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金庸小说里,这三位高手都是大器晚成的代表

什么是大器晚成?就是到了中老年时期,武功陡然跃升,终于在晚年才成为顶尖高手。

1. 黄裳

黄裳此人,本来是个文官,跟武学没有半毛钱关系。但你不要以为他在文化方面就是个童——远远不是。

黄裳38岁的时候,才考上状元。要知道,那时候人们的平均寿命,才40岁左右而已(武林高手除外)。中了状元当然很了不起,但38岁中状元,至少说明了他不是天才少年。

唐朝的莫宣卿中状元时才17岁;宋朝的汪应辰18岁中状元;明朝的费宏则是在20岁时中的状元。

跟这几个人比起来,黄裳在读书科举方面也算是大器晚成了。

在徽宗皇帝的指派下,黄裳负责编纂《万寿道藏》。在编书的过程中,黄裳竟然从道教经典里悟出了武学至理,无师自通,拥有了一身罕见罕闻的高明武功。

你知道此时他多大年纪么?他开始编纂道藏时,已经67岁了,六十大寿都已经过去好几年了

在此之前,黄裳就是个整日埋头书卷、四体不勤的文弱书生,在六七十岁高龄之时,却突然有了一身惊世骇俗的神奇武功。

他大概是金庸小说里,大器晚成的第一高手了。

金庸小说里,这三位高手都是大器晚成的代表

2. 岳不群

岳不群虽然看起来才四十来岁,可实际上出场时就已经快六十岁了。有原文为证:

木高峰笑道:“你说不会采补功夫,谁也不信,怎地你快六十岁了,忽然返老还童,瞧起来倒像是驼子的孙儿一般。”

岳不群是在年近六旬的时候才拿到辟邪剑谱的。引刀一割,武功实力突飞猛进,终于成了绝顶高手。

金庸小说里,这三位高手都是大器晚成的代表

可能会有人觉得,岳不群一直都很了得,又是名门大派的掌门,并不是晚年才发迹,不该被称为“大器晚成”。

请注意,岳不群的野心极大,但他原先的实力根本无法支撑他的野心。在练辟邪之前,岳不群的武功与风清扬、方证大师、冲虚道长、任我行等绝顶高手差距极大。

金庸小说里,这三位高手都是大器晚成的代表

虽然他是一流高手,但在《笑傲江湖》里,一流高手的数量众多。岳不群在这么庞大的群体中,武功算不上出众。

跟他一个级别的高手,随便一数就有好几十人——嵩山十三太保、魔教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各种长老堂主香主等人物,以及方生大师、天门道人、不戒和尚、莫大先生、解风等众多正道高手,武功都不在岳不群之下。

就算是刘正风、定静师太、定逸师太、余沧海、木高峰、宁中则、任盈盈等人,也只比岳不群稍逊一筹而已。

岳不群除了头顶华山派掌门的光环之外,实在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了。但练了辟邪剑谱之后,岳不群的实力就瞬间蹿升,进入了当世前五名。

金庸小说里,这三位高手都是大器晚成的代表

3. 卓不凡

卓不凡是一字慧剑门的弟子。这个门派武功水平一般,被童姥轻轻松松灭了门。只剩下毛头小伙儿卓不凡逃入深山老林中,得到了一本绝世秘籍,开始苦练剑法。

这一练就是三十年。待他练成神功重回江湖时,已经是五十多岁了。

此时的卓不凡也算得上是顶尖高手了,几次出手的表现非常惊艳。虽然斗不过虚竹,但输给虚竹有什么丢脸的?天龙八部里除了扫地僧,又有谁能拍着胸脯担保能稳赢虚竹?

金庸小说里,这三位高手都是大器晚成的代表

最后说下周伯通。周伯通的武学天分一直很高。虽然老年时才学到了九阴真经、发明了左右互搏术,但在此之前,他一直都是与裘千仞差不多的准绝顶高手,在世上也没几个对手。所以老顽童可不能说是大器晚成。

金庸小说里,这三位高手都是大器晚成的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