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4 肝肾阴虚证,有哪些表现?如何鉴别?如何辨证施治?

肝肾之间的关系就像脾胃,也是密切相关的一对,一个出问题,也会影响到另一个,所以一起讲。肝肾阴虚,男女都有,有哪些表现,还有办法改善么?

肝肾之间的关系

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可以互相化生,所以说肝肾同源。正常时,肾阴能滋养肝阴,如肾阴虚不能滋养肝阴,则导致肝阴不足而肝阳偏亢,也称为“水不涵木”;反之,肝阴不足,时间久了也会导致肾阴不足。二者均可造成肝肾阴虚,出现腰酸,头晕,容易急躁等症。

刚才提到的“水不涵木”是从中医五行理论来说的,肾主水,肝主木,肾水生肝木,如肾水(阴)不足,则无法滋养肝木,那肝木就容易着火了。

肝肾阴虚证,有哪些表现?如何鉴别?如何辨证施治?

肝肾阴虚表现

几个主要表现:

*头晕耳鸣;

*两目干涩;

*视物不清;

*性急易怒;

*腰膝酸软;

*手足心热;

*男子遗精,女性经量少或闭经;

*有的肢体麻木、屈伸不利、肌肉跳动、爪甲干枯;

*舌红苔少。

*有的还会午后潮热、盗汗、口干但不欲饮、头发早白等症。

分析

肝阴血不足,不能上荣,所以头晕目眩;肾开窍于耳,肾阴虚则耳鸣;腰为肾之府,肾主骨,肾阴虚则腰膝酸软;阴虚火旺,相火妄动则遗精。

肝开窍于目,肝阴不足能养目,则两眼干涩,视物模糊不清;肝主筋,筋失滋养则肢体麻木、屈伸不利或肌肉跳动;阴虚肝阳偏亢则性急易怒。肝肾均与冲、任相联,肝肾不足则冲、任不充以致月经不调。

肝肾阴虚一般同时具有肾阴虚和肝阴虚症状。

肝肾阴虚证,有哪些表现?如何鉴别?如何辨证施治?

肝肾阴虚多发生在什么人?

*更年期女性,肾阴明显亏虚诱发肝阴虚,此年龄段脾气不太好,各种不适;

*纵欲者,先导致肾阴不足,再伤及肝阴;

*熬夜者,肝肾不光无法修养,还会耗损阴血,时间久了也会肝肾阴虚;

*情绪不好,思虑过度者,也会暗耗阴血,伤肝伤肾;

*重度用眼者,肝开窍于目,过度用眼实则耗损肝血,不光两眼干涩了,实则伤肝阴,进而伤及肾阴。

相似证候的辨别:

肝肾阴虚证当与单纯的肝阴虚证与肾阴虚证辨别。单纯的肝阴虚证与肾阴虚证有各自脏器的定位症状,本证除见阴虚表现外,还见肝肾阴虚的临床表现。

本证还当与肺肾阴虚证辨别,两者都有肾阴虚、虚火内扰的临床表现,区别在于,肺肾阴虚证还有肺阴虚见症,本证则还有肝阴虚症状。

有阴虚内热、虚火内扰的临床表现,同时又有肝甚两虚的症状。

肝肾阴虚证,有哪些表现?如何鉴别?如何辨证施治?

1、本证肝、肾阴虚同时并见,治疗当以滋补肝肾为法。

2、若见阴虚发热者,可辅以清退虚热的药。

3、《景岳全书》说:“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故在滋补肝肾之阴的同时,可根据病情需要,佐以黄芪之类以温养阳气。

4、本证多为先天不足,后天久病劳伤所致,病程较长。在运用综合治疗措施控制症状后,应改汤为丸,以求缓图之功。同时还要注意血肉有情之品的应用或食物调养。

5、滋阴药多滋腻碍胃,运用时常配以理气健脾之品。

辨证施治

(一)内治法

肝肾阴虚证主要有三组证候,治疗以滋补肝肾为法,可选用杞菊地黄丸、一贯煎、大补阴丸、滋水清肝饮、滋水生肝饮等方剂。

1、肝肾阴虚,虚热内扰

证候:眩晕耳鸣、目涩畏光、视物昏花。

治则:滋肾养肝明目。主方:杞菊地黄丸加减。

肝肾阴虚证,有哪些表现?如何鉴别?如何辨证施治?

2、肝肾阴虚,真阴不足

证候:腰酸腿软,头晕眼花耳聋失眠,遗精滑泄,自汗盗汗,口燥舌干,舌红少苔,脉细。

治则: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主方:左归丸加减。

3、肝肾阴虚,阴虚火旺

证候: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咳嗽咳血,心烦易怒,足膝疼热,或消渴易饥,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

治则:滋阴降火。主方:大补阴丸加减。

(二)外治法

1、外敷药物

枸杞子、吴茱萸,捣烂敷胁下或涌泉穴。

2、推拿按摩

用指腹轻摩肋下10分钟,用大小鱼际揉按肾俞、肝俞,来回30~50次,然后在背部轻揉。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图文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咨询,请私信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