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大国浮沉:日本半导体正卷土重来

中美“贸易战”正酣,芯片成为两国角逐的焦点。当我们将目光聚焦于美帝的强大、国内行业的弱小与奋斗之时,多数人或许忽略了隔壁那个昔日芯片大国——日本。如今,日本半导体界正借助中美大战之际,悄悄密谋复兴。

大国浮沉:日本半导体正卷土重来

曾经占据全球半壁江山

不得不提日本往昔的辉煌。整个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半导体一片辉煌。1989年,日本全球份额53%,美国只有37%。而在1990年的全球半导体厂商排名中,前十家有6家来自日本;前二十家有一半来自日本。彼时,英特尔排在日本NEC、东芝之后,三星电子还在实验室里苦苦寻找出路。

大国浮沉:日本半导体正卷土重来

后面便是美国的“阴谋”。对日本半导体发动301调查和贸易围堵,配合着广场协议和韩台崛起的多重打击,日本行业逐渐萎缩,。比如日本引以为傲的DRAM存储,1986年时全球占有率达80%,后来在美国、韩国联合狙击下“江河日下”。在政府斡旋下,日立、NEC、三菱电机整合DRAM业务成立了尔必达,想要一致对外。虽有政府注资和政策扶持,尔必达依然问题不断,遭遇日元升值、韩国同行挤压、产能过剩,亏损不断。2012年,尔必达宣告破产并被美国镁光收购。

大国浮沉:日本半导体正卷土重来

除却外部打击,日本的衰落更多来自内部:在鼎盛之后,日本没能抓住任何一次行业变革,从九十年代的PC、到后来的智能手机时代移动芯片,日本全部错失,甚至火遍全球的Fab-less设计,日本也没有赶上。终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日本在变革不那么频繁的领域,如半导体设备、材料、元器件等方面还是有着相当的竞争力。东京电子、村田、TDK,无不具有全球级行业影响力。

大国浮沉:日本半导体正卷土重来

中美激战正酣,背后是行业的再次剧变:人工智能、物联网、自动驾驶,每个都会带来行业格局的大洗礼。日本业者也看到了这次变革,他们一边躲在中美身后悄悄收购优质资产、一边也在向着变革性技术领域迈进。

路线一:躲在中美身后悄悄收购

瑞萨电子,2003年由日立和三菱电机的半导体事业部合并而来,2009年再与NEC电子合并成为如今的瑞萨电子。成立之时,曾位列全球第三大半导体公司,仅次于英特尔和三星电子。2016年,瑞萨32亿美元收购美国Intersil,触手伸向电源管理领域。近日又斥资60亿美元收购美国IDT,这将获得IDT强大的自动驾驶芯片设计力量,从而向自动驾驶进军。这也成为日本行业史上最大规模并购。

大国浮沉:日本半导体正卷土重来

村田制作所,顶级电子零件制造商。过去十年间,悄悄收购了VTI、C&D Technologies、瑞萨电子PA业务、TOKO、 RF Monolithic、Primatec、Perrgrine和IPDiAS,A等公司,除了进一步补全被动元器件生产线,也正不断拓展外延行业影响力。

TDK,同样是元器件市场举足轻重的角色,也在加紧收购布局通过收购InvenSense、ICsense 和Chirp Microsystems,壮大传感器阵容。其中ICsense承大名鼎鼎的比利时IMEC恩泽,拥有欧洲规模最大的无晶圆厂设计团队,在传感、电源管理、高压IC设计方面造诣颇深。另外TDK还与高通合作成立RF360,布局RF前端市场。

以三大巨头为代表的日本厂商收购动作不断,恰恰是为自动驾驶、物联网、传感器和5G等技术和市场蓄势。

路线二:弯道超车的杀手锏技术

摩尔定律即将走向尽头,各国都在抓紧研究未来的“计算能力”方案,量子计算是其中最大的明星。谷歌、中科大、IBM均在奋力提升量子计算比特数,抢夺“量子霸权”。日本这中间也有日本富士通的身影,作为日本超级计算的领导者,富士通宣布将于明年推出全球首款商业化常温量子芯片。

大国浮沉:日本半导体正卷土重来

在芯片崛起之路上,我们不是独一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