝術、技術、天文等方面的極高成就。其中出土的曾侯乙編鐘是迄今發現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銅編鐘。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湖北隨州,扼北進中原之門戶,歷來是兵家必爭之要地。在春秋戰國時期,它是楚國問鼎中原必經之處,從地勢看,隨棗走廊和南陽盆地作為當時南北要衝,又是華夏北方中原文化與南方楚文化交匯之地。戰國時,這裡曾存在過一個小諸侯國——曾國,由於它實在太渺小,以至於在留存至今的史籍中完全找不到對它的記載。

然而,隨著1978年曾侯乙墓的開啟,小小曾國開始在2000多年後名揚四海。墓中共出土各類隨葬品約15404件:青銅器宛如剛放入地下,漆木器鮮妍如新,竹簡墨跡清晰,尤其是配套完整的編鐘、編磬等樂器更是世所罕見。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曾侯乙墓出土的以編鐘為代表的萬件文物,以在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上的輝煌成就而震驚世界,作為墓主人的曾侯乙也因而備受世人關注,然而曾侯乙史籍無載。

曾侯乙墓萬件文物中以車馬兵器最多,其種類之全、數量之眾、綜合功能之強,前所未見。其中射遠兵器居多,長杆兵器尤為特殊,且有極為罕見的矛狀車軎,這些都是用於車戰的武器裝備,說明曾侯乙是一位擅長車戰的軍事家和指揮官。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曾侯乙墓隨葬數量龐多的樂器,鐘磬銘文中有大量樂理樂律銘文,顯示了曾侯乙生前對於樂器製造與音律研究的重視程度。

墓內還有大量鑄造極精的青銅器珍品,及繪畫、雕塑藝術、書法精品,並且大量文物並非冥器,而是曾侯乙生前所用之物,多為他親自督造,說明他興趣廣泛,具有多方面的才華和較高的藝術鑑賞力。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曾侯乙墓整個槨室由底板、牆板、蓋板共171根巨型長方木鋪墊壘迭而成,使用成材楠木達500立方米。木槨頂面及四周填塞防潮木炭6萬公斤,木炭之上努築青膏泥、白膏泥,上面蓋鋪石板,再努築五花土直達墓口。

曾侯乙青銅架楠木彩繪主棺(分內、外棺)重達7000公斤,槨內分作東、中、北、西四室。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墓主居最大的東室,曾侯乙木棺,雙重,屍體由多層絲織物包裹,墓主45歲左右。外棺有青銅框架,內棺外面彩繪門窗及守衛的神獸武士。東室放置主棺一具、陪棺八具;西室放置陪棺十三具;北室放置兵器、車馬器及竹簡;中廳大約是墓主人的音樂室、禮賓接待廳,內置大量禮樂器;在東室通往中廳的門洞處置放狗棺一具。

地宮東西長21米,南北寬16.5米,距地表深13米,面積為220平方米。曾侯乙青銅架楠木彩繪主棺(分內、外棺)重達7000公斤,另有彩繪陪棺21具。陪葬者均為13-25歲女性。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墓中共出土禮器、樂器、漆木用具、金玉器、兵器、車馬器和竹簡15000餘件,僅青銅器就共計6239件。其中曾侯乙編鐘一套65件,是迄今發現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銅編鐘。青銅禮器主要有鑊鼎2件、升鼎9件、飼鼎9件、簋8件、簠4件、大尊缶1對、聯座壺1對、冰鑑1對、尊盤1套2件及盥缶4件等。經鑑定,使用了渾鑄、分鑄、錫焊、銅焊、鑲嵌、鉚接、熔模等青銅器製作工藝,說明戰國時期南方楚地的青銅冶煉技術同樣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其中尊盤系用先進的失蠟法鑄造,表現出戰國時期青銅冶鑄業所達到的高水平。

先秦時代,對禮器的使用是有嚴格規定的,其中又以鼎的使用為核心內容。天子用鼎數最多,為九鼎,諸侯七鼎,大夫、士人又逐層遞減。曾侯乙墓中有鑊鼎2件、升鼎9件、飼鼎9件、簋8件,明顯僭越了諸侯能享有的鼎數,已近於天子之制。這表明在曾侯乙生活的時代,自商周以來的禮樂制度已經遭到破壞,出現了禮崩樂壞的現象。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曾侯乙編鐘:

鍾在我國商朝時就已出現,最初只有3到5枚,到周朝增到9至13枚,戰國時發展成61枚。人們按鐘的大小、音律、音高把鍾編成組,製成編鐘,演奏悠揚悅耳的樂曲。迄今為止,中國的考古發掘中共有40多套編鐘出土,但數量最多、保存最好、音質最高的則非曾侯乙編鐘莫屬。

整套編鐘數量之多,做工之精細,氣魄之宏偉,令人驚歎不已,堪稱戰國時期青銅樂器的巔峰之作,被譽為“國之瑰寶”。從音效上看,編鐘所用青銅是以高純度的銅、錫、鉛按一定比例冶煉而成,鐘壁厚度、鐘的形制的設計,都達到了完美極至、無可挑剔的地步,如此才保證了編鐘絕佳的音響效果。全套鍾以人、獸、龍、花和幾何紋為裝飾,採用圓雕、浮雕、陰刻、彩繪等多種技法,以赤、黑、黃諸色映襯青銅本色,莊重肅穆,精美壯觀。有學者對曾侯乙墓的出土文物進行了系統的研究,認為曾侯乙墓編鐘是科學技術史上一項最早而又複雜的系統工程,具有完備的技術體系和豐富的工程技術語言,具有世界一流的鑄造技術。它不僅是中國古代科技與藝術完美結合的真實寫照,而且為科技未來的發展作出楷模。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曾侯乙編鐘共65枚,其中1枚是戰國時楚惠王贈送的鎛,稱“楚王熊章鎛鍾”。該鐘通高92.5釐米,重134.8千克,腔體呈扁橢圓形,與其他64枚鍾最明顯的不同點,在於鐘口平整。鐘體頂部為蟠龍式複式鈕,由上下2對蟠龍對稱組成,上面1對蟠龍形狀較小,引頸對銜,下面1對蟠龍形體較大,回首卷尾,形象惟妙惟肖,生動傳神。鉦部兩側以淺浮雕龍紋為襯,每一部分鑄有5個圓泡形飾,圓泡凸面上亦浮雕龍紋。

鉦間鑄有31字銘文:“隹(惟)王五十又六祀,返自西陽,楚王熊章,作曾侯乙宗彝,奠之於西陽,其永持用享”。大意為楚惠王五十六年(前433),楚惠王在西陽接到了曾侯乙去世的消息後,在西陽遙祭他,併為他鑄造了這件鎛鍾,以供其永享。這段銘文不僅說明曾國和楚國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而且為曾侯乙墓的斷代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據《史記卷四十·楚世家》記載,楚昭王十年(前506),吳王闔閭和其胞弟夫概率兵攻打楚國,大獲全勝,最後攻破楚國的都城郢。破城之時,楚昭王逃走,奔至雲夢澤時,被吳軍射傷。楚昭王逃到鄖國,鄖國國君的弟弟認為楚昭王不仁不義,要殺他。於是楚昭王又急忙逃到隨國,吳王闔閭隨後率兵而至。隨侯緊閉城門,調兵遣將,嚴陣以待。吳王闔閭在城下對隨侯說,周天子的子孫,分封在江漢流域的都被楚國滅掉了,隨國遲早也會被楚國滅掉的,你還是早點把楚王交出來,讓我殺掉他。隨侯堅決不肯,說:“隨國與楚國世代友好,你不要再說了,楚昭王不在隨國,他已經逃走了。”

吳王沒法,只好帶兵離開了隨國。楚昭王由此逃過一劫,心中充滿了對隨侯的無盡感激。隨後楚國援軍秦軍趕到,大敗吳軍,夫概見大勢已去,撤兵歸國,自立為王。吳王闔閭得知這一消息後,慌忙帶兵離開郢都回到吳國。楚昭王回國復位,下令楚、隨世代鍾友好,不相攻伐。有專家判定,隨國其實就是曾國,隨侯就是曾侯乙的先輩。由此我們不難想象,楚昭王的兒子楚惠王熊章,為了報答曾侯乙先人的救父之恩,特意將這枚精美的鎛鍾送給曾侯乙,以示友好。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編鐘分八組,共分三層懸掛在銅、木做成的鐘架上。鍾架全長10.79米,高2.73米,由六個佩劍的青銅武士和幾根圓柱承託著。編鐘分上中下3層,形制各異。最下一層由12枚長乳甬鍾和1枚鎛鍾組成,分成2組懸掛,其中9枚懸掛在倒趴著的虎形獸上面;中間一層33件,分3組懸掛,有短枚甬鍾1組11件,無枚甬鍾1組12件,長枚甬鍾1組10件;最上一層19件,稱“揭鍾”。

橫向看,從左到右編鐘依次增大;縱向看,由上而下依次增大。懸掛方式亦不相同,上層為插掛,以插銷入鍾鈕;中層為鉤掛,掛鉤為框架鉤和焊鉤2種;下層環掛,掛鉤分趴虎套環和雙杆套環2種。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六十五枚編鐘的總重量達3500千克,其中,最大者通長153.4釐米,重203.6千克,它的重量、體積在編鐘中是罕見的。鐘上大多刻有篆體銘文,鍾、架、鉤上共有銘文3755字,內容為編號、記事、標音及樂律理論。甬鍾刻有記事銘文,均為“曾侯乙乍時”5字,標明編鐘為曾侯乙所擁有和享用。上層十九枚鐘的銘文較少,只標示著音名,中下層四十五枚鐘上不權標著音名,還有較長的樂律銘文,詳細地記載著該鐘的律名、階名和變化音名等。標音銘文不僅標示了該鐘的懸掛位置,亦標明瞭敲擊的部位及其發音的名稱。

整套編鐘有律名28個,階名66個,構成了十二半音稱謂體系。通過這些銘文,可知各諸侯國所用律名並不相同,更可清楚地辨析曾國與楚、晉、齊、申、周等國律名的對應關係。鍾銘所載內容,絕大多數聞所未聞,簡直就是一部不朽的中國古代樂律理論典籍。這些銘文,便於人們敲擊演奏。曾侯乙編鐘音域寬廣,有五個八度,比現代鋼琴只少一個八度。鐘的音色優美,音質純正,基調與現代的C大調相同。考古工作者與文藝工作者合作探索,用此鍾演奏出各種中外名曲。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通過對墓中出土文物進行綜合分析,專家認為這套編鐘的擊奏工具共有8件,並復原出了演奏時的場景。其中6件為“7”字形木槌,演奏時由3名樂工各執1對,分別掌奏中層的3組鍾,併兼顧上層鈕鍾,主奏旋律。

另外2件擊奏工具為彩繪撞鐘大棒,長215釐米,粗6.6釐米,演奏時由2名樂工分別執掌,主奏下層大鐘,配以和聲。演奏時,樂工們必須面對國君,且奏且歌且舞,表現出了高超的演奏技藝。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四龍曾徽

“四龍曾徽”是1978年出土於隨州曾侯乙墓中的珍貴文物之一。能夠創造出世界音樂史奇蹟的“編鐘”之國,其國徽同樣富裕美感和藝術享受。某曾姓教授曾說:“此徽的設計獨據一格。與一般古文不同。它集聚了文字與美術雕刻的美於一體。

這四條龍,以陰刻與陽刻的雕刻手法分為兩組。各組中的龍,眨看形態相似。相互倒影。但細看,各龍的姿式卻各有所異。更難得的是無論將其正置或倒置,都能看出“曾”字”。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墓中出土了編磬、鼓、瑟、笙、排簫等大量樂器,為研究中國古代音樂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排簫、篪、琴(十絃琴、五絃琴)都是首次發現的幾種早已失傳的樂器。世界上不少民族都有排簫這種樂器,曾侯乙墓的2件排簫均是由13根竹質簫管編排而成,長短有序的簫管使得其形狀象鳥展開的單翼。

專家對這2件古排簫進行了測試,其中1件有七八個簫管能夠吹奏出樂音,音階結構已超出五聲。篪是一種竹質橫吹管樂器,源自民間,後世逐漸失傳。篪在周代常與壎一起演奏,戰國時作為大型宮廷樂器之一,每當有神祀與宴饗活動時,宮廷樂工們將編鐘、編磬、建鼓、排簫、笙、瑟等樂器一齊奏響。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尊是盛酒器,盤一般作水器用,二者合為一器,尊內盛摻有香草汁的酒,祭祀時酌以獻屍,賓禮時酌以飲客。整套器物紋飾繁縟,窮極富麗,其精巧達到先秦青銅器的極點。尤其是器上鏤空裝飾,透視有若干層次,系用失蠟法鑄造,即先用蠟做模,模外做範,加熱烘烤使蠟模融化流失,使整個鑄件模型變成一個空殼,再將青銅溶液澆灌至空殼內,就可鑄成所需的器物。

這一發現,證實了在二千四百年前的戰國早期,中國的失蠟法鑄造技術已經達到極高的水準。尊和盤均鑄有“曾候乙作持用終”銘文。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古文獻中對篪的記載有出入,如《廣雅》說篪8孔,《周禮·鄭玄注》雲篪7孔,《樂書》中說篪為6孔,如此混亂的記載,使今人難以準確詳細地判定其形狀。曾侯乙墓出土的2件篪解決了這一困惑。2件篪分別長29.3釐米和30.2釐米,都是用1節竹管制成,兩端管口封閉,管身開有1個吹孔、1個出音孔和5個指孔。

管身通體髹以黑漆,以朱、黃色繞管身描繪出綵線花紋。根據曾侯乙墓篪,專家們成功地做了1件複製品,用複製品篪演奏,可吹奏出超出1個完整的五聲音階,加1個變化音,音色別有韻味。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出土的一件漆木衣箱蓋上,畫面中央以篆書書寫一個“鬥”字,古樸蒼勁,四周按順時針寫著二十八宿名稱,二十八宿東側繪有一龍,西側繪有一虎,關於“鬥”字與環繞其周圍的二十八宿名稱,有專家指出,畫中的“鬥”字代表著北斗星,將其畫在中央,表明地位突出,正反映了古人對北斗星的崇拜。

二十八宿東側繪有一龍,西側繪有一虎,這與傳統天文學中的東方蒼龍、西方白虎正好對應,是考古發掘中所見年代最早的將北斗、青龍、白虎與二十八宿配合的實物,也是中國迄今發現的關於二十八宿全部名稱最早的文字記載,說明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創立二十八宿體系的國家之一,表明至遲在公元前5世紀初,中國就有了完整的二十八宿體系。曾侯乙墓天文星象圖的出土,使得當時已經定稿的《中國大百科全書·天文卷》相關內容不得不重新修改,這一發現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十六節龍鳳玉佩:

十六節龍鳳玉佩1978年出土於湖北省隨州市西北郊擂鼓墩曾侯乙墓東室墓主棺內。全長48釐米,寬8.3釐米,由13片鏤空的各種形式或圖案的玉片及24個圓環、半圓環或方扣連接而成。其中有4個銀挺玉插入,拆卸銀挺玉之後便成為5塊長度不同、環片多少不等的連環玉佩,摺疊起來便形成一塊玉團狀。

第1塊玉有二片二環,第2塊玉有三片六環,第3塊小玉僅有二環,第4塊玉有三片四環,第5塊玉有五片六環。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此玉佩經過精心周密設計之後加工而成。第一塊玉上下片以自身凸出的玉環連成一體,上片近方形夔龍,下片是四角出夔鳳的渦文環;第二塊玉最上層一片鏤四個勾連活環,第二片是半橢圓形鏤空變相夔龍紋環,第三、四片琢成腰圓形片,均以十字間隔,每一空間內飾鏤空渦紋;第三塊小玉琢成飾以蛇紋的扁方形扣,中間一素環勾連一夔龍環;

第四塊橢圓形玉7.3釐米寬,上下兩層腰圓玉片均為鏤空螭虎紋,各琢鏤二個固定的半圓環與側面出脊角的扁方二孔釦環連接,釦環飾夔龍紋;第五塊玉最上的方形玉片為鏤空夔龍紋,上下鏤二方孔,與其下之鏤空二夔龍、二蛇紋扁方孔玉片相連,再其下是以二環連接的尖首玉片,寬 8.1釐米,飾鏤空蛇首紋,最下方的玉片為鏤空螭紋,有固定的半圓環。此佩紋飾均用隱起陰線琢法,起伏自然順理,琢工精巧嫵媚,是迄今發現的多節活動鏈狀玉佩中最長、最精美的一件,堪稱戰國玉雕中的瑰寶。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曾侯乙墓還出土一件四聯玉飾與此佩相似,如果用銀鋌插銷玉環可以將四聯玉飾與此佩連結起來。

此佩的功能和定名依舊存有不同意見,一種看法是用作佩飾,另一種看法是聯繫同時出土的小件玉鳥禽。認為是冠上裝飾,即冠纓。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曾侯乙墓的北室是兵器庫及車馬室,出土兵器數量之多,品種之繁,也反映了墓主人的不凡身份。兵器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殳。對於殳,歷代典籍多有記載,可惜都比較簡略。歷經千載歲月,滄海桑田,後世竟然未有先秦“殳”的實物或圖形傳世,使得後人難以知道它的真面目。

殳,有的史書上也稱作“杵”或“杖”,是先秦時代一種木或竹製成的長柄兵器,不但可用於防身自衛,還可用於裝備軍隊戰車。一般認為殳是由原始社會中狩獵用的竹木棍棒發展而成。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尚書·武成》中有“血流漂杵”,“杵”就是商代士兵所使用的殳,那時的殳一般是用一根堅實的木棒製成。周朝把殳列入“車之五兵”之一,是用於實戰的兵器。《詩經·衛風·伯兮》曰:“伯也執殳,為王前驅。”《周禮》曰:“殳以積竹、八觚,長丈二尺,建於兵車。”又曰:“季秋之月……天子乃教於田獵,以習五戎。”從其記載可知殳的形制及其用途,五戎即五種兵器:戈、殳、戟、酋矛、夷矛,殳為其一。

《考工記》也記載了“車之五兵”是戈、殳、戟、酋矛、夷矛,分別插在戰車上的固定位置,供士兵在作戰時使用,這樣可以長短兼備,遠近結合。關於殳的形制與尺寸,據《考工記》記載“殳長尋有四尺”,東漢人鄭玄注曰“八尺曰尋”,由此可見殳的長度為一丈二尺,即約3米。春秋戰國時代,諸侯爭霸,殳的使用更加廣泛。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據史書記載,城濮之戰時,晉軍臨戰前“遂伐其木,以益其兵”。而且隨著車戰的流行,殳也在改進,出現了青銅和鐵製的殳,殳柄為竹木混合製成,呈八稜柱形或圓柱形,柄端安有青銅或鐵製殳頭,在柄尾安裝有起保護作用、使柄尾經久耐用而不開裂的細長銅或鐵帽,大大提高了戰鬥力。

《六韜·軍用篇》有“方首鐵”的記載,“方首鐵”就是方形鐵頭的殳。《呂氏春秋·貴卒篇》也有關於中山國的力士穿著鐵甲、手持鐵杖作戰的記載,這裡的鐵杖,應該就是殳的變體。春秋戰國時期是殳作為典型兵器的輝煌年代。帝王或諸侯出巡時,前導勇士也執殳開道,即所謂“旅賁以先驅”。可見殳不僅是用於實戰的兵器,也用於天子諸侯的儀仗。而從其發展演變看,殳作為實戰兵器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越來越演化為儀仗之器。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2400多年前的曾侯乙,擁有如此多的兵器,可見他的封國應該有相當的實力,其本人也頗熱衷軍事。從這些出土的兵器上,儘可以想象英姿勃發的曾侯乙率領軍隊,馳騁疆場,金戈鐵馬,威武雄壯的場景。

墓中出土金盞、金盃、金帶鉤及長達48釐米的十六節龍鳳玉掛飾,是曾侯乙生前奢侈生活的具體寫照。許多青銅器上有“曾侯乙乍(作持)”之類銘文,為判定墓主提供了證據。

曾侯乙墓出土的漆器有220多件,是中原與楚地墓藏中年代最早也是最為精彩的,而且品類全,器型大,風格古樸,體現了華夏中原與楚交匯區域青銅文化的神韻。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青銅冰鑑:

這是古代用以冰(溫)酒的器具,通高61.5釐米、邊長62釐米、重170公斤。它由內外兩件器物構成;外部為鑑,鑑內置一尊缶。鑑與尊缶之間有較大的空隙,夏天可以放入冰塊,冬天則貯存溫水,尊缶內盛酒,這樣就可以喝到“冬暖夏涼”的酒。

鑑和尊缶均飾以變形蟠螭紋、勾連紋和蕉葉紋等,並均有“曾侯乙作持用終”銘文。此器結構複雜,造型奇特,工藝精湛,是一件具有特殊用途的大型酒具。同時出土兩件,造型、紋飾、大小均同。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鹿角立鶴:

鹿角立鶴,鶴長喙上翹呈鉤狀,引頸昂首佇立,兩翅展開作輕拍狀,通高143.5釐米、鶴高110釐米。拱背,垂尾。鶴首兩側插有兩支銅質鹿角形枝杈。鶴的頭、頸和鹿角上有錯金幾何紋飾,其它部位有鑄成和鑲嵌的雲龍紋。

此器造型別致,是一件獨具風格的青銅工藝精品。鶴和鹿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徵。把鹿角插入鶴頭,將二者置於一身,可稱之為“瑞鶴”。古人把仙人乘車叫“鶴馭”、“鶴駕”。此器出於墓主人棺側,可能反映了死者成仙昇天的思想。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尊盤:

尊高33.1釐米,口徑25釐米,盤高24釐米,寬57.6釐米,深12釐米。尊敞口,呈喇叭狀,寬厚的外沿翻折,下垂,上飾玲瓏剔透的蟠虺透空花紋,形似朵朵雲彩上下疊置。尊頸部飾蕉葉形蟠虺紋,蕉葉向上舒展,與頸頂微微外張的弧線相搭配,和諧又統一。

在尊頸與腹之間加飾四條圓雕豹形伏獸,軀體由透雕的蟠螭紋構成,獸沿尊頸向上攀爬,回首吐舌,長舌垂卷如鉤。尊腹、高足皆飾細密的蟠虺紋,其上加飾高浮雕虯龍四條,層次豐富,主次分明。盤直壁平底,四龍形蹄足口沿上附有四隻方耳,皆飾蟠虺紋,與尊口風格相同。四耳下各有兩條扁形鏤空夔龍,龍首下垂。四龍之間各有一圓雕式蟠龍,首伏於口沿,與盤腹蟠虺紋相互呼應,從而突破了滿飾蟠螭紋常有的滯塞、僵硬感。出土時尊置於盤內,兩件器物放在一起渾然一體。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聯禁銅壺:

壺為敞口,厚方唇,長頸,圓鼓腹,圈足。左壺通高99釐米、口徑33.8釐米、蓋罩徑53釐米、底徑40.6釐米、重106公斤;右壺通高99釐米、口徑32.6釐米、蓋罩徑53釐米、底徑40.6釐米、重99公斤,銅禁長117.5釐米、寬53.4釐米、高13.2釐米、重35.2公斤。壺蓋有銜環蛇形鈕,蓋外沿套裝勾連紋的鏤孔蓋罩。壺頸兩側各有一攀附拱屈的龍形耳。器身飾蟠螭紋和內填蟠螭紋的蕉葉紋等。兩壺內壁均鑄有“曾侯乙作持用終”銘文。

禁面有兩個並列的中空圓圈,以承放大壺圈足。禁的長邊各有二獸足。獸口部和前肢銜託禁板,後足蹬地。禁面和側面均飾蟠螭等紋飾。銅禁出土不多,迄今為止國內外僅見4件。在湖北省是首次發現。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大尊缶:

尊缶為古代盛酒器,通高124.5釐米、口徑48.4釐米、足徑69釐米,重327.5千克。這件大尊缶是所知我國先秦酒器中最大、最重的一件,堪稱“酒器之王”。它不但擁有足以傲視同類的巨大體型,而且在紋飾上也極盡精美,器表由細密複雜的渦紋、重環紋、蟠螭紋、綯紋、雷紋、蕉葉紋、帶紋、蟠蛇紋等構成,花紋花式統一,線條整齊劃一。

大尊缶出土時,裡面還存有酒液。歷經二千四百多年沒有洩漏,可見缶的密封性之好。這件大尊缶不僅為我們瞭解曾國的人文歷史提供了珍貴實物資料,而且也讓人感受到了當時貴族的豪飲之風。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雲紋金盞:

雲紋金盞,盞通高11釐米、口徑15.1釐米、重2156克,匙長13釐米、重56.45克。直口,方唇,淺腹,平底。三個鳳首形矮足。腹上部有兩個對稱的環耳。蓋略大於盞口,蓋沿有三個等距離的外卡。蓋頂有一個圓形捉手。蓋面和盞口下飾雲紋、綯紋、勾連雷紋、蟠螭紋等。盞內放置金漏匙一件,方柄圓身,器身鏤空變形龍紋。

至遲到商代時,我國就出現黃金製品,但多為一些片飾。而此盞是仿銅的金制容器,反映了墓主人的特殊身份。這是所見我國先秦金器中最大最重的1件。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墓中隨葬以九鼎八簋和編鐘、編磐為主的禮樂器,遵守了周代諸侯的身份,反映出先秦社會嚴格的禮樂制度,以及人們對天地、神明和祖先的敬畏。十二律俱全的64件青銅雙音編鐘(不包括楚王所送鎛鍾)、玲瓏剔透的尊盤和完整地書寫二十八宿名稱的衣箱等,體現了先秦時期中國在藝術、技術、天文等方面的極高成就。

曾侯乙墓出土青銅禮器是歷年來我國出土青銅器數量最多、種類較全的一次。因發掘前未經擾動,真實地反映了墓主人享用器物的儀式,這在考古發掘中極為罕見。曾侯乙墓的青銅禮器的大體組合沿襲春秋時期的傳統:鼎成序、簋成套、鬲成組、豆成對,盤、匜匹配。曾侯乙墓青銅器造型奇特、工藝精湛、紋飾華美的特點,採用了渾鑄、分鑄、等冶鑄技術和平雕、浮雕、圓雕、透雕、錯金、鑲嵌、鑄鑲、銅焊、鑞(焊、鉚接等多種工藝,集先秦青銅製造技術之大成,集中反映了我國當時先進的冶鑄科學水平。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曾侯乙墓出土地編鐘、編磬(qìng,音慶)、建鼓、琴、瑟、笙、箎(chǐ,音尺)、排蕭8種共125件樂器。其中編鐘、編磬各1組,琴、箏、五絃各件,瑟5件,笙1件,懸鼓1件,還有建鼓、排簫、抱鼓等罕見樂器。用於擊奏樂器的工具12件,各種樂器的構件、附件1714件。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出土時各種樂器基本位於原位,排列有序,真實地再現了戰國時期樂器的組合情況。種類全,數量多,製作精,保存完好,其中其中不少樂器是新發現,為世界考古史上所僅則見。其中115件出自中室,用於演奏宗廟禮樂;另外10件出自東室,用於演奏房中樂(寢宮音樂)。這批樂器反映了公元前五世紀我國音樂文化的高度水平,是中國音樂史研究的珍貴資料。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編磬:

青銅錯金磬架,通高109釐米、寬215釐米,由一對圓雕怪獸及其頭上插附的立柱為虡,兩根圓杆作橫樑,呈單面雙層結構。獸頂插附的立柱從腰、頂兩處與橫樑榫接。橫樑底等距焊鑄銅環,以串鉤掛磬。磬架施線條流暢的錯金雲紋。青銅錯金磬架,其磬架之精美、磬塊之眾多、編懸之明確、配件之完備,在考古發現的樂器中獨一無二。

32塊磬系用石灰石或大理石磨成,形若倨句,大小有異,分為兩層四組。最大者:鼓博10.8釐米、鼓上邊32.4釐米、鼓下邊27.5釐米、股博13.5釐米、股上邊22.3釐米、股下邊21釐米、厚2.68釐米,倨句163度。最小者:鼓搏4.9釐米、鼓上邊7.6釐米、鼓下邊6釐米、股博5.7釐米、股上邊6.6釐米、股下邊5釐米、厚1.4釐米,倨句155度。

一磬虡獸舌上有“曾侯乙作持用終”銘文。磬上刻有(其中有少量為墨書)編號和樂律銘文,計708字,意與曾候乙編鐘銘辭相通。經復原研究,知其音域跨三個八度,十二半音齊備。音色清脆,獨具特色。同出有銘磬匣3具,彩繪磬槌兩件。演奏時,需由1人雙手執磬槌,跽地而擊。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作為漢東諸國最強的隨國,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為西周王朝監視南方不聽話的楚國。楚國向來不服西周,所以隨國帶著唐國、鄧國、鄖國等小國,作為西周王朝在南方的戰略屏障,阻止楚國勢力北上。隨州相傳是神農耕耨之處,被稱為“神農故里”,隨州北面是桐柏山,西南面是大洪山,其間是丘陵坡地。夾在兩山之間的狹長平原,在商周時代,是通往南方的要道,軍事意義非常重大。

周室東遷以後,隨國成了楚人擴張的主要障礙。兩國之間經過數場戰爭,楚國逐漸強大,但也一口吃不下隨國,只能大眼瞪小眼地互相盯著。但是當楚國變強後,隨國根本無力阻止楚國。在混亂的春秋年代,隨國逐漸淪為楚國的附庸,反而成了楚國北上掠地的基地。到了戰國時期,諸國兼併日益慘烈,作為小國的隨國,無力改變命運,最終被楚國吃掉。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曾侯乙是周朝開國重臣南宮适之後,建立曾國屬於西周王朝經營南方大策略的重要部分,實現了周王朝對江漢地區的有效控制。

曾侯乙的曾國是周王朝正統的代表,自然重視當時貴族教育“六藝”之“樂”,也格外維護當時堪稱周朝治國基礎的禮樂制度。曾侯乙墓出土的曾侯乙編鐘和曾侯乙編磬等大型禮樂重器,折射了華夏先祖們,曾創造出的輝煌的禮樂文明。

曾侯乙:這小老兒其貌不揚,卻出身於鍾食鼎鳴之家,富可敵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