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為何有“山東不反,中原不滅”的說法

在歷史上有這樣一句話,“山東不反,中原不滅”。為何山東會有這樣的高的地位,以至於被古人這樣看重,以山東之地與中原之壤相提並論,這句話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中國古代為何有“山東不反,中原不滅”的說法

其一,山東人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好爽大方為人仗義,肯為你出頭的,所謂的就是為朋友兩肋插刀。山東人從小就在孔孟之道“天地君親師”的教化之下長大,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山東人敬天地,忠國君、孝父母,尊老師。“一山一水一聖人”。這是對山東的文化地理特點最崇高的評價,也是最真實的評價。

其二,尤其是施耐庵筆下的《水滸傳》,更是將山東人的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在書中以宋江、林沖為代表的梁山好漢,表現出來的山東人獨特的秉性和嫉惡如仇的一種社會責任,留下了山東人大多都豪爽的印象。人人都希望可以與豪爽的人交朋友,因為和他們在一起很輕鬆,他們做事不拘小節,為人大氣。

中國古代為何有“山東不反,中原不滅”的說法

山東人從小就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敬天地,忠國君、孝父母,尊老師。如果山東地區沒有發生動亂,這就代表王朝還沒有徹底腐朽,還是有改正的可能的。然而一旦山東地區都開始出現亂象,連以“忠誠”著稱的山東人民都揭竿而起,帶頭造反,充分說明當時的王朝已經沒有任何存在的意義,到了改朝換代的時候了。

中國古代為何有“山東不反,中原不滅”的說法

遼闊的山東地區從古至今從未出過一位皇帝,山東人的“仁義”是刻在骨子裡的,山東人造反並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天下黎明百姓。就如《水滸傳》中以宋江為代表的詔安派,從頭到尾從來沒有想過真正的造反,只是想以造反的方式引起朝廷改革。這是山東人骨子裡的性格所決定。

山東雖然從未出過皇帝,到歷史中的許多耳熟能詳起義都是由山東人率領的,比如春秋末期的柳下蹠奴隸大起義;王莽篡漢時期的赤眉軍起義;隋末時期的瓦崗寨起義;唐朝時期的黃巢起義;宋朝時的梁山泊起義;明朝時期的唐賽兒起義;清朝時期的白蓮教起義;清朝末期的義和團等等。

中國古代為何有“山東不反,中原不滅”的說法

廣闊的齊魯大地雖從未出過帝王,但歷史上許多的歷史名人都是山東人。杜甫曾留下一幅楹聯:“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如儒聖孔子、亞聖孟子、兵聖孫子、先聖左丘明、齊國姜太公、鄒衍等等,都是在齊魯文化薰陶下湧現的傑出代表。所以後世才有了“山東不反,中原不滅”的說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