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金庸小說裡,這三位高手都是大器晚成的代表

什麼是大器晚成?就是到了中老年時期,武功陡然躍升,終於在晚年才成為頂尖高手。

1. 黃裳

黃裳此人,本來是個文官,跟武學沒有半毛錢關係。但你不要以為他在文化方面就是個童——遠遠不是。

黃裳38歲的時候,才考上狀元。要知道,那時候人們的平均壽命,才40歲左右而已(武林高手除外)。中了狀元當然很了不起,但38歲中狀元,至少說明了他不是天才少年。

唐朝的莫宣卿中狀元時才17歲;宋朝的汪應辰18歲中狀元;明朝的費宏則是在20歲時中的狀元。

跟這幾個人比起來,黃裳在讀書科舉方面也算是大器晚成了。

在徽宗皇帝的指派下,黃裳負責編纂《萬壽道藏》。在編書的過程中,黃裳竟然從道教經典裡悟出了武學至理,無師自通,擁有了一身罕見罕聞的高明武功。

你知道此時他多大年紀麼?他開始編纂道藏時,已經67歲了,六十大壽都已經過去好幾年了

在此之前,黃裳就是個整日埋頭書卷、四體不勤的文弱書生,在六七十歲高齡之時,卻突然有了一身驚世駭俗的神奇武功。

他大概是金庸小說裡,大器晚成的第一高手了。

金庸小說裡,這三位高手都是大器晚成的代表

2. 嶽不群

嶽不群雖然看起來才四十來歲,可實際上出場時就已經快六十歲了。有原文為證:

木高峰笑道:“你說不會採補功夫,誰也不信,怎地你快六十歲了,忽然返老還童,瞧起來倒像是駝子的孫兒一般。”

嶽不群是在年近六旬的時候才拿到辟邪劍譜的。引刀一割,武功實力突飛猛進,終於成了絕頂高手。

金庸小說裡,這三位高手都是大器晚成的代表

可能會有人覺得,嶽不群一直都很了得,又是名門大派的掌門,並不是晚年才發跡,不該被稱為“大器晚成”。

請注意,嶽不群的野心極大,但他原先的實力根本無法支撐他的野心。在練辟邪之前,嶽不群的武功與風清揚、方證大師、沖虛道長、任我行等絕頂高手差距極大。

金庸小說裡,這三位高手都是大器晚成的代表

雖然他是一流高手,但在《笑傲江湖》裡,一流高手的數量眾多。嶽不群在這麼龐大的群體中,武功算不上出眾。

跟他一個級別的高手,隨便一數就有好幾十人——嵩山十三太保、魔教的有名字的沒名字的各種長老堂主香主等人物,以及方生大師、天門道人、不戒和尚、莫大先生、解風等眾多正道高手,武功都不在嶽不群之下。

就算是劉正風、定靜師太、定逸師太、餘滄海、木高峰、甯中則、任盈盈等人,也只比嶽不群稍遜一籌而已。

嶽不群除了頭頂華山派掌門的光環之外,實在沒什麼能拿得出手的了。但練了辟邪劍譜之後,嶽不群的實力就瞬間躥升,進入了當世前五名。

金庸小說裡,這三位高手都是大器晚成的代表

3. 卓不凡

卓不凡是一字慧劍門的弟子。這個門派武功水平一般,被童姥輕輕鬆鬆滅了門。只剩下毛頭小夥兒卓不凡逃入深山老林中,得到了一本絕世秘籍,開始苦練劍法。

這一練就是三十年。待他練成神功重回江湖時,已經是五十多歲了。

此時的卓不凡也算得上是頂尖高手了,幾次出手的表現非常驚豔。雖然鬥不過虛竹,但輸給虛竹有什麼丟臉的?天龍八部裡除了掃地僧,又有誰能拍著胸脯擔保能穩贏虛竹?

金庸小說裡,這三位高手都是大器晚成的代表

最後說下週伯通。周伯通的武學天分一直很高。雖然老年時才學到了九陰真經、發明了左右互搏術,但在此之前,他一直都是與裘千仞差不多的準絕頂高手,在世上也沒幾個對手。所以老頑童可不能說是大器晚成。

金庸小說裡,這三位高手都是大器晚成的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