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 那些刷遍朋友圈的爆文,開頭總藏著10W+的潛質

那些刷遍朋友圈的爆文,開頭總藏著10W+的潛質


米基·斯皮菜恩曾經說過,

“決定讀者買不買這部作品的是第一章。”

無論哪個類型的寫作,開頭都非常重要。

尤其是在碎片化閱讀的時代,文章的開頭需要立刻抓住讀者的注意力,否則他分分鐘可以選擇換一本書讀。

但也有很多寫作者抓耳撓腮,文章大致思路有了,寫作素材有了,甚至都計劃好如何結尾了,但是卻不知道如何開頭。

那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一個好的開頭,到底應該怎麼寫。


有內容

如果談到偉大的小說開頭,沒有人不會想起《百年孤獨》。

“許多年後,當奧雷連諾上校面對行刑槍隊的時候,他便會想起他父親帶他去找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在多年以後的今天,依然有不少寫作者競相模仿起這一段經典的開頭,於是出現了一堆類似的句子,如“××年後,某某某某如何如何時,他會想起××年前,這樣那樣的一段往事”。

馬爾克斯的這個開頭之所以被奉為經典,是因為他在短短一句話裡囊括進了小說的人物、時間、事件這三大內容。

人物:小說中最重要的主角——布恩迪亞上校。


時間:“許多年後”四個字把讀者帶往了小說的未來,想起”兩個字一出現,讀者又來到了小說的過去,開頭一小段話,一下子就把主人公佈恩迪亞上校前後數十年的生命輪廓描繪出來了。


事件:面對行刑槍隊、找冰塊。


這兩件事看起來不搭邊,但是實際上有著緊密的關聯。


面對從未見過、冒著不明白煙、充滿未知兇險的冰塊,哥哥退縮了,但布恩迪亞上校卻勇敢地伸出手,迎向前去,這體現了布恩迪亞上校勇敢堅毅、無懼任何風險和權威的性格,也正是因為這種性格,才讓布恩迪亞上校走上了後來的革命之路,也就是“面對行刑槍隊”之路。


馬爾克斯的這個開頭包含內容的寫作智慧不僅適用於小說創作,同時也在提醒自媒體寫手:在文章開頭對核心內容進行一個簡要的概括是有必要的。


尤其是在文章畢竟長,或者不易理解的時候,一開始就把整篇文章“濃縮的精華”呈現給讀者不失為是一個好的選擇。


有懸念

“懸念”一詞源於法語,原意是懸著的原因。

懸念意味著一種迷人的不確定性,它會給文章製造一種吸引人的、琢磨不定的感覺。

懸念未必讓人驚叫連連,卻能把觀眾牢牢抓住,無法釋懷。

讀者對這個懸念的情感參與度越高,閱讀下去的概率就越大。

舉個例子:

GQ報道做了一期關於梁朝偉的人物專訪。一開頭寫到——梁朝偉:我今年57了,我想犯點錯。

“他想犯啥錯,為啥想犯錯,犯錯就犯錯和57有啥關係……”

讀者有了想知道答案的好奇心,自然會進近一步閱讀下去。

那些刷遍朋友圈的爆文,開頭總藏著10W+的潛質


有焦點

新聞類的資訊講究的是時效性,如果文章和讀者當下的關注點契合,自然會有更多閱讀量。所以許多自媒體文章都是以“最近……”開頭,以當下大眾關心的熱點為切入點,進一步展開論述。

比如,唐一水最近最近一期內容,以正被熱議的李子柒現象為開頭,開門見山的同時也引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那些刷遍朋友圈的爆文,開頭總藏著10W+的潛質

有金句

這對自媒體文章寫作新手來說是非常實用的方法了,苦思冥想找不到一個合適的開頭,那不如合理引用一下別人的勞動成果。

影視劇臺詞也好,名人語錄也好,只要和內容契合,被讀者熟知,就會變成文章的加分項啦~

那些刷遍朋友圈的爆文,開頭總藏著10W+的潛質

「洞見」的一篇《做人要藏心,做事要留心》在開頭引用了莊子的話,為文章加了不少分。

關於如何寫好一個開頭,就說到這,當然還有很多技巧沒有說到,大家可以在評論區補充~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但只要多積累,多摸索,多總結,相信開頭也不難!

那些刷遍朋友圈的爆文,開頭總藏著10W+的潛質


「投稿指南」,每天一則優質徵稿信息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