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南京秦淮河畔的这处宋代金陵胜迹,历代文人登临最多的地方

八百多年前的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34岁的辛弃疾即将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此时距离他从金国南归大宋已经过去了十二年,空有一腔报国热情却郁郁不得志的他有一次登上了建康(现在的南京)秦淮河畔的楼阁,面对着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江水,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南京秦淮河畔的这处宋代金陵胜迹,历代文人登临最多的地方

秦淮河畔的赏心亭


南京秦淮河畔的这处宋代金陵胜迹,历代文人登临最多的地方

水西门广场

当年辛弃疾登临的正是南京秦淮河畔的赏心亭,在他登临赏心亭之前,苏东坡来过这里,范成大来过这里,张孝祥也来过这里。在辛弃疾登上赏心亭四年后,陆游也来到了赏心亭,留下了一首“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登赏心亭》诗作。

除了辛弃疾、苏东坡、范成大、张孝祥和陆游这些南宋的名家登上过赏心亭,北宋的张耒、曹组,南宋的罗必元、曾极、韩元吉、高翥等文人也都登上过赏心亭。数百年来,秦淮河畔的赏心亭引来无数的诗人词家前来观瞻并为之吟咏。

我在游览完侵华日本军南京大屠杀殉难同胞纪念馆返回夫子庙的途中偶遇到了赏心亭,历史上这么多的文人墨客登临过的金陵胜迹我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也到赏心亭逛了一圈。


南京秦淮河畔的这处宋代金陵胜迹,历代文人登临最多的地方


南京秦淮河畔的这处宋代金陵胜迹,历代文人登临最多的地方


南京秦淮河畔的这处宋代金陵胜迹,历代文人登临最多的地方

赏心亭

赏心亭位于秦淮河畔水西门广场的西侧,是一处宋代的金陵胜迹。根据资料介绍,赏心亭始建于宋代,由北宋时期的五鬼之一丁谓所建,是南京水西门内的一处名胜,历史上曾数毁数建。南宋时期的《景定建康志》中就有对赏心亭的记载:赏心亭在(南京城西)下水门之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览之胜。

现在的赏心亭是2006年在赏心亭遗址之上重建的仿古建筑,据说赏心亭的复原主要参考了《景定建康志》、《至正金陵新志》等古籍中对赏心亭的描述,并参照了《营造法式》等宋代建筑书籍中的宋代建筑建造技术和方法,是古典建筑技法和现代建筑技术相融合的一栋宋代风格的建筑,赏心亭重建后,便引发了很多人的思古幽情。


南京秦淮河畔的这处宋代金陵胜迹,历代文人登临最多的地方

西水关水闸


南京秦淮河畔的这处宋代金陵胜迹,历代文人登临最多的地方

西水关水闸简介


南京秦淮河畔的这处宋代金陵胜迹,历代文人登临最多的地方

西水关广场


南京秦淮河畔的这处宋代金陵胜迹,历代文人登临最多的地方


南京秦淮河畔的这处宋代金陵胜迹,历代文人登临最多的地方


南京秦淮河畔的这处宋代金陵胜迹,历代文人登临最多的地方

西水关广场上的华表

赏心亭所在的水西门广场是在古西水关遗址上建设的一个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市民广场,很多退休之后的老人都在此健身休闲。广场中央立着一根十多米高的国泰民安石柱,石柱顶部有一个南京的形象代表石狮子,后来我才知道那根石柱是南京六朝时期的华表,华表之上的动物也不是狮子,而是一种叫做辟邪的动物,我在南京中山门广场上看到过,也在南京火车站看到过,辟邪已经成为南京的文化标志。


南京秦淮河畔的这处宋代金陵胜迹,历代文人登临最多的地方

赏心亭简介


南京秦淮河畔的这处宋代金陵胜迹,历代文人登临最多的地方

赏心亭


南京秦淮河畔的这处宋代金陵胜迹,历代文人登临最多的地方

赏心亭旁边的茶文化博物馆

因为赏心亭没有对游客开放,所以我无法像古代的众多文人一样登上赏心亭欣赏浩浩荡荡的江水,俯瞰秦淮河的风光,只能远远的欣赏一下这栋仿古建筑。

当年辛弃疾登上赏心亭,看到的只是“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八百多年过去了,辛弃疾“国破家何在”的亡国心情我们已经无法再去亲身体验,现在是和平时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的时期,游览赏心亭让我的心情更加愉悦,虽然没有古人登亭赋诗的才华,但是还可以从古人留下的诗词中去感悟游览赏心亭的美好心境。


南京秦淮河畔的这处宋代金陵胜迹,历代文人登临最多的地方


南京秦淮河畔的这处宋代金陵胜迹,历代文人登临最多的地方


南京秦淮河畔的这处宋代金陵胜迹,历代文人登临最多的地方

赏心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