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唐代溫州刺史考

唐代溫州刺史考

唐代溫州刺史考

--據鬱賢皓主編《唐刺史考全編》

卷一五O 溫州(東嘉州、永嘉郡)

隋永嘉郡之永嘉縣。武德五年置東嘉州,領永嘉、永寧、安固、樂成、橫陽五縣。貞觀元年廢東嘉州,以縣屬括州。上元二年分括州之永嘉、安固二縣置溫州。天寶元年改為永嘉郡。乾元元年復為溫州。領縣四:永嘉、安固、橫陽、樂城。

唐代溫州刺史考


周孝節? 武德中

《姓纂》卷五永安周氏:“孝節,唐嘉州刺史。”《新表四下》同。按武德四年五月真定令周法明遺族子孝節攻蘄春,見《通監》。孝節曾為括州都督,疑此嘉州當為東嘉州,姑存疑。


李懷讓 高宗時

《新書·宗室世系表上》梁王房:“溫州剌史蔣國公懷讓。”乃梁王李澄之孫、京兆尹慎名之父。


王審禮 開元二十六年(738)

《嚴州圖經》卷一題名:“王審禮,開元二十六年八月口日自溫州刺史拜。”《全文》卷三五二樊衡《為幽州長史薛楚玉破契丹露布》稱“侍御史王審禮”。《精舍碑》有王審禮,在裴令臣後,竹承構前。


張九章 約天寶中

《全文》卷四四O徐浩《唐街書右丞相中書令張公(九齡)神道碑》:“季弟九章,溫、吉、曹等州刺史。”九齡卒開元二十八年。按《舊書·張九齡傳》謂:弟九章歷吉、明、曹三州刺史,末及溫州。

唐代溫州刺史考

李 江 天寶十二載(753)

《廣記》卷二一六引《定命錄》:“天寶十二載,永嘉人蔣直雲:郡城內有白幕。太守李江忽丁憂。”


季廣琛 乾元二年一上元二年(759---761)

《舊書·肅宗紀》:乾元二年四月,“貶季廣琛宣州刺史”(“宣”疑“溫”之誤),上元二年,“溫州刺史季廣琛為宣州刺史”。


康雲間 上元二年一寶應元年(761--762)

《千唐志·有唐山南東道節度使贈尚書右僕射嗣曹王(李皋)墓銘並序》(貞元八年五月十二日):“王在溫州時……又嘗與刺史康雲間攻袁晁。”按李皋貶溫州長史,乃上元元年事。


李 皋 約廣德元年(約763)

《舊書》本傳:“上元初,京師早……皋度俸不足養,亟請外官,不允,乃故抵微法,貶溫州長史。無幾,攝行州事。”《新書》本傳略同。《韓昌黎集》卷二八《曹成王碑》:“王姓李氏,諱皋,字子蘭……上元元年,除溫州長史,行刺史事……遷真於衡……貶潮州刺史……楊炎起道州,相德宗,還王於衡。”又見《元龜》卷六七五、卷九二三。按上元二年至寶應元年康雲間在任。李皋攝行州事當在康雲間離任後。

唐代溫州刺史考


王 晃 約代宗初

《新書·王涯傳》:“父晃,歷左補闕、溫州刺史。”《新表二中》 太原王氏同。《舊書·王涯傳》未及晃為溫刺事。《全文》卷六O 八劉禹錫《唐興元節度使王公先廟碑》:“第四室曰溫州刺史贈太尉府君諱冕……惟大尉府君生6》治平時,以文學自奮……天寶中,歷右拾遺、左補闕……屬幽陵亂華……因佐閩粵……中原甫甯,江南為吉地……乃以府君牧溫州。”按“冕”為“晃”之訛。《廣記》卷二一七謂貶溫州司倉,與碑不合。《郎官柱》禮部員外有王晃,在陶翰後,李華前。


裴士淹 大曆九年(774)

《全文》卷五三O顧況《祭裴尚書文》:“嗚呼,天禍甌邦,尚書告薨;哀哀甌民,罷市輟舂。”按“甌邦”指溫州。大曆九年顧況在溫州,《全文》卷五二九顧況《釋祀篇》:“龍在甲寅,永嘉大水。”甲寅即大曆九年。裴尚書當即裴士淹,大曆元年至五年在禮部街書任,見《舊書·代宗紀》。


孫 會 大曆中?

《千唐志·唐故銀青光祿大夫工部街書致仕孫府君(公父)墓誌銘》(大中五年七月三日):“父會,皇郴、溫、廬、宣、常五州刺史,贈工部尚書。”公義卒大中五年,享年八十。《丙寅稿·孫瑝志》:“王父會,侍御史,郴、溫、廬、宣、常五州刺史,晉陽縣開國男,贈工部銜書。”按開元二十九年孫會為郴州太守,貞元三年為常州刺史,其為溫帥陳0史疑在大曆中。


崔 漵 建中時?

《新表二下》崔氏清河小房:“瀲,溫州剌史。”乃延州刺史崔玄弼曾孫。北圖藏拓片《唐河中府猗氏縣主簿盧公故夫人清河崔氏墓誌銘並序》(寶曆二年十一月九日):“溫州刺史瀲之孫,夏州行軍司馬兼御史中丞放之季女。”寶曆二年四月十八日卒,春秋三十七。

唐代溫州刺史考

裴希先 貞元三年一六年(787--790)

《全文》卷五O一權德輿《唐故朝議郎使持節溫州諸軍事溫州刺史充靜海軍使河東裴府君(希先)神道碑銘並序》:“後牧臨邛,乃遷永嘉……居三年,以疾受代……貞元六年冬十一月歿於鍾陵之私第。”《新表一上》東眷裴氏:“希先,溫州刺史。”


路 應 貞元六、七年(790、791)

《全詩》卷八一八皎然有《寄路溫州》,卷八八七有路應與李縝、戴公懷、孟翔唱和詩們山岩四瀑布即事》,戴公懷詩云:“今日永嘉守。”詩題中均有“寄上秘書包監、侍郎七兄、吏部李侍郎十七兄、婺州趙中丞、處州齊諫議、明州李九郎十四韻”。按處州齊諫議乃齊抗,其刺處在貞元五、六年。《寶刻叢編》卷一三溫州引《金石錄》:“《唐仙岩四瀑布詩》,路應等唱和,行書,貞元七年三月。”按貞元四年在處州刺史任。

唐代溫州刺史考


李 眾 約元和初

《全文》卷六二八呂溫《湖南都團練副使廳壁記》:“元和三年 冬,天子命御史中丞隴西李公以永嘉之清政,京兆之懿則,廷賜 大旆,俾綏衡湘。”按《新表二上》隴西李氏姑臧房有“眾,字師,湖 南團練觀察使、左散騎常侍”。


薛 義 元和中

《新表三下》薛氏:“父,溫州刺史。”乃元和末越州刺史薛戎及長慶間江西觀察薛放之兄。《全詩》卷三二三權德輿《送薛溫州》,疑即此人。


韋 宥 元和中?

《廣記》卷四二二引《集異記》:“唐元和,故都尉韋宥出牧溫州,忽忽下樂……宥,故駙馬也。”據《會要》卷六,韋宥尚德宗女唐安公主。《元龜》卷四七雲:婚末成而主卒。《姓纂》卷二東眷韋氏彭城公房:“宥,台州刺史。”《新表四上》作“宣州刺史”。

唐代溫州刺史考


韓 武 元和中?

《姓纂》卷四昌黎棘城縣韓氏:“武,溫州刺史。”按《新表三上》昌黎棘城縣韓氏:“武,右拾遺。”乃韓休之孫,韓愰、韓洄之侄,皋之從弟。


韓 襄 大和末?

《全詩》卷七四五陳陶有《旅次銅山途中先寄溫州韓使君》,又卷七四六有《贈溫州韓使君》。《浙江通志》卷一二二:唐溫州刺史韓襄,文宗時任。友人陶敏雲:陳陶大和五年前後在福建,大和未由福州至溫州。


張又新 開鹹中

《全文》卷七二一張又新《煎茶水記》:“[餘]及刺永嘉,過桐廬江至嚴子瀨……及至永嘉,取仙岩瀑布用之,亦下下南零。”《全詩》卷五四九趙嘏有《送張又新除溫州》。《本事詩》卷一O:“李相紳鎮淮南,張郎中又新罷江南郡,素與李構隙。”按張又新大和元年為汀州刺史,李紳開成未為淮南,疑張又新罷江南郡指罷溫州。

唐代溫州刺史考


孫景商 會昌二年一四年(842--844)

《隋唐五代墓誌彙編·洛陽卷》第十四冊《唐故天平軍節度鄆 曹濮等州觀察處置等使朝散大夫檢校禮部尚書使持節鄲口口諸軍事兼鄲州刺史御史大夫上柱國賜紫金魚袋贈兵部尚書孫府君(景商)墓誌銘並序》(大中千年十月二十七日):“時宰相李德裕專國柄,忿公不依己,黜為溫州刺史,移滁州剌史。”


蘇 球 會昌四年(844)

《閩中金石志》卷一《木龍贊》跋引《泉州府志》:“太守蘇球作 《木龍贊》。刺史蘇球,以會昌元年六月任泉州清源郡,四年十月轉溫州。”

唐代溫州刺史考


聿 庸 會昌中?

《閩書》卷五三:“[韋)庸自郢州刺史兼檢校尚書祠部郎拜官 (泉州刺史),留心民瘼,轉溫州刺史,鴻臚少卿。右開成中任。”


顏 某 會昌、大中間?

《云溪友議》卷下《雜嘲戲》:“溫州顏郎中,儒士也。下知弧矢之能,張佑觀其騎獵馬上,以詩戲之。”


裴 閱 大中五年(851)

《全文》卷七四九杜牧《裴閱除溫州刺史等制》:“忠州刺史、上柱國裴閱等……可依前件。”


裴 開 大中七年(853)

榮新江雲,圓珍《請弘傳兩宗官牒案》:大中七年十、十一月 間,“到永嘉郡,相看刺史、敕賜紼魚袋、將作監裴開”。又見《圓珍傳》。未知與裴閱有關否。

唐代溫州刺史考


段 慶 鹹通十二年(871)

《隋唐五代墓誌彙編·陝西卷》第四冊《大唐故鄉貢進士段府 君(庚)墓誌銘並序》(鹹通十二年十月二十四日):“段氏將葬其 季,事前十九日,其元兄新授溫州刺史慶,謂諸父弟口曰……”


魯 定 乾符三年(876)

《通監·乾符三年》:十一月,“王郢因溫州刺史魯寢請降”。


崔 紹 乾符四年(877)

上圖藏拓片《唐故溫州刺史清河崔府君(紹)墓誌銘並序》:“有唐乾符紀元龍集丁酉故溫州大守崔府君終於鄭州榮陽縣之傳舍,享年四十四……以家道貧寞,求為外任,乃拜永嘉太守 ……府君以季父方鎮宣城,盡室修覲,旋遇宣州府君薨背,府君 護奉北歸,痢血於道,奄從大數,以乾符四年八月十六日告終。”

唐代溫州刺史考

胡 璇 約中和初

《通監考異·天覆二年》引薛史:“朱褒,溫州人,兄弟皆為本牙校。刺史胡墦卒,朱誕據郡,褒逼誕而代之。”


朱 誕 中和時

見上條。


朱 褒 中和三年一天覆二年(883—902)

《新書·劉漢宏傳》:“中和二年……明年,漢宏屯黃嶺……時鍾季文守明州,盧約處州,蔣鑲婺州,杜雄台州,朱褒溫州。褒兵最強,故漢宏使褒治大艦習戰。”《吳越備史》卷一《武肅王》:中和四年四月,“[劉)漢宏因謀殺王人,密徵水師於溫州刺史朱褒,出戰船於望海”。天覆二年五月“庚戌,溫州刺史朱褒卒,兄敖代之”。又見《通監·天覆二年》五月。《新書·昭宗紀》作天覆二年四月。《全詩》卷六九二杜苟鶴《寄溫州朱尚書並呈軍悴崔太傅》注:“朱名褒。”

唐代溫州刺史考


朱 敖 天覆二年(902)

《吳越備史》卷一《武肅王》:天覆二年五月“庚戌,溫州刺史朱褒卒,兄敖代之”。《新書·昭宗紀》:天覆二年十二月“癸巳,溫州將丁章逐其刺史朱敖”。《通監·天覆二年》同。


丁 章 天覆二年一三年(902—903)

《吳越備史》卷一《武肅王》:天覆二年十一月,“是月,溫州裨將丁章逐刺史朱敖,敖奔無諸,章遂據郡”。三年“夏四月,溫州丁章為木工李彥斧殺之,裨將張惠據溫州”。


張 惠 天覆三年一天佑二年(903-905)

《通監·天覆三年》:三月,“知溫州事丁章為木工李彥所殺”。注:“未有朝命為刺史,止稱知州事。其將張惠據溫州。”《天佑二年》:八月,“處州刺史盧約使其弟佶攻陷溫州,張惠奔福州”。

唐代溫州刺史考


盧 佶 天佑二年一四年(905-907)

《吳越備史》附《吳越州考》:“溫州,唐天佑二年八月盧佶寇擾,四年三月伐之,四月克之。”又卷一《武肅王》:“天佑四年三月……王命文穆王討溫州,夏四月戊午,克溫州,斬盧佶而還。”


吳 璋 天佑四年(907)

《吳越備史》卷一《武肅王》:“天佑四年……王命都監使吳璋為溫州制置使。”


待 考 錄


鄭 冊

《廣記》卷四九引《原化記》:“溫州刺史鄭冊,好黃老之術。”

唐代溫州刺史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